APP下载

寄宿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3-13甘肃省高台县第三中学734300

学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寄宿生寄宿制育人

陈 鸿 (甘肃省高台县第三中学 734300)

寄宿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陈 鸿 (甘肃省高台县第三中学 734300)

寄宿制学校的建立为教育资源的整合、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推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寄宿生越多,寄宿生的管理问题就越多,这为学校的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寄宿生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和谐校园构建的成败,因而要有效保证教育投入,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完善管理体制,让每一个寄宿生健康成长。我校于2009年8月秋季开始,正式建成为一所城郊寄宿制中学。几年来,学校从实际出发,对农村寄宿生的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寄宿生 管理 对策

随着国家对教育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社会力量对教育的重视,各地的综合办学水平逐步提高,教育布局调整有条不紊地进行,寄宿制学校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但学校的任务也更为艰巨,责任也更为重大。面对大多数没有独立生活经验的学生而言,学校若管理得当,学生会在寄宿生活中受到锻炼,从中受益;若管理不当,则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会给学生将来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针对目前寄宿制学校管理中出现的新难题,笔者从我校实际出发,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重制度,轻细节。在寄宿生的日常管理中,从生活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都涵盖了各种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细致有效的管理制度很少能够落实下去。

问题二:重结果,轻过程。寄宿制学校为了确保学生的校园安全,反而使学生素质的培养、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成为可有可无的目标。

问题三:重“管理”,轻“教育”。首先,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教育滞后,自律性较差,并且学生人数也多。其次,现今教育环境下,学生安全责任意义重大,因此,学校往往会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管理学生”的低层次上。这种角色定位和“无为而治”的教育思想使得寄宿学校的学生得到的是不要出任何安全责任“看管”,而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二)额外增加学校负担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离家都比较远,这就使得学生的往返路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到校后,后勤管理工作很难得到保障。如我校将143位老师分组轮流护送学生往返学校,同时,24小时对学生进行全程监护和管理,这额外地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三)“问题学生”居多

寄宿生都来自农村,远离父母,缺少家庭温暖和亲情关爱,这就造成了学生性格的固执多疑、孤僻粗暴和情绪不稳等问题。由于家长外出打工,他们对子女提出的各种要求都会尽量满足或迁就,这就导致学生没有上进心。寄宿制学校的全面管理,致使农村家长过分依赖学校,致使学生恐惧上学、厌恶学习,出现逃课、旷课现象。

二、对寄宿生管理的几点认识

(一)要以“育人”为根本出发点

从“生命本位”的意义出发,如何提升学生在校生活的生命质量,这既是学校实施教育活动的直接目的,又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的必然途径。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寄宿制学校的“育人”功能,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做到制度“育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对寄宿学生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前提。寄宿制学校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完备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辅助实施。我校为了将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结合起来,将人性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结合起来,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值周教师职责》《寄宿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了以校领导带队的值周小组同学生公寓生管教师相结合的双层管理模式以及楼管教师、学生公寓卫生员、学生会值勤学生、宿舍长、宿舍卫生员层层负责的制度,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2.做到生活“育人”。为了有效地培养寄宿生,我校对寄宿生的每一个时间段的各项活动都有明确、合理的规定,以培养寄宿生学习、生活的规律性,行为习惯的约束性。我们要严格落实我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的卫生“三个面”(即地面、墙面、床面),内务“四条线”(即被子、鞋子、牙具、毛巾),个人“五勤”(即洗澡、换衣、剪指甲、洗袜子、理发),作息时间 “四统一”(即早起床、午休、开关门时间、熄灯),出勤 “四点名”(午饭、晚饭、午休、晚休)。

3.做到环境“育人”。学校要尽力想办法为寄宿生创设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我校自开始建校起就充分考虑了寄宿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学生公寓每层楼都建有公共卫生间、洗澡间和洗嗽间,每个宿舍设置了橱柜、书桌,张贴了字画,统一配备了洗嗽用品、床单、被套和枕巾,宿舍面貌干净整齐,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为了丰富寄宿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在校园内修建了乒乓球、排球、篮球、羽毛球等,健身体育设施;配备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和图书阅览室、阳光体育活动室和艺术教育活动活动室;引进社会化管理模式,开办学生餐厅6个、超市3个、极大地方便了寄宿生学习和生活。

4.做到活动“育人”。寄宿生的管理是严格的,但是活动都是丰富的。寄宿制学校应充分利用住校生的在校时间,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激情。如我校建立了爱心驿站,设立了爱心信箱,建立了“心灵氧吧”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学校体育组定期开展趣味体育活动、传统体育活动、大型健身操等活动;学校艺术组利用各重大节日和校园艺术节,组织“红歌”合唱团、舞蹈小组、剪纸、绘画、刺绣等兴趣小组。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远离亲情关爱的寄宿生的生活和学习热情。

(二)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要将学校的制度管理和学生的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我校根据寄宿生的学科特长、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建立了学习互助小组,利用自习课时间进行学习互助,使每一名学生都自主、自由地在合作中获得了提高和发展。学校政教处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结对帮扶教育,让学生选教师,对全校后进生进行帮扶教育,让后进生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怀和学习的快乐。

(三)共建家校联系网

办好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更新教育子女的观念;要让家长摒弃学生在学校管理中“无责一身轻”的思想,树立因学生寄宿而给予更多关注、重视的观念。教师要通过家长学校、座谈会、个别谈话、电话随访等途径,建立“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畅通的联系方式。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家长探讨教育方法,积极探索加强家校共同实施教育的工作机制。

总之,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水平,如何让寄宿制更利于义务教育稳步推进,如何有效提高寄宿制学校的教育质量,是我们当前所要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努力使寄宿生的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谐化、文明化,把寄宿制学校发展成为学生的快乐园。

(责编 吴海婷)

猜你喜欢

寄宿生寄宿制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农村寄宿生有效管理对策分析
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
“珠”育人
每天给“小小寄宿生”一个香甜的梦之吻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