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5-03-07徐晓芸

安徽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心肌梗死

徐晓芸, 任 容

(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二医院1.心血管内分泌科;2.外科,福建 南平  353000)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

徐晓芸1, 任容2

(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二医院1.心血管内分泌科;2.外科,福建 南平 353000)

摘要:目的探究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收治的100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院后的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80例(80.00%)与20例(20.00%);经单因素筛选及多元回归分析后,年龄(OR=2.010,95CI=1.100~3.673)、糖尿病史(OR=2.131,95CI=1.192~3.810)、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OR=0.692,95CI=0.461~0.812)以及低T3综合征(OR=1.811,95CI=1.252~2.620)等是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死亡率较高,与患者年龄、糖尿病史以及低T3综合征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不存在禁忌证患者,应及时实施急诊PCI,以降低远期死亡率。

关键词:ST段抬高;心肌梗死;远期死亡;回归分析;危险因素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对患者的健康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技术的逐渐推广,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得到较好地控制[2],但目前国内关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的相关研究仍较少见。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类患者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00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100例,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65例与35例,年龄范围在47~88岁,平均年龄(62.19±14.67)岁。纳入标准:(1)住院期间不发生死亡,且出院后可联系到;(2)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提出的STEMI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1)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前合并恶性肿瘤疾病;(2)具有陈旧性的心肌梗死病史;(3)因外伤、其他疾病等意外状况导致死亡者。根据患者的出院后的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20例与存活组80例。

1.2研究方法与指标自2013年6月开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电话随访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的方式,以全因死亡作为主要终点,收集出院后的100例患者一般资料、合并疾病、急诊PCI以及疾病特征等病例数,其中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史等;合并疾病史包括:高血压史、脑卒中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高脂血症史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史;疾病特征包括:体温、呼吸、收缩压、空腹血糖、肌酐、心肌梗死部位、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以及三碘化钾腺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水平等。

2结果

2.1STEMI患者远期死亡率的单因素分析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80例(80.00%)与20例(20.00%),经单因素分析后,年龄、性别、糖尿病史、脑卒中史、急诊PCI、低T3综合征、空腹血糖等7个因素与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死亡率有关(均P<0.05),见表1。

表1 STEMI患者远期死亡率的单因素分析/例(%)

2.2STEMI患者远期死亡率的多因素分析本研究将单因素分析的所有因素均纳入多因素分析中,经多因素分析后,年龄(OR=2.010)、糖尿病史(OR=2.131)、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OR=2.980)以及低T3综合征(OR=1.811)等是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而性别、脑卒中史及空腹血糖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死亡率的影响不显著(均P>0.05),见表2。

表2 STEMI患者远期死亡的多因素分析

3讨论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4],严重影响了患者预后情况与治疗质量,已经逐渐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据国外相关研究[5]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2年的死亡率高达18.60%。而目前在国内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率的相关因素研究仍不多见,若可在早期阶段及时诊断高危患者,进而调整各患者的治疗方案,则有利于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同时,积极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亦有利于进一步引起临床的重视以及对各类相关并发症状的早期预防。

本研究通过对出院的100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发现,全因死亡率仍高达20.00%(20例),对患者的远期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发现,年龄、性别、糖尿病史、脑卒中史、急诊PCI、低T3综合征、空腹血糖等7个因素与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死亡率有关(均P<0.05),这与葛洪霞等[6]的报道结果相符。而在本研究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糖尿病史、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OR=2.980)以及低T3综合征等是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但性别、脑卒中史及空腹血糖等因素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死亡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均P>0.05),这说明,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临床结局。

目前临床研究[7]已经证实,高龄、心肌梗死面积变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等因素,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状况产生影响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高龄患者,随着其身体免疫水平的下降,体内的脏器代偿功能与修复功能亦随之发生退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低下和慢性肺部疾病,这些疾病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因此应对高龄患有加强正规干预。但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因素是否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产生显著影响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的女性比例高达90.00%,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多因素分析结果中,并未发现性别是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可能是由于女性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较晚,且糖尿病、脑卒中等合并疾病的差异,亦不能够证明系性别自身引起的,该结论在Kang等[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国外有研究[9]报道,对于糖耐量异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率显著高于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本研究亦发现糖尿病可作为预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是否发生远期死亡的独立因子。但部分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水平较低,且往往在住院期间的诊断后,才发现患者自身存在糖尿病,因此,加强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糖筛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此外,有研究[10]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住院死亡率的影响显著,且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与住院死亡率呈J型曲线关系。但在本研究的分析结果中,并未发现血糖水平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死亡率存在显著的影响,这可能由于本研究仅限于对空腹血糖的分析,故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甲状腺激素中含有T3,参与机体分解代谢的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低T3综合征可能引起危重疾病的发生。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生后缺氧、炎性反应,导致T4向T3的转化量明显减少,而随着游离T3的减少,心肌收缩力亦随着降低,进而导致心肌重构及心衰的发生。本研究亦发现低T3综合征是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死亡率的独立影像因素,但补充甲状腺素恢复机体正常的游离T3水平是否能够明显改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预后,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本研究发现急诊PCI是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死亡的保护性因素,有研究[11]指出,实施急诊PCI后有利于患者缺血心肌灌注的尽快恢复,并明显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故对于不存在急诊PCI禁忌症患者,应及早实施急诊PCI。

综上所述,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死亡率较高,与患者年龄、糖尿病史以及低T3综合征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不存在禁忌证患者,应及时实施急诊PCI,以降低远期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吴方斌,刘倩,严凌,等.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后冠脉无复流现象的作用[J].安徽医药,2013,17(10):1776-1777.

[2]刘同库,Ajay K,丁福祥,等.心肌缺血后处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5-39.

[3]潘柏申.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修订和心肌生化标志物[J].中华医学杂志,2001,87(7):444-446.

[4]张波,姜大明,孙宇姣,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性别差异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92-98.

[5]Coles A ,Fisher K,Darling C,et al.Recent trends in post-discharge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an initi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 J Cardiol,2012,110(1):1073-1077.

[6]葛洪霞,祖凌云,高炜.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4,30(4):308-311.

[7]杜胜利,刘宇,王乐丰,等.急性心肌梗死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664-1667.

[8]Kang S,Suh J,Yoon C,et al.Sex differences in management and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from the Korea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National Registry)[J].Am J Cardiol,2012,109(2):787-793.

[9]David L,Grosu A.Ab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and long-term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Kardiologiia,2013,53(2):15-20.

[10] 李晏丽,沈云蚓,郑佳,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6):521-523.

[11] 段宝民,逯锦涛,李兵,等.延迟急诊PCI与早期溶栓成功后择期PCI对STEMI预后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8):692-695.

(收稿日期:2014-05-08,修回日期:2014-08-21)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5.02.042

猜你喜欢

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基于变形监测的金安桥水电站坝体稳定性分析
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研究
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河南省经济增长质量与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分析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