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2例观察

2015-03-12何建新梁建新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江苏海门2261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

何建新,梁建新,杨 伟(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江苏 海门 226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2例观察

何建新,梁建新,杨伟
(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江苏海门2261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两组均用中、西药内服,治疗组加用通窍解围散外敷。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较好。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4例,均为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粘连性肠梗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男10例,女12例;年龄23~77岁,平均47.2岁;病程5~18h,平均7.6h;阑尾手术13例,胃穿孔手术3例,肠切除术2例,妇科手术2例,外伤史3例。对照组男8例,女14例;年龄28~78岁,平均43.5岁;病程3~18h,平均7.1h;阑尾手术8例,胃穿孔手术3例,肠切除术4例,妇科手术2例,外伤史3例,嵌顿疝解围术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黄家驷外科学关于粘连性肠梗阻诊断要点[1]。①均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症状。②辅助检查提示肠梗阻。③腹部有手术史,腹腔炎症病史腹壁有手术或创伤疤痕提示粘连性肠梗阻。排除炎性肠梗阻,恶性肿瘤引起的肠梗阻。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每天不少于2500mL,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生长抑素6mg静脉维持24h,头孢他定3~4g静脉滴注。肠外营养支持如脂肪乳剂和氨基酸等。大承气汤加味(颗粒剂)。大黄6g,芒硝10g,厚朴6g,枳实10g,桃仁10g,莱菔子10g。气血滞瘀(脘腹胀满,舌淡红苔白,脉弦)加红花6g,青皮6g;寒凝中焦(脘腹怕冷,得温痛减,舌淡,苔薄白,脉弦紧)加干姜6g,附子10g;水湿内停(水走肠间,辘辘有声,舌淡,苔薄腻,脉弦滑数)加木香6g,甘遂末0.5g;食滞内停(饱餐后起病,呕吐物为酸臭物,舌淡,苔黄腻,脉弦实)加焦山楂20g。温水冲成100~200mL胃管注入,夹管2h开放。每8h1次,肛门有排停药。

治疗组加用通窍解围散。麝香0.1g,大黄粉30g,白芷10g,乳香10g。温水调成糊状敷神阙穴(肚脐),每8h换1次。

3 疗效标准

痊愈:腹胀和腹痛、呕吐等临床症状消失,肛门有排便排气,体征检查显示腹部无压痛以及反跳痛,X线检查示气液平面消失。好转:症状有明显改善,肛门有排气,无排便,检查示有轻度腹胀和腹痛,腹部有轻度或无压痛,无反跳痛,X线检查示肠管有轻微胀气或恢复正常。无效:症状无改变,体征检查和X线检查无变化,或转变为绞窄性肠梗阻,需手术治疗。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8h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8h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24h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24h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72h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72h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粘连性肠梗阻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为主。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排除绞窄性肠梗阻的情况下可先行非手术治疗,无效时进行手术探查治疗[1]。

西医临床治疗原则有胃肠减压,禁食,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防治感染[2]。生长抑素能减少肠液分泌,能减少肠道内积液,减轻肠道水肿[3]。

粘连性肠梗阻属中医“腹痛”、“肠结”等范畴。肠道为传化之腑,其特点为泄而不藏,以通降为顺,由于手术、外伤等致肠道为传导失司,通降失调,肠腑闭阻引发 “痛、胀、呕、闭”等。加味大承气汤有通里,攻下,活血,通络之效。方中大黄荡涤胃肠积滞,芒硝助大黄软坚润燥、泻热通便,厚补、枳实化痰消积、温中下气,桃仁润肠通便、活血化瘀,莱菔子降气。气血滞瘀加红花活血,青皮破气散结;寒凝中焦加干姜温中,附子散寒止痛;水湿内停加木香行气调中止痛,甘遂泻水、消肿、散结;食滞内停加焦山楂消食化结、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通里攻下、行气通络之功。

通窍解围散方中麝香开诸窍、活血通络,大黄消肿解毒 ,白芷散结消肿,乳香活血行气、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开下窍、通经络、活血行气、散结消肿。

治疗的同时,应密切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如有腹痛加剧,或腹部有腹膜炎体征,或有腹部平片提示宽大的液平,或有休克症状,提示绞窄性肠梗阻可能,应立即改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中册)[M].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75.

[2]裘法祖,孟承伟.外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67-468.

[3]彭宝岗.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7(6):474-476.

[收稿日期]2015-06-08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10-0933-02

猜你喜欢

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
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行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效果分析
研究生长抑素与肠梗阻导管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术泰舒用于预防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的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