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掌指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手部畸形效果观察

2015-03-10王凌椿陈雁西张建平翟伟韬徐岳林

山东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指关节手外科指骨

王凌椿,陈雁西,张建平,翟伟韬,徐岳林

(1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上海200120;2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几乎所有患者晚期有不同程度的手部畸形,其中更有80%的患者以手部病变为其首发症状。目前髋、膝、肘、踝等大关节的关节置换已经日趋成熟;而相对于小关节的病变,外科多采用关节融合术、关节成形等治疗方法[2,3]。而类似掌指关节等小关节置换仍处于发展阶段。近年来,人工掌指关节置换术广泛用于手外科关节损伤的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植入假体是铰链设计的Swanson硅橡胶假体[4]。许多研究表明,其短期效果良好,但多见于创伤性关节炎,对RA手部畸形的治疗仍鲜有报道[5]。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们采用人工掌指关节置换术治疗RA患者掌指关节尺偏畸形及掌指关节脱位,近期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①患者手部正侧位X线检查显示,掌指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间隙狭窄、破坏及关节脱位;②血液生化检查显示,类风湿因子(RF)阳性及血沉(ESP)加快;③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制订的诊断标准[6]及ACR/ EULAR 2009年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关节无疼痛,并已建立起手部代偿性活动,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②病变累及近节、远节指间关节,并出现严重畸形,包括鹅颈畸形、纽扣畸形等;③存在血管神经病变;④术前已存在肌腱粘连、断裂。选择东方医院手外科收治的符合上述标准的RA患者48例75指(不包括拇指),男21例、女27例,年龄35~61(51.7±5.6)岁,病程2~16(6.1±2.7) a;左手23例38指,右手25例37指;小指12指,环指15指,中指17指,示指31指。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手术假体采用美国Wright公司生产的Swanson假体(医用硅胶,双柄可屈曲铰链式),以示指掌指关节为例。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掌指关节背侧取4 cm的S形纵形切口,于伸肌腱桡侧切开腱帽组织;尺侧副韧带从指骨附着处松解,掌侧挛缩严重可松解或切断掌板,桡侧侧副韧带予以保留或从止点卸下,以备重建。清除关节腔内滑膜组织,修整掌骨头及指骨近端边缘骨赘;然后行掌骨及指骨截骨,扩髓;试模安装,屈伸关节时,假体铰链部与骨端没有碰撞;修整骨床,安装垫圈及假体。软组织重建(桡侧副韧带及关节囊紧缩,尺侧副韧带与关节囊桡侧缝合,腱帽紧缩,伸肌腱复位)。检查关节活动度,被动屈曲60°~70°,同时尺偏畸形纠正,关闭切口。术后常规抗生素治疗3 d,术后抬高患指(悬吊),固定于功能位,石膏托制动3 d后开始行掌指关节被动屈伸功能锻炼。7 d后开始行掌指关节主动屈伸功能锻炼。

1.2.2 疗效评价及指标观察方法 按照李庆泰等[7]的疗效评价标准,45~50分为优,40~45分为良,35~40分为中,<35分为差。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ESR、C反应蛋白(CRP)、RF。在术后3个月,对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关节活动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7]。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所有患者术后切口除1例发生感染外,均获得一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12~36(18.5 ±3.4)个月,并发尺偏畸形复发2例、关节僵硬1例、移位1例、感染1例,均无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断裂等并发症。疗效判定为优63指,良7指,可5指,优良率93.3%。

2.2 治疗前后血清ESR、CRP、RF比较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清ESR、CRP、RF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血清ESR、CRP、RF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观察时间 n ESR(mm/h) CRP(mg/L) RF(U/mL) 48 52.32±4.64 31.45±4.25 58.42±12.43治疗后 48 22.42±3.20* 13.18±3.74*23.45±8.34治疗前*

2.3 治疗前后关节症状和体征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关节症状和体征比较(分,s)

表2 治疗前后关节症状和体征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观察时间 n 疼痛 肿胀 畸形 活动度治疗前48 3.36±1.24 4.06±1.55 4.45±2.18 4.75±0.85治疗后 48 8.56±2.45*8.42±1.54* 7.36±2.33* 6.91±1.26*

3 讨论

由于掌指关节结构较为复杂,关节的慢性疼痛、僵直、畸形导致手部功能的减弱或丧失,修复或者重建掌指关节可极大减轻手部功能的损害。人工掌指关节置换术已在临床开展多年,其优点是可较大程度消除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纠正关节畸形,且无需从其他部位切取关节[8,9]。但由于初期人工假体的设计及材料限制,其疗效并不十分理想,且并发症较多。近年来,随着Swanson假体的研发,人工掌指关节置换术的近远期疗效均得到了明显改善[10]。本研究结果显示,优良率93.3%,显示人工掌指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手部RA的较好方法。本组研究还发现,治疗后ESR、CRP、RF均明显降低。提示人工掌指关节置换术后机体的炎症反应减轻,体液免疫明显改善,近期疗效显著。此外,治疗后掌指关节的疼痛、肿胀、畸形及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表明人工掌指关节置换术在缓解疼痛及改善关节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研究报道指出,切口感染、假体骨折、皮肤坏死、畸形复发、肌腱粘连及断裂等是掌指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1,12]。在本研究中,近期出现尺偏畸形复发2例、关节僵硬1例、移位1例、感染1例,均无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断裂等并发症。但是,对于有严重手部畸形的患者,如已建立起手部的代偿性活动方式,能基本完成日常生活的动作,尤其那些无疼痛的老年患者,手术的选择仍需进一步探讨。

术中注意事项:①在伸指肌腱浅层掀起皮瓣,太薄易引起坏死,尤其对于RA患者,其皮肤营养状况差。②截骨不易过多,尤其是掌骨关节面,但必须保证软骨全部去除,以免滑膜炎复发。③扩髓应先从近节指骨开始,我们发现,许多RA患者近节指骨髓腔明显小于掌骨,先扩髓掌骨易导致假体选择困难,且发现部分患者的近节指骨的髓腔往往被硬化骨替代,扩髓较难。④必须行软组织重建,特别是尺侧副韧带的重建及伸肌腱的复位。⑤垫圈为嵌入式,无法固定,因此假体安装完毕后需保证掌指关节被动屈曲60°~-70°时垫圈无移位、旋转或滑出。⑥对于掌骨及指骨扩髓后假体不匹配的患者,可不必安装垫圈。

[1]王刚.类风湿关节炎手部影像学资料临床探讨[J].当代医学,2013,19(4):303-304.

[2]任璇璇,宋欣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进展[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70-72.

[3]王银山.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0):131.

[4]Swanson AB.Flexible implant resection arthroplasty[J].Hand,1972,4(2):119-134.

[5]张友乐,邓久征.Swanson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创伤后掌指关节僵硬近期疗效的讨论[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 (11):1312-1314.

[6]黄嘉,黄慈波.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8(1):1-5.

[7]李庆泰,田文,张双喜,等.手部关节损伤的治疗[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5,19(3):131-133.

[8]庄超,王黎明,桂鉴超,等.掌指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8,18(3):157-159.

[9]张祥翊,万圣祥,肖颖锋,等.改良跖趾关节游离移植重建掌指关节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9,27(6):723-726.

[10]李奇,田立杰.人工手指关节的研究进展[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4,18(3):168-170.

[11]Parkkila T,Hakala M,Kantiaineu H,et al.Osteolysis after Sutter metacarpophalangeal arthroplasty:a prospective study of 282 implants followed up for 5.7 years[J].Seand J Plast Reconstr Surg Hand Surg,2006,40(5):297-301.

[12]李庆泰,王海华,童德迪,等.手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7,23(6):327-329.

猜你喜欢

指关节手外科指骨
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一种手外科充气式垫手架的设计
分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效果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外科中心(衡阳市手外科中心)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游离第2跖趾关节带趾蹼皮瓣修复掌指关节复合指蹼缺损
AO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中节指骨基底掌侧骨折伴关节脱位
《实用手外科杂志》稿约
掰指关节会导致关节炎吗?——NO
《实用手外科杂志》严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