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换位思考让仁爱思想播撒花香

2015-02-27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菀坪学校成玉华

新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王浩仁爱活动课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菀坪学校 成玉华

换位思考让仁爱思想播撒花香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菀坪学校 成玉华

以“仁”为核心的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作为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笔者尝试在仁爱思想的大前提下,以游戏、体验活动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去换位思考,让孩子们拥有乐于助人的意识、情感和行为,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

换位思考仁爱思想关爱他人

如何帮助孩子认识自我、感悟生命,与他人和谐相处,关爱身边的事和物,关爱他人?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现在,我就如何引导学生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去关爱他、她、它,来谈一谈自己开展这一课题研究的现状。

一、调查——学生仁爱之心缺失的调查分析

在现如今日益技术化、物质化的时代,人文精神的失落、价值理性的式微,学生的仁爱品性正一步一步地缺失,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三个方面。

1.家庭方面。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带着翅膀的天使,但是由于现今的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模式导致孩子们在家里从小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唯我独尊;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很少去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2.社会方面。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匮乏、人口危机、人情冷漠、道德沦丧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尖锐化。一些成人以“唯利是图”、“事不关已”、“漠然处之”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给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

3.学校方面。孩子们在学校里去关爱他、她、它,会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老师会因为我这样做而表扬我,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行动;或者认为关爱他人只要给予一些物质上的帮助就可以,而不明白学习上的帮扶、精神上的鼓励,乃至类似扶起一把扫帚的小事,都是表达关爱的方式。

二、感受——“仁爱思想”孕育希望

1.引导学习“仁爱”的思想。要让小学生去理解孔子《论语》中传播的“仁爱”思想似乎是为难他们了。我给全校的孩子准备了《论语》小纸条,每周一次晨会课上请班主任老师带领孩子们集体诵读,并由班主任老师解释文字的含义,进而在无形中养成好心性。

2.活动开展充满“仁爱”思想氛围。通过利用学校的小小舞台,每周安排一个班级在周三的中午,通过讲故事、小品表演、歌唱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向全校同学宣扬孔子的“仁爱”思想,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三、体验——“换位思考”播洒“仁爱”阳光

1.十分钟的课堂——今天我当小老师。例如,我在给四(2)班上《打麦号子》这首歌曲时,坐在第一桌的孩子大半节课都在和同桌窃窃私语。我观察后,做了思考:简单的言语批评似乎没有什么效果。我当场作了一个决定,当众宣布:“王浩同学,老师看得出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错,有可能今后成为我的同行哦!这样吧,老师给你一项光荣的任务,下节课我要教同学们吹竖笛曲《丰收之歌》。这首歌曲我们学过,请你回去好好练习这首曲子,下节课我给你十分钟请你来教大家行吗?”孩子们听后有点漠然,王浩更是一头雾水地点点头,我补充道:“希望王老师好好准备,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随时给你提供帮助。”等到下节课上课的时候,我真的给王浩留了十分钟,从他支支吾吾的讲述中,看出他是做了准备的!我肯定了他,下课前请他发表当“王老师”的感言,他低着头,涨红了脸。我问他:“怎么样,准备得很辛苦吧!”他一个劲地点头。我接着说:“可是老师每节课都要这样准备的!你是不是也要珍惜一下我的劳动成果啊?”他若有所思了一会儿,脸红了……从此以后的课上,他变得认真了很多。

2.课外体验游戏——假如我是他、她、它。例如,我在校园活动课上,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假如我是他、她、它。第一次活动时,我带领全班学生一起来进行,我们选择一名学生A来扮演班级里的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B,其他同学这节活动课就把A当做B来对待。孩子们觉得很新奇,离活动课结束五分钟时,请扮演者谈感受。学生A表示同学们这样对待他,让他心里很难受,有点后悔自己以前也是这样对待B同学的。其他学生听了他们的讲述,有的也点头表示同样的感受。我又请B同学来说自己的感受,他也表示很赞同体验者的意见,他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后来都习惯了!听了这句话我的心里真的挺难受的。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能改善班级间同学们的相处,使其友善地对待身边的同学。之后的活动,我们的选择范围更为宽泛一点,延伸到“它”!从体验课桌、黑板、垃圾桶等物品的遭遇来体验到要爱惜公共财物,爱护身边的同学,关爱身边的人和物。

3.仪式渗透意识——大手拉小手。仪式教育对小学生而言,因为它的直观、形象,更能感染、教育学生。如我利用新生入学仪式,让高年级的哥哥姐姐拉着一年级新生的小手带着他们迈进象征新梦想起点的“梦想之门”,整个仪式进行得肃穆而神圣。很多高年级的孩子在仪式后告诉我,参加这个仪式让他很激动、紧张,让他们想起了自己在一年级时候的样子,觉得小弟弟妹妹是那么的可爱,需要得到他们的关爱和照顾。这种设身处地去为他人着想的责任感已经通过仪式内化到孩子们的意识中,也许在后来的校园生活中会生成很多新的换位思考后的行为模式。

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套用冰心先生的这句话,在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培养学生仁爱之心的过程中,我能深深地体悟到孩子们的脚步正慢慢地走近孔老先生的“仁爱思想”,脚步声中,一阵花香!

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王浩仁爱活动课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喜龙号飞船
变脸的妈妈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erial Dispersion on Piston Dispersal Mechanism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