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实现历史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要求

2015-02-27邹静薇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历史课探究性品德

邹静薇

(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浅谈如何实现历史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要求

邹静薇

(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教学活动,不是无意识的、盲目的活动,而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应搞清楚通过本门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哪些基本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具备哪些能力素质,即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决定了课程目标,都要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三维目标。历史课教学目标的逐步实现,就是学生的知识在不断增加,能力在不断增强,觉悟在不断提高的过程。探究性学习能使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与多元目标有机统一起来,突出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探究性学习解决知识目标

学科课程教学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所需要的本学科的最佳基础知识结构。它是在本学科中最基本、最普遍、最具有代表性的概念、规律和思想所组成的知识系统,并且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够被学生所接受、理解,难易适度的知识系统。在任何情况下,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都不能动摇。这是因为:能力的发展和品德的培育,只能在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离开知识的学习过程,能力和品德就成了空中楼阁。知识讲解是历史教学的前提,只有晓之以理,才能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历史知识主要指历史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名词、概念、观点、原理、原则、方针、政策、依据、作用、意义及重要的数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实等。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体验性、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牢固的掌握具有迁移力的生动活泼的知识结构。探究性学习强调:应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在知识教学的首位。只有在跳一跳摘取桃子的过程中,才能既摘到了桃子,又在跳一跳的过程中发展了摘取桃子的能力,培养了摘取桃子的科学品德。如果不经历真正的体验、探究过程,而单纯的传授、灌输知识,其结果,既难以获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知识,更谈不上发展能力和培养品德。

二、探究性学习解决能力目标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一定活动的心理特征,客观表现为顺利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知识可以遗忘但能力往往伴随人的一生。因此,现代学科教学论特别强调发展能力。在素质教育中,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全面发展的重点,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只能在动态中形成,必须创造形成能力的时空条件。中学历史课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学生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从应用和掌握知识的角度看,既要求学生具备认知能力、再现能力、理解能力,也要求具有比较、分析、判断、辨别、归纳、总结、逻辑推理的能力,还要求将知识转化为行为的能力。从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看,既要求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协调能力、困难承受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地待人接物、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还应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能力一定要结合知识的学习过程去进行。知识有其能力价值,它凝聚在知识之中,不思则暗,深思则宽,不着重分析、挖掘,不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发挥,就会落空。教学实践证明,那种认为“培养能力比学习知识更重要”,从而去单纯地追求能力培养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诱导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投入知识的整个学习过程,切实落实体验性课程,这是发展能力的基本源泉。凡是学生能够运用感官自己亲身体验的,应该让他们去独立完成,凡是学生能够自己思维的,应该让他们去独立思考。教师的责任在于诱导点拨,排疑解难,画龙点睛,当好领路人。这就是要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的和谐关系。学生亲自投入教学活动,找到了客观规律,就能逐步学会那种“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教学方式,完全剥夺了学生创造性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还谈的上培养能力吗?发展能力要持之以恒,并要结合知识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列、有层次地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提高。能力有其独特的结构,往往与科学方法、基本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它凝聚于知识之中,又往往由知识转化为一些独特的能力,这些都要教师发挥作用来完成,那种单纯强调学生主体、放任学生探究的教学模式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

三、探究性学习解决品德目标

个体人自身相对稳定的个性品质的总和,称为品德。品德以人的情意因素(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为其心理基础。情意因素对于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否取得成功往往起着关键作用。人的能力特征和品德特征的总合,则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格。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该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应该具备高尚的人格。某些情意因素就直接映现出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出一个人品德的高低。比如,情感与意志是相互制约的,情感激励意志,意志调控情感,两者是和谐统一的。历来的教育都把“传道”放在培育人才的首位,即所谓的德育,表明了培育品德的重大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是同一心理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其实,我们自己在教学中也会常常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并非智力差,而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他们的情意因素没有充分发挥动力调节作用。从而表现出对学习没兴趣、没信心、缺乏毅力等。如果我们对症下药,使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他们也能迅速赶上去。

历史课教学培育品德,主要是在思想觉悟上起到教育功能。历史学科博大精深、蕴涵丰富,而且历史教学应该承载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使命。历史本来是既有趣味又蕴含深刻人生道理的学科,然而,很多人认为完成历史课觉悟目标是一项政治任务,在教学中易把其处理成唱高调,忽视了历史本身的爱国自强创新等民族精神的教育。如何还历史本来面目,教会学生学习,达到历史教学应该达到的扩展知识、提高能力、陶冶品德的三维目标呢?这就要求历史课教师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选取极佳的探究点,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把培育品德和发展能力一样,深挖学科课程的教育价值,结合学生具体行为规范在动态中进行。充分注重教师作用,重视教师的示范性,发挥身教的功能时时处处潜移默化、感染培育。把探究性学习方法运用在历史课堂,通过教师积极主动创设条件,设计探究点,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教学过程,主动的做知识的“探究者”和“研究者”。这样,优化了教学过程,使“识记型”教学转变为“思维型”教学。使学生在感悟和体验中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促其全面发展。这就是探究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所在。

[1]张一平.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冯长运.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柳菊兴.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历史课探究性品德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历史开放探究性试题的解题技巧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