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脉造影联合FFR监测在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5-03-11荣玉栋王茹王蕾邵林静蔡林王小飞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

山东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造影老年人

荣玉栋,王茹,王蕾,邵林静,蔡林,王小飞(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

冠脉造影联合FFR监测在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荣玉栋,王茹,王蕾,邵林静,蔡林,王小飞(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联合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监测在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狭窄超过70%的高龄(年龄≥80岁)老年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39处病变)和对照组22例(43处病变)。对照组行冠脉造影,常规行PCI,置入药物涂层支架;观察组在冠脉造影基础上行FFR测定,对FFR≤0.75的病变行PCI治疗并置入药物涂层支架。比较两组置入支架数量、手术时间、造影剂剂量;随访12个月,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每例置入支架(0.9±0.5)个,手术时间为(64.4±16.2)min,造影剂使用剂量为(152.8±31.0)mL;对照组分别为(1.8±0.8)个、(67.7±21.9)min和(198.6±56.3)mL,观察组置入支架数量及造影剂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12个月,两组心绞痛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治疗中联合应用冠脉造影和FFR监测,可减少术中支架置入数量及造影剂使用剂量,且并不增加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血流储备分数;冠状动脉造影;老年人

老年冠心病患者往往存在多支、多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这些病变是否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主要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判定。而冠脉造影只能评价冠脉狭窄程度,无法明确其是否导致心肌缺血。单纯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指导治疗,可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或治疗不足。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作为评价冠脉血流的新指标逐渐应用于临床,但在高龄患者的应用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探讨了冠脉造影联合FFR监测在高龄冠心病患者PCI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7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国际诊疗中心住院的高龄(年龄≥80岁)老年冠心病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平均(82.1±1.9)岁。均经冠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处冠脉狭窄超过70%,有PCI处理的指征。排除标准:严重左主干病变,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冠脉旁路移植术病史,心源性休克,近期有出血或血液系统疾病及严重肝肾疾病,有药物涂层支架置入禁忌证,预期生存时间小于2年。 将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共39处病变)和对照组22例(共 43处病变)。两组年龄、性别、冠脉病变情况、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2。

±s)

表2 两组性别、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情况比较(例)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和瑞舒伐他汀10 mg/d。两组均使用欧乃派克注射液行冠脉造影,观察组患者每处病变均行FFR测定。方法:将指引导管送至冠脉开口处,经指引导管输入压力导丝;对指引导管测定的压力与压力导丝测定的压力进行调零校正后,将压力导丝送入靶病变远端2~3 cm处;经静脉持续滴注腺苷[140 mg/(kg·min)]扩张冠脉微循环,在此过程中通过压力导丝连续测得血管远端平均压力,在PadiAnalyzer Xpress分析仪上读出FFR值。对FFR≤0.75的狭窄病变处给予PCI干预并置入美敦力公司生产的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支架后再次测量FFR,必要时给予支架后扩张使FFR>0.80。对照组对冠脉造影示狭窄>70%的病变行常规PCI治疗并置入药物涂层支架。术后两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降压、调脂等治疗。

1.3观察项目比较两组置入支架数、手术时间、造影剂使用剂量。随访12个月(包括门诊、电话及调查问卷),记录术后发生心绞痛例数、心绞痛发作次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MACE被定义为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血运重建及因心脏原因再入院在内的复合事件。

2结果

观察组有6处病变因FFR>0.75而未置入支架,行药物治疗,共置入药物涂层支架12枚;对照组共置入支架30枚。观察组每例置入支架(0.9±0.5)个,手术时间为(64.4±16.2)min,造影剂使用剂量为(152.8±31.0)mL;对照组分别为(1.8±0.8)个、(67.7±21.9)min和(198.6±56.3)mL,观察组置入支架数量及造影剂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心绞痛发作3例,发生MACE 2例(均为因心脏原因再入院);对照组心绞痛发作3例,发生MACE 4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因心脏原因再入院3例),两组心绞痛发作例数及MACE发生率相比,P均>0.05。

3讨论

目前,PCI已广泛应用于冠脉多支病变和慢性闭塞患者,但单纯依靠冠脉造影评估多处病变可能会导致过度PCI。FFR通过计算冠脉靶病变远端压力与主动脉根部压力之比,判断狭窄病变是否导致心肌缺血,从而评价局部冠脉的生理功能。目前认为FFR≤0.75的狭窄几乎都会导致心肌缺血,而>0.75的狭窄造成心肌缺血的可能性非常小[1,2]。

一项研究对单支冠脉中度狭窄病变患者五年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对于FFR≥0.75的狭窄病变置入支架后患者并不能获益,而推迟支架置入者5年随访MACE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3]。有学者研究表明,冠脉造影提示病变狭窄程度在70%~90%时,只有80%的病变与心肌缺血有关,且2年随访结果显示,FFR指导组与单用冠脉造影指导PCI手术的对照组相比,术后心肌梗死总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有所降低[4]。另有2项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5,6]。Tonino等[7]也发现,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50%~70%者中有35%的患者FFR<0.8;而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70%~90%者中,有近20%的患者FFR≥0.8。该研究同时对比了血管造影指导PCI与FFR指导PCI治疗的结果,发现FFR组一年后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荟萃研究[8]也显示使用FFR指导PCI治疗的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小于其他方式。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复杂,常见多支、多处病变,对罪犯病变的判断难度增大,给PCI治疗带来难度[9]。常规PCI治疗可能会增加支架置入数量,延长手术时间,增加造影剂用量,从而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支架内血栓和再狭窄的发生风险。本研究观察组对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狭窄超过70%的病变血管进行FFR监测,指导PCI治疗,减少了支架置入数量及造影剂用量,且未增加手术时间,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0~13]。两组术后经过12个月的随访,心绞痛及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冠脉造影联合FFR指导PCI并不增加心绞痛及MACE的发生率。

与前述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研究并未发现冠脉造影联合FFR监测指导PCI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可能与样本量较小及随访时间较短有关。通过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冠脉造影联合FFR监测指导高龄老年患者PCI治疗,可减少置入支架数量和造影剂用量,且不增加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仍有待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Lee BK,Choi HH,Hong KS,et al.Efficacy of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measurements at side branch vessels treated with the crush stenting technique in true 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s[J].Clin Cardiol,2010,33(8):490-494.

[2] 梁峰,胡大一,沈珠军.冠状动脉病变的血流储备分数评价[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715-718.

[3] Pijls NH, van Schaardenburgh P, Manoharan G, et 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f functionally nonsignificant stenosis: 5-year follow-up of the DEFER Study[J]. J Am Coll Cardiol,2007,49(21):2105-2111.

[4] Courtis J,Rodos-Cabau J,Larose E,et al.Usefulness of coronary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measurements in guiding clinical decisions in intermediate or equivocal left main coronary stenoses[J].Am J Cardiol,2009,103(7):943-949.

[5] Applegate RJ.Fractional flow reserve guided stent therapy for multivessel disease:taking a closer look[J].J Am Coll Cardiol,2010,55(25):2822-2824.

[6] 汤成春,李拥军,罗丹,等.心肌血流储备分数在临界病变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3,33(1):83-85.

[7] Tonino PA, De Bruyne B, Pijls NH, et al.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versus angiography for guid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N Engl J Med,2009, 360(3):213-224.

[8] 王明礼,刘建平,钟理,等. 血流储备分数在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中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的荟萃分析[J]. 重庆医学,2014, 43(7):823- 825.

[9] 倪卫,张晓东,林德智.1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10):10.

[10] 杨瑞鑫,陈青,张小天,等. 血流储备分数在指导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治疗策略中的作用[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3,21(5):279-283.

[11] 王蕾,王小飞,蔡林.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8):821-823.

[12] 李琪,刘健,卢明瑜,等. 血流储备分数与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界病变介入治疗效果的比较[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22(1):7-11.

[13] 杨瑞鑫,陈青,张小天,等. 血流储备分数在指导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治疗策略中的作用[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3,21(5):279-283.

(收稿日期:2014-11-19)

基金项目: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资助项目(2013KZ139)。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02-0054-03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02.021

猜你喜欢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造影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冠状动脉旋磨支架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进展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CYP2C19和阿司匹林药物基因分型指导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1例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中药芒硝冷敷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肿的应用效果观察
全方位深层次冠脉介入培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