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做推进现代学校发展的管理者

2015-02-27深圳市宝安区塘头小学杨君辉

新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校园制度

深圳市宝安区塘头小学 杨君辉

以人为本,做推进现代学校发展的管理者

深圳市宝安区塘头小学 杨君辉

现代教育管理赋予了管理者全新的意识领域和宽泛的理论内涵,从思想上来说管理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它则是科学的,而从操作上来说它又是艺术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理念,其全部活动已经从落后的经验走向先进的科学,继而不断走向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以生为本学校发展走向科学

民主、人本、效率等富含管理意蕴的思想在当代日常教育管理中日显重要,并与现代教育的使命息息相关。所以,小学校长应当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有效地实施学校管理工作。

一、潜心学校有效文化的经营

学校文化建设是当今学校管理变革过程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学校文化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学校之间的竞争,已从规模数量发展到文化质量的较量,或者说是“软件”的竞争。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成为一所学校兴衰荣辱的决定性因素。笔者认为,身为校长,应当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经营学校文化。

1.以人为本,营造闪烁人文精神的学校物质文化。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语言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资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校园物质文化不仅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及行为,还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近年来,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环境育人”的理念,学校一直没有停止过校园建设与改造工作,建设优雅舒适的校园,努力使校园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花园、学园和乐园。

(1)校园环境园林化。学校先后被评为深圳市“文明学校”、“园林式、花园式单位”、“书香校园”、“无烟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宝安区“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绿化率达100%。走进干净的校园,触目皆绿,花香四溢,处处流淌着绿色的旋律,处处充盈着勃勃的生机,为全体师生的工作、学习营造了清新秀美的环境。

(2)校园文化艺术化。一入校门,“德智体美”雕塑、校园浮雕、孔子石像即映入眼帘。漫步于校园,教学楼墙上书写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格外引人注目。而鲜花丛中的“厚德载物”的雕塑则显得古朴厚实。这些小小的细节,彰显了学校“生动、和谐、开放”的人文气息,润物细无声。

(3)校园设施人文化。学校利用教学楼廊柱、横梁、墙壁、橱窗布置经典文化。一楼布置了《环保教育》和《德育主题系列》,随时提醒学生注意环境保护和做人的行为准则。二楼布置了《诗书文化》,让学生随时感受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熏陶。三楼布置了《科技篇》,教育学生从小立志掌握好科学知识,长大报效祖国。四楼布置了《艺术篇》,让学生从小感受美、热爱美、创造美。在每层楼的上方横梁和立柱,根据作品相应内容悬挂经典名句和名人名言,如诚信格言、感恩格言、学习格言、惜时格言、交友格言等。通过环境创设,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经典触手可及,时刻耳濡目染,达到和谐无痕的教育境界。

2.情理兼顾,建立完善、充满人文内涵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能促进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是校园文化的框架。校长经营制度文化应该遵循以下四点。(1)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管理制度的设计要体现出对人的伦理关怀,还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2)学校管理制度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真正使管理制度体现“从群众中来”的精神。譬如,我校的学校制度就是在全体教师集体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并且每年都会征求意见,不断完善。(3)学校管理制度应该体现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默默温情。我校的制度就既考虑到了学校的利益,又照顾到了老师们的要求,让老师们在人文的制度中培养自律的习惯。(4)坚决维护学校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针对个别教师无视学校制度的现象,坚决按照制度办事,绝不允许因为个别人的原因使制度形同虚设、失去约束力。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近年来,学校制定并实施了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并将之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形成了《学校制度汇编》,并增补了相关的制度条例;完善了《学校安全工作规定》、《教师安全工作规定》、《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出台了《台风、恶劣天气、洪涝、暴雨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各种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汇编》等一系列文件,为实现学校“办成一所条件优越、师资精良、特色鲜明、管理精细、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学校”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3.曲径通幽,打造洋溢和谐气息的学校精神文化。作为校长,应如何筑造学校的精神家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校长应该有清晰的学校文化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校文化就是管理者的文化。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2)校长应该改变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范式,从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生活出发,把人文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3)引导学生经历精神体验。作为校长,不仅应当向师生们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更应当通过丰富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历程的引导能力,这样才能切实帮助学生进行精神体验。如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及“星级管理”特色等。(4)改进德育模式。学校以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德育坚实的基础,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特征为德育核心,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育文化,注重德育方法的科学性,做到循序渐进。

二、专注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作为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其管理重心无疑应定位在教学管理。笔者认为校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管理——

1.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正常的教学秩序。

2.制定教学工作常规。包括制定教师“教的常规”和学生“学的常规”。例如,我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制定了以下三点制度。(1)加强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教学处于学期初、学期末对各科教师备课情况进行检查,并于期中质量检测前进行教案观摩;同时,教学处要加强常规课管理,教师做到“课头直奔主题,开门见山;课中反馈迅速,校正及时;课末训练充分,不留尾巴”,最大限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领导坚持听邀请课、推门课,及时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督促教师提高。(2)提高作业质量,加大质量检测力度。作业布置要有代表性、层次性、科学性。对作业检查不仅看作业的正确率、教师的批改、学生的书写、作业本的保护,而且还看教师是否开动脑筋对作业进行了个性化的设计。坚持数学、语文、英语的月测制度,并由教学处认真组织阅卷、试卷分析。(3)早读检查坚持不懈,培优补差不放松。教学处坚持每天检查早读情况,并定期进行通报、点评及总结,发现不足,提出新要求;教学处要对学困生建立档案,实施跟踪管理。

3.加强教学计划的管理。学校领导要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并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对制定教学计划提出要求。

4.做好教学程序的管理。要按照教学工作的规律,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它能提高教学管理的目的性、计划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有助于推动民主化教学管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校园制度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