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2015-03-08吴牵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6期
关键词:明显改善血管性状况

吴牵峰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吴牵峰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81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 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精神状况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精神状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具有显著疗效, 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安全有效。

中西医;脑梗死;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临床常见的脑实质损伤, 因脑血管梗阻,脑组织循环障碍, 脑细胞缺血缺氧等因素导致, 使患者情绪、语言、认知等功能缺损[1]。脑梗死是目前导致血管性痴呆常见疾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最高, 危害性大。现作者以41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81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于2010年9月~2014年6月期间到本院就诊;经脑CT、磁共振等确诊为脑梗死, 且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2];男53例, 女28例;年龄50~75岁, 平均年龄(65.3±3.0)岁;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患者经脑CT、磁共振等确诊为脑梗死, 且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出现认知行为紊乱、健忘等症状;排除阿兹海默症、假性痴呆及其他神经症状患者;无肝素功能异常;患者参与研究时, 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患者尼莫地平、辛伐他丁、维生素E、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 取120 mg奥扎格雷钠+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连续3周;30 mg依达拉奉+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输注,1次/d, 连续4周。

治疗组经常规西医治疗后, 取自拟通脑汤治疗。基本方:生黄芪30 g, 麦冬、熟地、山药各20 g, 茯苓25 g, 石菖蒲、丹参、白术, 各15 g, 天麻10 g、银杏叶5 g、白果5颗。1剂/d, 以水煎煮, 取药汁400 ml分早晚2次口服, 连续4周。

1.4 疗效判定标准[3]

1.4.1 按照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判定患者精神状况, 正常:MMSE评分≥27分;轻度损害:MMSE评分21~26分;中度损害:MMSE评分11~20分;重度损害:MMSE评分≤10分。

1.4.2 生活自理能力判定 显效:生活可自理, 大小便能自解;有效:生活可部分自理, 偶尔发生大小便失禁;无效:生活不能自理, 大小便失禁。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精神状况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精神状况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精神状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精神状况改善情况MMSE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精神状况改善情况MMSE对比(±s, 分)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对比,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1 16.5±3.0 16.8±2.7ab对照组 40 24.3±2.6 19.4±3.1a

2.2 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对比 治疗组显效20例, 有效18例, 无效3例, 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总有效率92.7%(38/41);对照组显效12例, 有效19例, 无效9例, 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总有效率77.5%(31/40),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副作用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是临床突发疾病, 呈阶梯式进展,存在慢性病程、有卒中病史等特点, 具有较高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 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血管性痴呆主要致病因素是脑缺血性脑血管病, 因脑动脉硬化、狭窄、闭塞等, 使脑组织灌注不足, 脑细胞兴奋性减轻, 脑代谢率下降, 且脑缺血再灌注期间会大量释放自由基, 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 使基质渗透压增高, 线粒体肿胀破裂, 导致细胞死亡, 出现海马部神经元损伤[3], 以此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在临床治疗时需要及时改善患者脑缺血状态, 将再灌注期间释放的自由基进行有效清除, 避免神经元细胞死亡, 抑制血管性痴呆的发展。

在此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治疗后精神状况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精神状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由结果可以看出, 两组患者经治疗, 精神状况明显改善。而中西医结合治疗, 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可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状况, 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在西医治疗中, 奥扎格雷钠是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 高效强力, 可抑制血栓素合成酶的产生, 抑制凝血, 促使血栓溶解, 以此疏通血管, 对脑缺血组织微循环有效改善, 以此保护缺血性脑组织损伤。同时可以抗血小板聚集, 减轻血管痉挛, 抑制脑血栓进展。依达拉奉是羟自由基清除剂, 可清除释放的自由基, 抑制脂质过氧化, 减轻过量自由基造成的继发性损伤。在中医方面, 血管性痴呆属于“神呆”“愚痴”等范畴[4], 因气、血、火等外邪侵入机体, 致阴阳失调、神机失用等而出现呆傻等症状。在基本方中, 黄芪补肾养气;麦冬可提高心、脑耐缺氧能力;石菖蒲醒脑开窍, 丹参活血行气, 白术活血行气, 银杏叶、白果可有效改善脑组织微循环, 降低血液黏滞度, 避免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 效果显著。

总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具有显著疗效, 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安全有效。

[1]张伟, 王媛博, 于绘丽,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11,8(14):101-102.

[2]方兴.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8):946-947.

[3]张锦辉, 郭阳.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记忆障碍的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6,33(5):592-593.

[4]刘晴, 顼宝玉.血管性痴呆的中西医研究现况.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4):479-48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133

2014-12-03]

450000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明显改善血管性状况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胆宁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93疗效观察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开心解郁丸对血管性抑郁大鼠单胺递质及BDNF的影响
控烟协会:北京禁烟实施一周年 无烟环境明显改善
安全感,你有吗?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室管膜下区和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