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诵,想说爱你也容易
——有效课堂背诵方法指导

2015-02-27刘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7期

刘璐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小学 安徽蚌埠 233000)

背诵,想说爱你也容易
——有效课堂背诵方法指导

刘璐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小学 安徽蚌埠 233000)

"语文"是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丰富而海量的积累背诵则是运用的前提基础,是学生厚积薄发的铺垫。

背诵 关键词 重点 框架

一直以来,背诵都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也是学生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都规定了要求背诵的篇目和数量。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背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的知识,更能使学生受到规范文字的润泽,获取言语积累和表达方法,提高读写能力。

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对于“背诵”,老师们常常望而却步。有些老师只是在结课时,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有些老师虽将其作为教学环节引入课堂,但也是放任练习、草草收场,毫无实效性。其实,背诵是“有法可循、有规律可依”的,如果我们老师能给予学生一定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背诵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抓关键词句、提领而顿

在阅读教学中,背诵环节通常置于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之后,此时学生对于文本段落中的重点词语和语句都有了较为深刻的感受和印象。我们便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进行高效记忆背诵。

如,一位老师在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第三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重点词语的含义,感受“花的海洋、山阴道上”等言语背后的画面。在学生充分感受到德国街头美丽的风景后,指导学生抓住本段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背诵,并以填空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当堂背诵。

走过( ),抬头( ),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 )、(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 ),( )。

此处的背诵,老师就是抓住了文本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记忆,从而贯通了整个段落的背诵内容。

二、悟句式特点、形成记忆

教材中许多要求背诵的内容都是文辞兼美的名篇名段,这些文字本身在遣词造句、言语表达上就很具有特点。在背诵时,我们便可抓住这些段落和句式表达上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背诵。

如,《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中,在欣赏、感受了桂林“水”的特点后,我进一步从言语表达的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帮助其抓住句式特点进行背诵。

课件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请同学们再用心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别之处,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这是一个排比句,通过排比,写出了桂林的水“静、清、绿”的特点。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吗?看看每一个分句,又是怎样表达的?

出示、引导:漓江的水真()啊,静得( );

生:前半句先点出水的特点,后半句再具体写这个特点怎么样。

师:(小结)这段话就是采用排比句的形式,向我们描绘了桂林水“静、清、绿”的特点。每一个特点,作者都用一个分句,先点明特点,再具体描述。了解了这段话的句式表达特点,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又快又好的把它背诵下来,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背一背、记一记吧。

三、领段落结构、把握框架

进入高年级后,要求背诵的段落篇幅都较长,机械枯燥的背诵,往往效果不佳,甚至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如果我们能巧妙地抓住段落的结构并渗透于学生,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谋篇布局的框架,相信学生的背诵效率会大大提高。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第三自然段时,设计了这样的背诵环节。

(出示: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请男同学读两个分句中“有”后面的内容(课件变色)。女同学读“也有”后面的内容(课件变色)。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男女生合作读)

生:这里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师:是呀!这里是“大”与“小”、“动”与“静”景物的对比。看看,这一段后面还有没有这样对比的句子?

生:(读)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师:这是虚幻与现实的对比、这是中外景物的对比。最后,在段末作者发出了感叹和总结——(齐读)

师(小结):整个第三段作者就运用了这种“对比”的写法,采用“分——总”的结构向我们展现了圆明园的建筑之美。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这段话的结构特点,进行背诵。

四、借文中插图、图文合一

语文书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插图。借助这些直观的画面往往有助于学生记忆抽象的文字,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减轻的背诵难度。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少年闰土》一课,课后要求背诵第一自然段。而书上开篇就是一幅“闰土在瓜地刺猹”的插图,图中所画与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完全吻合。因此在教学中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记忆插图内容。

同学们,看看图上从上到下都画了什么?

(上面是“蓝色的天空,挂着一轮圆月”;下面是“一片碧绿的瓜地”;中间画着“项戴银圈的少年闰土正在刺猹”

然后找到第一自然段中与之对应的语句,借助图像进行记忆。

接着,课件只出示插图,进行全段背诵练习。最后,插图也删去,独立背诵。

由于插图生动鲜活,借助图画,闰土的形象已深入学生脑海,记住了图中画面就等于记住了课文内容。所以,背诵起这段文字来学生兴趣盎然、轻松高效。

再如,《月光曲》一课对于第九自然段中写景部分的背诵,不少老师都借助于三幅风景画引导学生进行背诵:

第一幅画“月亮初升,银光普照”——对应背诵“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第二幅画“月亮高挂”——对应背诵“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第三幅画“大风巨浪、浪花翻涌”——对应背诵“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这样,一段较为复杂的写景段落,在三幅形象插图的辅助下,学生又快又轻松的背诵了下来。

综上所述,“背诵”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只要我们指导得当,学生的背诵效果、背诵能力一定会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