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名时间:从“产品众筹”变身“首发预售”

2015-03-11谢丹丹

中外管理 2015年1期
关键词:跳票众筹智能

谢丹丹

2014年8月,国内首家产品众筹网站点名时间,突然宣布与众筹“划清界限”。决定公开宣布的背后,点名时间创始人张佑带领团队已经进行了半年的酝酿。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是,在“脱离”众筹后,国内智能硬件领域的“预售”最高纪录在点名时间产生。智能插座“小K2代”突破539万元预售额。与京东、淘宝的产品众筹相比,539万这个数字,比目前京东众筹的最高金额高了2倍,比淘宝众筹高2.5倍。

从众筹到“智能产品首发预售平台”,点名时间在布怎样的局?

“产品众筹”难以逾越的短板

2011年5月,点名时间成立时,就被评价为中国的“Kickstarter”。

成立于2009年的美国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主要从事公众集资,以帮助人们为创意项目筹集资金。因其巨大的潜力,《纽约时报》将其称作“人民的NEA(国家艺术基金会)”。

最开始,张佑也正是看中了众筹在中国的商业价值。

然而,点名时间运营了一段时间之后,弊端频出。在和用户沟通的过程中,张佑发现,反馈最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发货时间,二是产品质量。“为什么点名时间无法在发货时间上进行把控?点名时间对产品质量到底有没有办法保证?”来自用户的质问,不停地在张佑脑子里回响。

以2013年12月在点名时间开始众筹的“智能水杯Cuptime”为例,共筹得135.8万元,其承诺2014年2月发货。但真正的发货时间是2014年4月23日,比承诺时间晚了两个月。

不仅仅在点名时间上,国内智能硬件的跳票率已经达到了70%。

为此,张佑想尽各种办法杜绝这种现象,他甚至想到找保险公司一起来合作:如果出现跳票,就可以进行赔付。但问题的根源在于项目的把控和选择上,如果不能从源头上对项目进行控制,此类问题依旧会产生。

同时,国内外用户心态也有所差异。Kickstarter的用户是一群理想主义者,愿意为别人的梦想买单。但国内用户却更加理性,希望能够及时收到应该得到的回报。对于产品的期待高,对跳票的容忍度低。

而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一段时间里点名时间的流量很大,但留下来的用户并不多。当出现体验不好的情况时,点名时间的流量和影响力也受到牵连。

向“预售期”掘金

“我觉得这不是执行的问题,而是模式本身出了大问题!”

经过半年的思考后,张佑决定抛弃原先的模式,让点名时间从“众筹”平台转向首发预售平台。这具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专注做智能硬件的首发,这样定位更清晰;二是做智能硬件的预售电商,进行限时预售。而这一模式,可简单地理解为:点名时间从一个众筹平台转型为“广告公司+电商”的公司。

智能硬件最终到用户手里,主要经过创意、原型、试模、试产、量产五个阶段。以前点名时间的关注点,是从试模到试产的30-60天,这是产品众筹阶段。而现在,点名时间开始关注试产到量产的这个阶段,即产品的预售期。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钱海利认为,众筹项目成功率低于50%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创新力、同质化严重。

所以,对于首发预售平台,张佑给上点名时间的项目定了两个规矩:一个是前所未有的产品,另一个是产品必须是首发。在张佑看来,相较于传统渠道,做网络首发平台有更大的战略意义。同时,点名时间要严格审核项目,避免同质化现象。

而点名时间也更进一步,深度参与到项目合作中,负责打造产品的品牌。

从盈利模式上看,点名时间原来借鉴国外收取佣金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开始以产品价格的3-5折作为成本价,然后赚取市场价和成本价的差额。

出于这样的盈利模式,在项目上线前的一个月,点名时间就开始与进行首发的项目团队做深度讨论,最后帮助他们给用户呈现一个新的品牌形象,一个项目下来,各项成本的投入可达20万元,但张佑并不考虑从中收取服务费。在他看来,销量才是衡量他们工作的唯一价值。

决胜“孵化能力”

不过,在思考转型的半年时间里,张佑带领团队走访了深圳很多智能硬件的制造团队。在以往,张佑认为这些国内的OEM、ODM厂家还停留在制造思维上。但是,调研后张佑发现,其实,每个厂商都有做自己品牌的决心,哪怕是一个山寨厂商。每一家厂商都想打造出像小米、华为一样的产品。

这给张佑带来很大触动。但是,点名时间能给它们提供什么支持呢?是品牌和销量!

以“小K2代”智能插座为例,在产品预售前,点名时间帮助项目完成了从产品包装、品牌名称、推广到预售的一系列市场运作。首先帮助他们做产品的品牌定位,包括功能、竞品、定价;然后是SWOT分析,用户群体分析,听取“小K1代”用户在电商渠道的反馈等。从而,保证新品的第一次亮相就能“惊艳”全场。

除了点名时间的品牌打造能力外,更为重要的是,项目在点名时间上还能获得媒体、投资人、渠道等多方面的支持。在过去三年时间里,点名时间积累了大量的投资人、渠道和媒体资源。仅渠道方面,点名时间就累计了1000多家渠道商、500万名用户。

一些有市场潜力的项目更可获得资本的垂青。厚持资本的高鹏认为,对于VC来讲,更看重项目的获利能力。而新品在点名时间上的市场表现,恰好为VC提供了这样一个依据。据了解,点名时间已经成为厚持资本主要的项目源,而且部分项目已经完成了融资。

那么,一系列转型动作完成后,点名时间从产品众筹变身首发预售后,效果如何呢?从点名时间公开的销售数据能够看出,转型之后,其项目预售的平均金额由之前的1.34万元增长到8.2万元,募集资金超过10万的项目从14个增长到现在的111个。

看来,“首发预售”在中国的生命力很可能优于一般意义的“产品众筹”。

猜你喜欢

跳票众筹智能
众筹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新闻众筹初探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试水“众筹+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