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儿童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

2015-03-01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子弟学校公立学校流动

张 翔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流动儿童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

张 翔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采用调查法探讨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现状,对比分析不同教育安置方式下的两类流动儿童、本地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差异。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在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四个层面,对流动儿童的政策制定和教育对策提出建议。

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生态系统理论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农村劳动力大量转向城市,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迅速增加,导致跟随父母到所在城市暂时居住的“流动儿童”数量也大幅增加。流动儿童已经成为一类新的“弱势群体”,或被称为“处境不利儿童”群体,这类群体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引发了学界关于流动儿童的学术热潮。

开展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旨在为流动儿童的教育对策提供实证依据,并以此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文化、更好地融入城市环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市、贵阳市8所学校1000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70份(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530人,公立学校流动儿童268人,本地儿童172人)。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1]、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2]、学习适应问卷[3]、问题行为问卷[4]、儿童抑郁量表[5]和儿童孤独量表[6]进行调查。

二、研究结果

1.流动儿童的人格状况

核心自我评价是一种深层的人格结构,包括自尊、控制点、神经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等四种人格特质。核心自我评价得分高意味着儿童的自尊水平和情绪稳定性高,能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内控),并对自己充满信心,一旦确定目标就会坚持不懈,而得分低的儿童正好相反,自尊水平较低,情绪稳定性较差,不太相信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难容易退缩。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教育安置方式的两类流动儿童(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两种类别,下同)、本地儿童的核心自我评价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9.39,P<0.01),公立学校本地儿童核心自我评价的得分最高(3.86±0.69),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得分居中(3.71±0.69),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得分最低(3.61±0.64)。这种结果意味着流动儿童的人格发展状况相对较差。

2.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状况

心理韧性(心理弹性、心理复原力等)通常是指个体面临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意味着对困难经历的“反弹”。流动儿童大多处在一种处境不利的环境中,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处境不利儿童都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发展现象,部分儿童可能会遵循“处境不利—心理韧性—发展良好”的轨迹,从而获得较好的发展状况。因此,心理韧性为研究流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研究发现,两类流动儿童、本地儿童在心理韧性总分(F﹦5.08,P<0.01)、目标专注维度(F﹦6.82,P<0.01)、情绪控制维度(F﹦3.24,P<0.05)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得分最低,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得分居中,本地儿童得分最高;两类流动儿童、本地儿童只在积极认知维度(F﹦1.88,P>0.05)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而言,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偏低。

3.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状况

本研究发现,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得分最低(3.77±0.74),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得分居中(3.86±0.79),本地儿童的学习适应得分最高(3.97±0.78)。本地儿童的学习适应状况优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P<0.01),但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却与其他两类儿童的学习适应状况差异不显著(P>0.05)。

4.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状况

两类流动儿童、本地儿童在问题行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4.98,P<0.01),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得分最高(1.66±0.44),公立学校流动儿童(1.57±0.43)和本地儿童(1.57±0.39)的问题行为得分较低,且大致相等。结果表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相对较多,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问题行为基本无异。

5.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抑郁得分上,两类流动儿童、本地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F﹦4.27,P<0.05),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抑郁得分最高(12.83±6.93),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抑郁得分居中(12.22±6.64),本地儿童的抑郁得分最低(11.02±6.95)。在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上,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抑郁症状检出率最高(21.81%),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居中(16.25%),本地儿童的抑郁症状检出率最低(13.66%),三类儿童在抑郁症状检出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χ2﹦6.68,P<0.05)。

在孤独感得分上,两类流动儿童、本地儿童的独孤感得分差异边缘显著(F﹦2.80,P﹦0.06),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独孤感得分最高(30.70±9.66),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独孤感得分居中(29.98±9.93),本地儿童的独孤感得分最低(28.61±10.19)。在孤独症状的检出率上,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孤独症状检出率最高(6.02%),本地儿童的孤独症状检出率居中(5.55%),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孤独症状检出率最低(5.49%),但在孤独症状的检出率上,两类流动儿童、本地儿童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χ2﹦0.09,P>0.05)。

从上述结果来看,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特别是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人格状况较为消极,心理韧性水平较低,学习适应状况较差,问题行为较多,抑郁水平和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总体而言,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状况较差,这种情况应当引起教育行政部门足够的重视。

三、对策与建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ron fen brenner(1979,1993)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7],并将影响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分为四个层次: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这四个层次的系统类似于“俄罗斯套娃”一样,从微观到宏观,每一个层次都与其他层次和个体发生交互作用,对儿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微系统是对儿童影响最为直接的环境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和网络等四个因素;中系统是各个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外系统是儿童未直接参与但对他们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父母工作单位、邻里社区、学校和网络类型;宏系统是宏观的文化系统,比如社会价值观、风俗习惯等。

流动儿童的生态系统也同样存在上述四种层次,但与本地儿童的生态系统相比,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广泛存在于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等三个层。生态系统的差异必然会导致流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出现一些不同于本地儿童的特点与规律,这为我们开展流动儿童的问题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来看,流动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问题不是单独的个体事件,而是受到多因素、多层次系统的影响。因此,如果仅从某一因素或某一层次开展流动儿童问题的干预和介入工作,将其与其他系统隔离开来,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有效促进流动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政策制定、教育对策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应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至少考虑流动儿童-父母、流动儿童-教师、流动儿童-同伴等三种关系,在个案介入的同时,也要考虑家庭介入、小组介入(同伴群体、学校老师)和社区介入,同时在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层面开展工作,实行以微系统和中系统为主,以外系统和宏系统为辅的干预形式,从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四个方面共同努力,同步推进,共同促进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

1.政府主导

流动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单靠流动儿童家庭自身无法解决流动儿童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流动儿童流入地政府应积极倡导并实施流动儿童的关爱行动,充分动员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各方力量共同应对。

流动儿童流入地政府应加大改革力度,对流动儿童家庭给予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履行政府职能,打破教育公平壁垒,促进教育公平,如取消针对流动儿童的入学限制、升学限制和考试限制,使流动儿童享受到与本地儿童同等的教育资源,创造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的环境和氛围;政府应开展正面的宣传和引导,让城市居民了解和认识到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城市发展的贡献、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和学习的困难,让更多的城市居民(特别是作为邻居时)包容和理解流动儿童,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消除城市群体对于流动人口、流动儿童的偏见、歧视和社会排斥,使流动儿童能够感受到来自城市的接纳和尊重。同时,政府部门还可以呼吁更多社会公益力量、企业爱心人士、慈善组织参与到关爱和支持流动儿童的行动中来,以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

2.学校教育

学校是流动儿童教育的主体机构。在公立学校中,应当采取混班教学制,让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在一个班级中共同学习。引导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积极互动,消除隔阂,促进流动儿童更好的融入城市与学校的生活。公立学校的老师应当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对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一视同仁,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关爱和支持流动儿童,加强与流动儿童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在打工子弟学校,学校层面应尽量为流动儿童创设舒适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购置必要的教学设施和体育运动器材等,不能忽视物理环境对流动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打工子弟学校应尽力改善教师流动率高、福利待遇差等问题。教师流动率高,意味着教师不能长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也就谈不上所谓的对于流动儿童“关心与支持”。因此,对于学校负责人而言,要充分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将流动儿童的利益放在首位,其次才能考虑经济效益问题。

由于在周末或假期期间,流动儿童父母忙于打工而无暇顾及孩子,因此,学校层面可以在课余、周末、假期时间,开展一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或社团活动,鼓励流动儿童积极参与、充实流动儿童的日常生活、扩大流动儿童的交往范围,密切流动儿童与社会的联系。

3.家庭教育

流动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与家庭教育存在密切的关系。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或家庭氛围可强化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如采取打骂、训斥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会使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进一步得以加强;消极的父母期望可以降低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状况,如部分流动儿童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和期望不高,这种消极的父母期望会打击流动儿童的学习动机,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目标,降低学习兴趣,进一步降低其学校适应状况。因此,流动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干预不能缺少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教育。

通过政府、学校、社区和社会力量的投入,可以共同帮助流动儿童父母改善不良的教养方式,尤其是父母的批评、拒绝和惩罚等方式,培养父母情感温暖和关爱的教养方式,树立关心孩子学习、督促孩子学习、鼓励孩子进步的意识,让流动儿童体验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加强流动儿童父母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情况,也让学校老师了解孩子的家庭生活状况,增强双方的沟通与合作,及时处理解决孩子的各种问题;政府、社区和社会公益组织可以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社区开办一些公益性质的流动儿童家长学校,组织一批相对固定和专业的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这些学校对流动儿童的家长进行集中的免费培训,引导流动儿童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家庭教育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传授他们一些与孩子沟通与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分享孩子成长的心得体会,解答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疑惑,从而为流动儿童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4.社区服务

社区是流动儿童生活的重要环境,在促进流动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方面,社区服务也必不可少。社区应成立流动儿童关爱领导小组,由教育、卫生、劳动保障、民政、公安等机构抽派人员共同组建,统筹社区流动儿童的相关事务,积极创建安定、和谐的校园外和社区氛围,避免流动儿童遭受校外人员的骚扰和欺负,增强安全感;社区应积极营造关爱流动儿童的社会环境,打造安全、可信任的社会氛围,呼吁社区居民,尤其是流动儿童的左邻右里,共同为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和鼓励;社区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家庭娱乐活动,丰富流动儿童的城市日常生活,构建社会层面的社会支持网络;同时,社区可以与高校大学生团体、社会公益组织等机构联动,将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相互结合、优势互补,积极为志愿者开展帮扶活动提供支持和便利条件;充分发展社区的教育职能,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办流动儿童“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公益人士举办家庭教育讲座,传播家庭教育知识,举办亲子活动,加强父母、邻居与流动儿童的沟通与交流。

如何更好地促进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这一过程不但需要多层次生态系统的共同作用,同时也需要流动儿童自身的努力。

[1]杜建政,张翔,赵燕.核心自我评价的结构验证及其量表修订[J].心理研究,2012,5(3).

[2]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

[3]崔娜.初中生学习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4]葛娟.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5]王君.中小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其认知行为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09.

[6]刘平.儿童孤独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增刊),1999.

[7]Bronfenbrenner U.MorrisP A.The ecology of developmental processes[A]. IN: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Daman W, Lerner R M (eds.). John Wiley & SonsInc.,1998.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Adapt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Based on the View of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ZHANG Xiang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ngyi,Guizhou 562400,China)

This present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gration children’s psycholog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adaptation and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of psycholog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adaptation between migration children and local childre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policy making and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of migrant children in the four aspects of government,school,family and community.

Migrant Children;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Social Adaptation;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1009—0673(2015)01—0106—04

B844.1

A

2015—01—05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3GZYB40)研究成果。

张 翔(1980— ),男,河南周口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心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责任编辑:张 军

猜你喜欢

子弟学校公立学校流动
三线建设时期的子弟教育需求与师资供给
流动的光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2016年美国公立学校排名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学习存在问题与自我导向学习策略
The State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K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的生存状况浅析
玉环县保障外来民工子女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