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族地区初试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2015-03-01刘文聪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初试米奇导图

文/刘文聪

浅谈民族地区初试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文/刘文聪

英语阅读是令很多初中生头痛的事,主要因为新词造成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民族地区,孩子们对英语阅读更是望而生畏,由此老师们经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提前教授新词的音,形,义,让学生提前攻破单词,殊不知这反而为学生提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要记住这些孤立的词汇本生就不容易。而这种情绪直接延伸到阅读中,并导致学生不能享受阅读的乐趣。也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阅读。阅读与阅读教学随之黯然失色。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思维导图在民族地区的运用》课题组想利用思维导图的介入来解决这一问题.现就英语阅读方面的教学问题说一说。

一﹑什么叫思维导图?

根据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的思维导图概念,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概念图,英文是mindmap.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说简单一点就是利用图式来减化关键词和句式,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而这种发射式思考的过程刚好是自主阅读的过程,不断提问的过程,而呈现思考过程的思维导图充分利用了右脑的图像记忆优势。这为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

因为思维导图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所以学习者能把精力迅速集中到主题上。每个人想问题时,思维都有跳跃性,产生丰富的分岔,如果把内容按顺序列出来,思维很可能被打断,在某一点上停滞不前。而采用画图的方式,不仅可以用彩色图标来愉悦学习者的心情,还能在每个所能想到的分支上增添新的内容。在画思维导图时,人会不断有新思想、新发现和新感受,这会鼓励思想的潮流无止境地涌动。大脑在不断的刺激下,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容易接受新事物。通过训练,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记忆力达到巅峰状态。

二﹑在课题试验班的初步运用

课题组在我校选定了5个班做初步尝试,我班就是其中一个班级,到目前为止已经初试了三个月,已经有了一点收获.

先是让学生们有一点接触,在Goforit八年级英语Unit5《Doyouwatchagameshow?》的SectionB2b中,我们讲到了Mickeymouse,孩子们都知道米奇老鼠,对他都很熟悉,但一看英语课文都有点怕了,因为文章的确有点过长了。我就想到了用米奇老鼠图像的特点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于是在retell(复述课文)这个环节在黑板上画出米奇的图像,点缀出关键词,这一方法还很奏效,比平常教孩子们英语阅读时多很多的孩子想根据图像来复述课文,甚至有孩子说‘能不能每次的阅读都画一幅画便于他们理解课文’,这不正是我想达到的目的吗!

起初是我给孩子们示范怎样画,怎样总结,渐渐的我把这个任务交给英语小组长,发挥集体的智慧来完成这项画画—思维导图的任务。

在Goforit九年级英语Unit5《Whataretheshirtsmadeof?》SectionB2b中对于中国传统的象征;skylanterns(孔明灯)papercutting(剪纸)Chineseclay(中国泥塑艺术)的教学我就采用了孩子们自己画的思维导图,并且让他们自己走上讲台来梳理课文,孩子们讲的头头是道,有些孩子还动用了“立体”的思维导图—亲自用剪刀剪出了剪纸的图案贴在自己想用到的地方。下面是一幅学生“作品”。

通过英语阅读的讲解和思维导图的运用,将文章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帮助学生更直观,深刻地理解到文章的全局和整体把握。避免孤立片面;将所想解决的文章通过导图的方式,能够划出文章的脉络结构,便于分析和掌握。从以上思维导图可以得知,教师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将各个部分用图示的方法展现给学生,不仅能够帮学生易于理解,更能加强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学生在认真思考并画好图后,教师让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展示并简介自己的思维导图。这个过程既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力,也可以让听的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并让教师可以监控到学生理解过程以及理解程度,从而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具体的指导,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发展。思维导图将枯燥无味,冗长繁琐的英语篇章转化为轻松易懂的图片,从视觉和理解力上更易接受,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动学生的左右脑,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加大了学生成为独立自主学习的主体,更进一步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G

A

2095-9214(2015)03-0080-01

四川省金川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初试米奇导图
好奇无界:米奇艺术展全球巡展深圳站
考研初试高分未被录取,且慢提“猫腻”论
烃思维导图
“铲屎官”和“小祖宗”
美国警长与警犬相伴16载相继去世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运用心理学定律管理班级初试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空乘招聘初试,走出“美丑”误区
见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