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015-02-27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岐阳小学汪气君

新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智力因素性格因素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岐阳小学 汪气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岐阳小学 汪气君

在教学中发现,学困生的形成往往跟非智力因素有关。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以从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入手;通过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来促进学习能力、效率的提高,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

小学数学非智力因素促进发展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发现一个班级中总有一个学困生“小群体”,而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往往跟非智力因素有关。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与智力、能力有关的一切非智力(认知)、非能力的心理因素,一般来讲主要包含以下方面: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学生的数学活动是智力因素的具体体现,但其知识获得除了与其智力水平高低相关联外,还与非智力因素高低有显著的关系。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乃至整个智力活动及其发展中主要表现为三方面:(1)动态行为,它是由内在动力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造成;(2)持久行为,即将某种认知或动作的形成越来越持久定型;(3)补偿行为,就是非智力因素能够弥补因智力或能力不足产生的弊端。

数学课堂上,由于学科特点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活动大多围绕数学基本知识与能力发展铺开,而对契合数学学科领域的非智力因素的渗透略显乏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根据非智力因素的特点,结合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水平和效率?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内容预设激兴趣萌发,即好学

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就是兴趣。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才会高涨而持久。

1.借助学科特色美,感受数学的奥秘。数学美是一种统一美、对称美、简单美、抽象美,教师就是引领学生去发现数学之美的引路人。数学教师须有敏锐的数学触觉,能充分挖掘美的因子,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符号赋予其历史演变的意义,把抽象生涩的数学概念给予其生活化的现实解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如同经历一场丰富多彩的旅行,潜移默化地感受数学美,会驻足欣赏数学之美。如我在教学方程的概念时,引导学生概括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并对定义进行讨论,得出此定义严谨准确,体现了数学语言美。又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创设情境:爸爸比我大26岁,我的年龄是1岁、2岁、3岁……时,爸爸的年龄为(1+26)岁、(2+26)岁、(3+26)岁……当我a岁时,爸爸的年龄可以表示为(a+26)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再有“探究圆周率”这节课,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测量出数据,从而发现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是个固定不变的值,得出:c÷d=π,让学生感到数学的规律美妙之极。事实上,数学之美无处不在,数学教师恰到好处地渗透审美教育,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是一剂良药。

2.创设生活化情境,感受数学的平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笔者把自己家按比例尺1∶100画出平面图,作为学习素材供学生研究,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又如教学“面积”一课,老教材是把“面积”与“面积单位”合在一节课上完,而新教材把它列为一课时教学;在教学中笔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通过看(教室、学校)、摸(桌面、黑板面)、说(生活中的面积)及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在充分感知生活中的“面积”基础上认识“面积”这一概念。

3.唤起学科求知欲,感受数学的灵活。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比较强的求知欲望,教师应该怎样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呢?我认为不妨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来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如在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的起点是掌握了圆柱的体积公式。我让学生先猜想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在猜想的基础上,问:“你能验证自己的猜想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跃跃欲试,结果都认为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猜想,得出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倍数关系。这样的问题情境,唤起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爱上数学。在此要注意:问题情境应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拔苗助长式的问题反而会降低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多法并举练意志铸成,即勤学

坚强的毅力、坚韧的品质是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可以确保持久的学习兴趣。“志不坚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数学学习是一项需要持久付出脑力劳动的思维活动,学习者要持之以恒;意志力的顽强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者对学科钻研的深度。对于一些意志较薄弱、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碰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的学生,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结合教材内容,运用榜样示范法。教学中,可以采用远近结合、中外结合的方法,用身边意志顽强、刻苦钻研的典范让学生感同身受,以耳闻目染的身边事来教育学生、熏陶学生,使学生感到做个意志顽强的人并非遥不可及。如华罗庚、陈景润、高斯、笛卡尔等名人故事。教学时,教师无需生搬硬套,自然契合,让学生知道伟大数学家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们为了攀登数学的高峰,付出了比常人多百倍的辛苦与努力。正是他们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与意志,使他们为人类找到了一把把打开数学迷宫的金钥匙。通过数学名人的感染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坚定努力学习的信心。

2.结合学习任务单,运用目标暗示法。在完成一项数学任务、一份数学作业前,先为自己设定好目标,计划好时间,暗示自己在规定的时间里必须把任务完成;当有外因来诱惑时,要提醒自己要完成目标才能做别的事,以此磨炼自己的意志。这样,通过不断地挑战自我、战胜目标,必会抵达至成功的彼岸。

3.结合学习小组建设,运用“伙伴监督法”。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它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苦与努力;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只有雄心壮志,不见实际行动,再好的计划也就变成空中楼阁;坏习惯却在滋生,如不爱动脑筋、抄作业等。当自我无法控制时,教师不妨在其周围安排一位“伙伴监督员”,这位监督员要值得老师信任,同时在学生心目中要有一定的“威信”,当遇到学习困难退缩时,这位监督员能立刻“挺身而出”进行劝说,并能奏效。

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一个螺旋上升、逐步递进的过程,要允许意志薄弱者产生反复的过程;需要老师对重点对象建立个人档案,追踪其学习变化情况,并在追踪个案意志力减退时,及时给予辅导与鼓励,给他以继续向前走的动力与目标,用教师自身的坚持来赢得学生对坚持的认同。

三、多方共育促性格发展,即自主学习

性格作为一种相对稳定且个体独特的心理特征,决定着每一个个体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与效率。

1.认识性格发展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性格特点,而且还要使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展和巩固学生的积极人格特征,促使消极的性格特征转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

2.重视教师对学生行为模仿的“偶像”作用。教师在小学生眼里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性格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行为无疑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若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性格,学生通过与教师一起进行有趣的数学互动、积极地思维,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定能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积极乐观的性格反过来促进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发挥各方因素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合力作用。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还应当注意消除思想认识上的两大误区。一是优等生一好遮三丑,智力因素的优势掩盖非智力因素的缺陷;二是待进生以瑕掩瑜,智力因素的弱势阻碍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对于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也要注意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尤其要注意强化他们的意志品质;在学习中,面对取得的成绩力戒骄傲自满,面对遇到的困难从不轻易退缩,使自己的学业水平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对于智力水平一般的学困生,弥补智力因素和培养非智力因素应双管齐下,两手都要抓;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能为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事半功倍,促进学困生自主地学、有效地学、持续地学,把学习从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需求,从而稳步提高学业水平。

在教学中,只有既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又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二者有机地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愿学、乐学、会学、勤学、自学,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培养的不是一架数学机器,而是一个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素质的人。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开明出版社.

[2]唐红波,陈俊,刘学兰.中小学学习心理辅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智力因素性格因素
猫的性格爪知道
解石三大因素
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体育策略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
浅析大学体操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