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生活化探索

2015-02-27黄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课题生活化作文

黄艳

(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贾寨镇刘老家小学 河南商丘 476000)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生活化探索

黄艳

(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贾寨镇刘老家小学 河南商丘 476000)

生活化作文一定能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赞美生活,勇于表达生活感觉体验,将是其终生受益的思想心灵重塑的基础工程,对面向新世纪培养开拓创新实用型人才是一个正确方向。

小学生 作文 教学

有位教育专家提出大学生需要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自由的表达能力,从而成功塑造独立个性的灵魂。其实这样的能力需从小学开始培养,这样的灵魂要从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

如今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强调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并将由此引发的所思、所想、所悟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以点拨和升华主题。善于主动挖掘生活、乐于积极表达思想、勤于自觉动笔习作,成为要求学生习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生活化作文一定能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赞美生活,勇于表达生活感觉体验,将是其终生受益的思想心灵重塑的基础工程,对面向新世纪培养开拓创新实用型人才是一个正确方向。

一、解读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生活化

有人说,人类生活在两个境界,一个是现实生活境界,一个是文化精神境界,文字表达就是精神境界主要的表现形式;如果一个民族不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能表达真实的生活,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解决的就是这一课题。

作文教学要面对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心把握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将学生作文链接学生生活,为作文教学注入生活实践与时代气息的“活水”。写作只有与生活相结合,作文才能“活”起来,才有不竭源头,才有现实意义。

更深层次的广义来讲,这一课题要让学生习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种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自由的表达能力,成功塑造其独立个性的灵魂。

二、西方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启示

强调“丰富生活体验”是国外中小学作文训练始终方向。以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为例,将作文引进生活更是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教师根本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作文,进行思考和准备渠道也实现多元化,关注人生和学生未来发展是作文命题的导向,真实与实用是最终的追求目标。

对比国内作文生活化意识不强,脱离生活实际,陈旧作文观与学生实际相去甚远;观念落后的陈旧教师角色观,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陈旧作文的训练忽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现在,探索生活化作文这个课题早已提上议事日程,研究与尝试的教育工作者也屡见不鲜,我们一定要主动借鉴西方多年的丰富经验,同时与自己的国情有机结合起来。

三、如何把握方向与目标

(一)理论目标:

1.真正解决写作理论生活化的问题,也是解决二者有机结合的问题,指导学生写作中活学活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更细心的在实践中感悟生活的不断变化发展,并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体现学生作文的生活化。

2.努力构建“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体系,确立理论依据,细化操作方式,制定评价标准,建立特色鲜明的理论模式。

3.在研究与实践基础之上,编辑撰写突出生活活力的作文校本教材。

(二)实践目标:

1.结合研究和实践,实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以生活活力赋予作文的灵性甚至灵魂,力争克服小学作文假、大、虚、空的现象。

2.结合教学研究,减少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影响,使其作文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得以提高,促进其教学特色的形成,加速课题组教师们的成长进步。

3.利用教学研究,明确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目标、方法措施、程序设计、内容组合,总结出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课题的理论与操作性结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进一步的发展学校教学水平。

4.利用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乐于作文,乐于表达,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进而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

四、行之有效的方法探索

1.调查分析法:针对小学生作文的现状组织调查分析,分析研究该课题可行性。实验总结阶段有针对性调查分析学生的习作能力,为完善课题研究的理论提供事实依据。以前测、中测、后测的形式,设实验班一个,参照班两个,将比较法引入教学进程。

2.文献研究法:通过资料文献研究,积极跟踪实验学校涌现的优秀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对同行的研究动向和成果及时了解掌握,为本课题研究方向的不断调整提供依据。

3.研究行动法:通过实践检验研究目标与策略,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注重教学效果优化。

4.示范研究法:放大典型优秀作文的示范效应,推广经验,强化学习,以点带面推进整体效果。

五、创新是教学研究的灵魂

1.用心观察,读懂生活。生活自然美如画,处处留心皆学问。学生本身来自于社会,来自于自然,人为将其割裂开来违背自然规律,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回归大自然。如开学之际带领学生从观察自身变化到观察校园变化;春秋季节,带领孩子感受大地的变化,回归大自然;留心多看身边人,细心多听风雨声……激活学生习作兴趣,使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增强。

2.读万卷书,胸有成竹。语言素材的积累最省心的是借鉴前人现有的成果,间接吸取阅读教学中的精神食粮。课外阅读也是学生获取素材的有效途径。

3.分享生活,分享快乐。早会、班队会等活动是学生分享的最佳舞台,老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将自己在生活、电视、报纸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包括介绍名胜古迹、每日新闻、家乡特产、路上见闻、讲故事等,只要你觉得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都可以拿来与大家分享交流,让一份快乐分享为很多份快乐,一份压力分摊得越来越小。通过分享生活,分享快乐,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走万里路,体验真知。真知灼见,来自实践,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融入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好好补补社会实践课。如参与各种游戏,参与办展览、墙报、编报刊,进行采访与调查……并重点体验劳动创造幸福,参与家务劳动,参与社区活动等有着重要意义的劳动主题活动。

留意生活生活才会眷顾你,用心发现生活生活才有更多惊喜,用心感悟生活生活才更有意义,用头脑分析生活生活才更有哲理。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鲜活丰富,文章才能有血有肉有灵魂。

[1]郭元祥.生活与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

[2]杨会敏.浅谈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J].语文学刊,2004,(1).

猜你喜欢

课题生活化作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