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成本厚规格耐候钢Q355NHD的生产实践

2015-03-10夏志升王新志张振申王中岐

河南冶金 2015年6期
关键词:耐蚀耐候钢种

夏志升 王新志 张振申 王中岐

(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低成本厚规格耐候钢Q355NHD的生产实践

夏志升 王新志 张振申 王中岐

(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介绍了厚规格耐候钢Q355NHD的生产工艺,成分体系上采用提碳去铌代替常规的低碳加铌成分体系,生产工艺上采用了合适的冶炼和轧制工艺,生产的产品性能优异。试验结果表明:Q355NHD组织为典型的F+P,晶粒度在9级左右;屈服强度在370 MPa以上,抗拉强度在540 MPa以上,伸长在26%以上;-20 ℃冲击功在170 J以上,整体工艺力学性能良好,完全满足产品技术要求。通过成本核算,低成本成分体系相对传统低碳加铌成分体系耐候钢成本降低约40 元/t,说明该产品具有较低的成本优势。

厚规格 耐候钢 Q355NHD

0 前言

耐腐蚀钢是指通过添加铜、磷、铬、镍等耐腐蚀合金元素,使其在大气中或者其他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的合金钢,耐腐蚀钢的耐腐蚀性能为普通碳素钢的2~8倍,并且使用时间越长,耐蚀作用越明显。耐腐蚀钢除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外,还具有优良的力学、焊接等使用性能。耐腐蚀钢因其良好的耐腐蚀性,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集装箱、桥梁、铁路车辆、汽车、锅炉、烟草、电力、建筑和海洋工程等行业[1]。

在耐候钢标准GB/T 4171-2008中,为保证耐候钢的耐蚀性和焊接性能,限制了碳的加入量,Q355NH系列钢碳的上限为0.16%。又因当碳含量在0.09%~ 0.15%区域属于铁-碳的包晶反应区间,此区间发生包晶反应,铸坯出现裂纹的概率极高,因此,生产厂生产耐候钢采用避开碳的包晶反应区间的设计理念,采用低碳的化学成分体系;但对于厚规格耐候钢(厚度大于30 mm)会产生一定的弊端,采用低碳成分,为保证钢板所需要的强度,需要加入大量的强化性合金元素,这就大大增加了钢的合金成本。笔者采用了提高碳含量去铌成分体系,充分利用高性价比的碳锰合金的强化作用,并添加适量的耐蚀性元素,进行了低成本的耐候钢生产试验研究。

1 产品技术要求及成分设计

1.1 产品技术要求

依据耐候钢标准GB/T 4171-2008,Q355NHD成分要求见表1,其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要求见表2。

表1 Q355NHD化学成分要求

表2 Q355NHD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要求

1.2 成分设计

根据Q355NHD的产品技术要求,其化学成分设计依据如下:

1)C、Mn合金含量。为保证此钢板具有较好的焊接性能,需要选择较低的碳,同时碳作为强化性元素,太低会提高生产成本,且本产品为厚规格产品,满足强度指标的难度更大,因此选择碳和锰的加入量为靠近标准上限。

2)耐蚀性元素。为提高耐蚀性,除C、Si、Mn、P、S五大合金元素外,需要加入一定量的Cr、Cu、Ni等耐蚀性元素。Cu对提高钢板的耐蚀性能有利,因Cu起到活化阴极的作用,促使钢阳极发生钝化,因而减缓腐蚀;同时Cu可以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富铜层,在钢的表面腐蚀层与铜的富集层之间形成紧密的氧化铜中间层,形成致密、完整的双层结构的锈层,阻碍腐蚀介质进一步腐蚀钢板内部[2]。Cr能在钢板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提高钢的钝化能力,Cr、Cu复合加入,耐蚀效果更佳。另外,由于Cu、是低熔点元素,且极易在晶界偏聚,形成微裂纹,为减轻其影响程度,加入一定量的Ni合金,因为Ni和Cu形成高熔点的Cu-Ni复合相,一般Ni的加入量为Cu加入量的1/2~1/3。

2 生产装备及工艺

2.1 主要生产装备

1) 150 t顶底复吹转炉。采用顶底复吹,拥有副枪及动静态模型等可以实现转炉钢水在线检测和控制。炉后设有吹氩站,可对钢水进行底吹氩搅拌、喂线,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钢水成分、洁净度控制水平大大提高。

2)LF精炼。150 t钢包精炼炉具有电弧加热、造渣、吹氩搅拌、合金化和钢中夹杂物的变性处理等功能,可保证钢水成份、温度及夹杂物的有效控制。

3)3250 mm超宽板坯连铸机。拥有动态配水、动态软压下、漏钢预报、液面自动控制等先进的工艺技术,可生产断面150 mm×(1600~3250 )mm,保证铸坯质量良好。

4)3500 mm炉卷轧机。3500 mm炉卷轧机的轧制压力高达70000 kN,轧后配有层流冷却,可调整冷却速率,最高冷却速率达到25 ℃/s,可满足在轧制工艺上使用TMCP工艺的需要。

2.2 生产工艺

采用的工艺流程:铁水预处理—150 t转炉—LF精炼—3250 mm超宽板坯连铸机—3500 mm炉卷轧机。具体各工序的主要控制要求如下。

2.2.1 冶炼连铸工艺

1) 转炉。在铁水硫大于0.040%需要进行铁水预脱硫处理,保证转炉入炉铁水成分和温度。转炉冶炼采用中低碳钢冶炼模式,控制转炉终渣碱度在3.0以上,终点温度不低于1620 ℃,终点[C]小于0.08%出钢。使用铝铁脱氧,硅锰和硅铁合金化,Cr一次配加完成,吸收率按95%计算, LF不再配加铬铁,镍板和铜板随废钢一起加入,吸收率按100%计算。

2)LF精炼。主要目的是控制夹杂物和脱硫,精炼过程中要求白渣保持时间大于20 min,弱搅拌时间控制在8 min以上,弱搅拌流量控制在吨钢0.8 Nl/min-2.5 Nl/min,白渣形成后,取钢水样做全分析,微调成分和温度。

3)连铸。由于该钢种的碳含量是属于包晶钢范围,铸坯容易产生表面裂纹、偏析、气隙等缺陷,另外加入的低熔点合金含量较高,铸坯缺陷发生的概率将更高。在连铸时,连铸保护渣采用包晶钢专用保护渣,且采用弱冷配水,按合适的比水量控制,拉速控制在0.8 m/min~1.2 m/min,实施点拉速控制,保证了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

铸坯低倍观察结果,中心偏析B类1级,中心疏松1级,其它缺陷未见;铸坯表面质量检查发现,铸坯表面质量良好,表面出现裂纹的概率较低,在2.0%以内。

2.2.2 热轧工艺

1)加热工艺。该钢种由于Cu含量较高,容易产生热脆,所以加热时采取高温快烧的加热工艺,加热炉微正压控制且炉内气氛采用还原性气氛。又因该钢种加入一定量的Ni合金,钢坯极易由于温度波动或加热时间过长,造成板坯表面质量缺陷和表面粘性氧化铁皮除鳞不净,因此要避免各段炉温波动和板坯在炉时间过长,加热时间一般控制在3 h以内,加热温度控制1200 ℃~1250 ℃。

2)轧制工艺。由于该钢种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粘性较大,容易造成除鳞不尽,轧制时要保证除鳞水的压力。轧制工艺采用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两阶段控制轧制工艺。板坯开轧温度为1060 ℃左右,再结晶区轧制温度控制在1000 ℃以上,通过轧制道次间的反复再结晶,充分细化奥氏体组织。再结晶区轧制完成后,中间坯采用空冷待温。未再结晶区轧制在950 ℃以下,通过未再结晶区内的变形,增加相变形核位置,要保证未再结晶区累积变形量大于50%。终轧温度在850 ℃以下,结合理论常识,终轧温度较高时,则奥氏体在高温下容易回复,储存能降低,相变驱动力减小,使得相变后铁素体晶粒粗大;终轧温度低时,终轧温度尽可能接近Ar3相变温度时,使轧制过程产生的变形带、位错和晶粒压扁保持至相变以后,使得相变后的晶粒细化。

3) 冷却工艺。该钢种Cr的加入量在0.5%以上,碳含量在0.15%左右,按照碳当量计算公式计算该成分体系的碳当量在0.5%左右,相比低碳系列,碳当量要高,碳当量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Cev= C+Mn/6+(Cr+Mo+V)/5+(Ni+Cu)/15

(1)

Cr为提高钢板淬透性元素,对于本钢种碳当量高,如果冷却速率过大容易出现贝氏体硬相组织,恶化韧性。因此,该钢种的冷却速率要适当,以防止相变后出现贝氏体硬相组织,实际生产实践终冷温度控制在680 ℃以上。

3 结果与分析

3.1 化学成分

低成本Q355NHD大生产试验的化学成分见表3,低碳系列Q355NHD的化学成分见表4。

表3 低成本Q355NHD的化学成分

表4 低碳系列Q355NHD的化学成分

由表3可知,实际生产中C的含量接近标准要求的0.16%的上限,能够最大发挥C的强化作用效果,减少其他强化性合金的加入量;另外也提高Mn的加入量,更好的发挥Mn的固溶强化效果,因为相对其他强化性合金元素,锰合金相对较便宜;同时本成分体系中未加Nb,Nb属于较昂贵的合金。

对比表3和表4可知,低成本Q355NHD成分体系中由于提高了碳含量的加入量,未添加昂贵的铌合金。对比两成分体系,低成本体系碳含量提高0.09%,锰含量提高了0.15%,未添加铌,通过合金成本计算,低成本成分体系较低碳成分体系合金成本降低约40元/t。

3.2 力学性能

使用该成分体系生产了厚度为35 mm、45 mm、50 mm的钢材,产品最终的性能见表5。

表5 Q355NHD的力学性能

由表5可知,产品的屈服强度在370 MPa以上,能够满足标准335 MPa的下限规定,且有一定的富余量,同时抗拉强度、延伸率、冲击性能均能满足标准要求。批量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的性能合格率达到100%。

3.3 金相组织

板厚方向不同位置的的金相组织如图1所示,钢板厚度为50 mm。

(a) 表层 (b) 板厚1/4处 (c) 芯部

图1 Q355NHD金相组织 由图1可见,不同位置的组织均为典型的铁素体+珠光体,表层未见贝氏体组织,晶粒度为9级,表层组织稍细,芯部组织稍微粗大,但未发现异常的硬相组织。

3.4 耐蚀性能

通过对该成分体系耐蚀指数计算,并采用耐候钢Q355NHD与低合金钢Q345B进行对比腐蚀试验,结果表明Q355NHD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具体如下。

1)耐蚀指数。钢材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要求耐蚀指数在6.0以上,耐蚀指数越高,耐蚀性越好。国外Legault和Leckie公布了暴露于不同大气环境下15.5年后的低合金钢的腐蚀情况公式,修订后业内公用的耐大气腐蚀指数公式见式2。

I=26.01(%Cu)+3.88(%Ni)+1.20(%Cr)+1.49(%Si)+17.28(%P)-7.29(%Cu)(%Ni)-

9.10(%Ni)(%P)-33.39(%Cu)

(2)

按照式(2)对实际的成分体系计算的耐蚀指数为6.15,满足耐候钢耐蚀指数大于6的规定,说明该产品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

2)腐蚀试验。对Q355NHD进行了腐蚀性试验,采取的试验方法为周浸加速腐蚀试验;腐蚀环境为模拟工业大气环境,具体为浓度为0.01 mol/L的NaHSO3的溶液,PH值为4.4~4.8;采取以Q345B作为对比钢种。通过多次试验计算出两种钢的腐蚀速率,两种钢的腐蚀速率见图2。

由图2可知,Q355NHD的腐蚀速率为Q345B的50%左右,这一指标与国内同类产品耐蚀性能相当。说明Q355NHD具有较好耐蚀性能,满足耐候钢产品的耐蚀性能要求。

4 结语

大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低成本成分体系生产的耐候钢Q355NHD,综合性能优良,产品性能能够满足该产品的技术要求。另外,低成本成分体系较低碳成分体系碳含量提高了0.09%,锰含量提高了0.15%,未添加铌,通过合金成本计算,合金成本降低约40元/t。

图2 Q355NHD和Q345B的腐蚀速率

[1] 于千.耐候钢发展现状及展望[J].钢铁研究学报, 2007,19(11):1-4.

[2] 李娜.铜在钢中的作用综述[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11,34(2):157-161.

PLANT PRACTICE OF HEAVY WEATHER RESISTANT STEEL Q355NHD WITH LOW-COST COMPOSITION SYSTEM

Xia Zhisheng Wang Xinzhi Zhang Zhenshen Wang Zhongqi

( Anyang Iron and Steel Stock Co.,Ltd )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heavy weather resistant steel Q355NHD production process with low-cost composition system instead of low carbon and niobium, the slab quality was well by adopting proper smelting and rolling technology.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 organization were typical Ferrite and pearlite, grain size about 9 magnitude; yield strength was more than 370 MPa; tensile strength was more than 540 MPa, elongation was more than 26%; - 20 ℃ impact energy was more than 170 J, mechanical performance was good, completely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duct standards. Through the cost accounting, the cost was lower 40 yuan/t than low carbon and niobium composition system, so that the product has lower cost advantage.

heavy plate weather resistant steel Q355NHD

�升,工程师,河南.安阳(455004),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2015-9-17

猜你喜欢

耐蚀耐候钢种
SPHC钢种转炉冶炼的生产实践
固溶温度对新型建筑耐候钢性能的影响
浅析耐候钢与普通镀锌钢在输电线路铁塔上的应用比较
国内外耐大气腐蚀钢常用标准比较
烧结温度对料浆法制备耐蚀陶瓷涂层组织和性能影响
热连轧带钢边部组织对于边部翘皮缺陷的影响
关于钢种用Cr、Ti系 代替B 系后发生变化的总结
铜在耐候钢的作用原理及缺陷控制设想
硫酸盐干湿交变作用下混凝土防腐技术应用对比
采用通用焊接工艺参数焊接不同钢种钢轨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