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5-03-07陈丽华

安徽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腺苷射血左室

陈 涛,陈丽华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 402360)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陈涛,陈丽华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402360)

摘要: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6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每组89例。A组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培哚普利2~8 mg·d-1;C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90~180 mg·d-1;疗程均为14 d。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及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三组患者间治疗前的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其NT-pmBNP水平也逐渐上升,三组患者中NYHA心功能Ⅱ、Ⅲ、Ⅳ级每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相比,B、C两组治疗之后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治疗之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和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组比B组治疗之后的NT-proBNP浓度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与左室舒张半径呈正相关关系(r=0.625,0.417;P>0.01),和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r=-0.361,P>0.01)。结论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培哚普利能够使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并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虽不能进一步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却能够使NT-proBNP水平降低,并且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环磷腺苷葡胺;培哚普利;慢性心力衰竭;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器质性性心脏病的一种主要的并发症,也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5年死亡率高达50%左右[1]。目前的研究发现心力衰竭之所以呈进行性发展是由于神经激素过度激活所导致的,而血浆中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上升代表着神经激素的激活,是心力衰竭最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生物指标[2]。所以,NT-proBNP的水平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提升患者的生活水平,降低患者病死率[3]。环磷腺苷葡胺(MAC)为合成的一种新的环磷腺苷(cAMP)衍生物,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每搏输出量、 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6 min步行距离,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有很好的效果[4-5]。本研究通过对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评价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67例,其中男性153例,女性114例;平均年龄(64.1±8.5)岁;中位病程(7.9±5.0)年;冠心病患者142例,高血压心脏病76例,心脏瓣膜病32例,扩张型心肌病17例;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患者72例,心功能Ⅲ级患者127例,心功能Ⅳ级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每组89例。三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血浆NT-proBN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患者纳入标准:(1)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近3个月内未进行过其他治疗。患者排除标准:(1)伴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伴有肿瘤患者;(3)伴有其他器质性病变;(4)低血压患者;(5)贫血;(6)血肌酐水平>252.2 μmol·L-1;(7)高钾血症>5.5 mmol·L-1。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与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找出病因并对症治疗,排除疾病诱发的因素,充足的休息,限制饮水量,给与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和洋地黄类药物;B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培哚普利2~8 mg·d-1,培哚普利购自天津施维雅制药;C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90~180 mg·d-1,购自无锡凯夫制药;同时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进行监测,收缩压不能低于100 mmHg,三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14 d。记录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LVEDD)及血浆NT-proBNP水平。

1.4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1)患者临床症状:肺部啰音、呼吸困难、下肢肿胀等;(2)X线心胸比值;(3)超声心动图:运用心尖双平面Simpson方法测定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4)血浆NT-proBNP水平: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静脉取血3 mL,采用含有30 μL的10%的乙二胺四乙酸的试管收集血液,加入500 U·mL-1的抑肽酶,3 000 r·min-1离心10 min,取血浆,NT-proBNP水平的测定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

1.5疗效判定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进行疗效判定:(1)显效为心功能改善≥2级,肺部啰音消失或显著减小,心悸气短消失或显著改善,心率正常,心电图改善,心影缩小;(2)有效为心功能改善≥1级,上述症状减轻;(3)无效为治疗后症状无变化甚至恶化。

1.6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定量数据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进行表示;计量资料2组间采用t检验,3组间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

2结果

2.1患者治疗前的NYHA心功能分级和血浆NT-proBNP水平三组患者间治疗前的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其NT-pmBNP水平也逐渐上升,三组患者中NYHA心功能Ⅱ、Ⅲ、Ⅳ级每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的NYHA心功能分级和血浆NT-proBNP水平

注:与NYHA心功能Ⅱ级相比,*P>0.01;与NYHA心功能Ⅲ级相比,#P>0.01。

2.2三组之间治疗前后的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对比与A组相比,B、C两组治疗之后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治疗之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组比B组治疗之后的NT-proBNP浓度显著降低(P>0.05),见表2。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与左室舒张半径呈正相关关系(rs=0.625,0.417;P>0.01),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rs=-0.361,P>0.01),见表2。

表2 三组之间治疗前后的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对比

注:与A组相比较,*P>0.05;与B组相比较,#P>0.05。

2.3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与A组相比,B、C两组治疗之后的有效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治疗之后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例(%)

注:与A组相比,*P>0.05。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器质性性心脏病临床并发症,其发生机制以及病理生理均十分复杂[1]。目前的研究发现心力衰竭之所以呈进行性发展是由于心肌损伤发生后导致神经激素过度激活所引起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经过长期的慢性激活,导致了心肌重构的发生,进一步加重了心功能恶化以及心肌损伤,后者又对神经内分泌激素进一步激活形成恶性循环[6-7]。B型脑利钠肽可以对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产生代偿作用,能够产生利尿利钠的效应,可以舒张血管、抑制肾素活性与醛固酮的分泌,还可以调节血管压力、体液水平以及电解质平衡等[8]。血浆中NT-proBNP水平的上升即代表着神经激素的激活,是心力衰竭最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生物指标,NT-proBNP的水平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3]。

本研究中伴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其NT-pmBNP水平也逐渐上升,三组患者中NYHA心功能Ⅱ、Ⅲ、Ⅳ级每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与左室舒张半径呈正相关关系,和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提示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很好地反应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环磷腺苷葡胺是一种通过人工合成的cAMP衍生物,它可以通过对磷酸二酯酶的抑制作用,降低cAMP分解,使细胞内的cAMP浓度直接上升,且能促进钙离子的内流,进而提升心肌细胞内Ca2+水平,产生正性肌力作用。此外还对血管平滑肌与钙离子的结合能力产生抑制,使外周血管扩张,降低心脏的后负荷,减小冠脉的阻力,使心肌细胞供血供氧功能提升,改善心肌代谢功能[9-10]。培哚普利联合常规的抗心衰药物实施治疗之后可以有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神经激素的过度激活产生抑制作用,引起心室重构逆转,使心输出量增加,提高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11-12]。在培哚普利联合常规的抗心衰药物实施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环磷腺苷葡胺虽然不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但是可以使其血浆NT-proBNP水平进一步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比B组治疗之后的NT-proBNP浓度显著降低,二者联用可以协同疗效,缩短治疗疗程,提升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最终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以及病死率,此为治疗严重的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培哚普利能够使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并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虽不能进一步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却能够使NT-proBNP水平降低,并且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James L,Januzzi Jr.The role of natriuretie peptide testing in guiding chronic heart failure management:review of available data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use[J].Arc Cardiovas Dis,2012,105(1):40-50.

[2]吴忠.慢性心力衰竭诊治进展[J].海南医学,2011,22(3):20-24.

[3]许婷媛,吕柏宁,彭华生,等.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9例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72-373.

[4]胡勇钧,彭定凤,唐哨勇,等.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4):439-442.

[5]谢桥根,宗尧庆.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22):33-35.

[6]马蕊香,赵会承,刘艳虹,等.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1,33(17):2640-2641.

[7]李兵,陈香健,朱舒舒,等.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及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9):955-959.

[8]张司兰.培哚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51-2753.

[9]Mc Murray J,Adamopoulos S,Anker SD,et a1.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12[J].Eur Heart J,2012,33(14):1787-1847.

[10] 邬江涛,何燕,钟国强,等.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7):711-714.

[11]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2):1395-1401.

[12] 熊岗,宋涛.血浆和肽素、PAMP、NT-pro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13,24(24):3652-3654.

◇医院药学◇

(收稿日期:2014-05-11,修回日期:2014-07-09)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5.02.059

猜你喜欢

腺苷射血左室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腺苷/A2AR信号通路阻断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腺苷及其受体参与针刺镇痛调控机制探讨
更 正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