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寻教育之“心”
——读叶圣陶的《如果我当教师》有感

2015-02-27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钱军

新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叶老叶圣陶思想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 钱军

找寻教育之“心”
——读叶圣陶的《如果我当教师》有感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 钱军

这些年来对于教育之路如何前行,众说纷纭。其实细读叶老的文章,我们的教育前行之路不言而喻。文章从“把握深层律动、切入精神空间、追寻真与善”三个方面探寻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坚守我们的教育之路。

教育思想深层律动精神空间

读毕杨斌老师选编自《叶圣陶教育文集》的《如果我当教师》一书,有感叶老的文章如一条条蕴藏教育情感的河流,透着他对教育的博爱之心。他在文中所迸发出的对教育的澎湃激情、对教育现状的热情关注,以及所表现的恢宏视野和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深深感染了我。

把握教育的深层律动

叶老看到了社会生活的改变,感到了人生内涵的变化,以他独创性的思想和实践对教育作了全方位的思考。

他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仅把学生的“学”置于重要位置,逆转了传统的教学次序,变“教学”为“学教”,“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而且对师生关系作了新的诠释,“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用心去爱,悦纳孩子。打破了旧时教育的束缚,对师生角色重新定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叶老在“养成良好习惯”这方面也做出了创造性的探索。叶老认为:“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所有的一切“只有转化为习惯,学生才能一辈子受用”。可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一种终身教育思想,更是一种道德的修养——“不仅是个人的益处,对于社会生活和各项工作也大有益处”。这种思想直到今天仍是先进的面向未来的思想。

一个人对现实生活参与、体验得越深刻,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就越真、越透彻,创造性劳动的力量也就越大。叶老在教育教学中强化实践意识,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求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怕学生多费心力”,“要他们试读,试讲,试作探讨,试作实习,做许多的工作。”叶老不仅鼓励学生去实践,更以身垂范,亲身历练,取得知识,帮助和指导学生。“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要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叶老可谓对教育的本质一矢中的。

切入教育的精神空间

叶老力图为未来的教育发展寻找一种灵魂和一面旗帜,让教育回归心灵、回归自我。

叶老走出当时教育只读知识性东西,而忽略生活的怪圈,把知识、概念等“思想”作茧自缚的教育方式变为自能读书。面对学生,他不是些纯粹知识和方法的指点,而是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教给学生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和进取的求知态度,引导学生明确人类文化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连通关系,从而提升人的最高价值追求,实现教育价值的最优化。

叶老反对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凡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种种做法……奉劝你们一律停止,为的是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是怎样一位教者?他的教育灵魂是那样丰富、纯朴和博大,他为教育的良知、教育的信仰而活着。叶老指出:“课本是一种工具或凭借,但不是唯一的工具或凭借”;“非文字的课本罗列在我们周围,随时可以取来利用,利用得适当,比较利用文字的课本更为有效”。他面对时代,保持清醒,急切呼唤,挥笔写下了字里行间都燃烧着炽烈情感的话语。这是需要相当勇气的。

“凡负教师的名义的人,谁都有帮助学生的责任。”这不正是每一位教育者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吗?面对当下的教育,我们既需要技术能力与专业精神的“良医”,也需要关注现实与有担当精神的“良相”。叶老的教育思想正是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点滴中,在自然的环境下,在阳光的普照下,倾注了他生命中对教育的热爱,显示出教育的丰富意义,没有一丝浮躁之气。这不仅是教育的严谨,更是对生命的负责。

追寻教育中的真与善

叶老在他一生的教育活动中,实践、理解、掌握了各个阶段的各种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学规律。他的教育思想没有人情的冷漠,没有利益的推动,更少虚假的华丽。他用真心与善心在教育这片热土上,守着,看着,思着,悟着,耕耘着。

“我不想教学生做有名无实的事情”,“凡是提了出来的,必须样样实做,一毫也不放松”。他没有放过一丝一缕的瞬间,举着质朴的灯,抓住自己的感受,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一路前行,探求教育的真实,找寻自己的教育立足点。

叶老在甪直废除体罚,以委婉的方式,和气地与学生交谈,让学生自己觉悟,认识错误。叶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他们的环境之中的一个同情的互助的伴侣”。这样的一位教育者,孩子是那样地愿意接近他,亲近他,爱他。他以一颗善良之心教育孩子,改变了师生之间僵硬的关系,让孩子们快乐地生活。

叶老还特别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我还是作小朋友家属的朋友,对他们的亲切和忠诚和对小朋友一般无二”;“拿出真心来,从行为、语言、态度上表现我要小朋友好,也就是要他们的子女弟妹好”;“还肯故意与我不一致”。这些话语既突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又点明了教师与家长打交道的方式,可谓真诚无限啊!这些举措真挚质朴,令人怦然心动。现代人难以想象。

进入叶老的教育世界,我深深体悟到叶老骨子里对教育的那份难分难舍的眷恋之情,那份对教育研究的坚守之情,那份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叶老是一位真正追求真善教育的坚定的奉行者。

猜你喜欢

叶老叶圣陶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弃单间和学生一起办公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叶圣陶:精神的健康
叶圣陶为什么会长寿
请叶圣陶先生题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