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学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路径与对策

2015-02-27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高丽

新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彩旗分母思维

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 高丽

适应学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路径与对策

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 高丽

适应学生做教育,是对人的发展认识变革的应然反应。如何在教法上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法上适应学生的接受方式,吸引他们乐于参与新知的探究过程,并最终拥有终身受益的思考习惯和思维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时刻思索的课题。文章就此谈一些个人的理解和思考。

数学课堂适应学生收获成功

“适应”是生物学上的常见概念,指有机体想要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与环境发生调和作用的过程,如梭形体态、鳞片覆盖、生殖洄游,就是鱼类适应自然界的完美呈现。人类的学习过程,亦同此理。当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环境发生作用时,只有成功的适应才能增进心理健康,不断收获成功。

一、新认知:只有适应,才能发展

1.适应是引导、挖掘与提升。教育适应学生是针对学生发展的多样性而言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同一个学生也有不同的发展结构。因此,数学课堂应该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领悟数学本质;应该挖掘所教内容的数学意义及其教育价值,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应该丰富学生的数学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获得学习力的有效提升。可以这样说,没有学生发展的“适应”,就是对教育责任的放弃。

2.适应不是被动地迁就。经常有这样的教学现象,教师创设情境请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尽情交流自己的“发现”。然而,因为教师提问指向不明,又没有适时剔除“非数学元素”,常常是一段时间过去了,教师仍在不断重复“还发现了什么?”这样的自主观察与发现,显然已经忽视了学科性,更偏离了数学课堂的本质。无原则地一味等待,让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知识的学习,多余而繁琐。

二、细观察:“不适应”学生的表现

在听课过程中,常常会看到一些“不适应”学生的表现,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一味追求(或不追求)“教学高度”。有些课堂中,教师确实“站得高看得远”,目标定位也有独特的视角与高度。但是,如果没有很好地了解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没有贴近他们的实际水平和经验,那么,再好的预设也只能是美丽但虚无的海市蜃楼。

2.严重缺失“儿童立场”。学生每天都在我们眼前,但教师真正发现并认识他们吗?答案是否定的。长期以来,教师习惯用成人的自我认知代替“学生认知”,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已经拥有了哪些知识储备,能够接受我们传递过去的所有信息。事实上,已经有太多的案例说明,孩子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解释方式和表达方式,都与成人大相径庭,师生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思维代沟”。

3.搭建过多“学习阶梯”。教师常常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那就是“要为学生扫除思维活动中的所有障碍”。但是,人为地设置了一条狭隘的思维通道,使得学生不再需要付出相应的智力代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没有经历迷茫与疑惑,便感受不到豁然开朗的喜悦,更不可能深入体会探究学习的价值。

三、再思考:如何“适应学生”

1.适应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教学预设时,教师应先扪心自问:是否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能透彻地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喜欢怎么学?怎样才能让所谓的优等生和后进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应该转变个人意识和认知,改变自我观念和行为,启发学生在解疑发现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我实践能力。

2.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如苏教版六上“百分数的认识”,教材创设了三名篮球队员“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当分母不同时,把分母化成100再比较就方便比较,从而引出百分数的概念。但是三名队员投篮总次数分别是25次、20次和5次,“100”正好是通分时三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样教学,容易让学生误以为百分数是一个“全新”的数,不能自觉地将它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为此,笔者呈现三次不同的投篮比赛,请学生分别比较投中的比率。随着人数的增加、投篮总次数的变化,学生逐渐体会到“先通分再比较”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有时会相当麻烦。此时,就会顺利接受“把分母固定为一个统一的数,然后再比较”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百分数的产生源于“比较”的需要,体会到它是一个“特殊的分数”。

3.适应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在数学课堂上,一些调皮学生常常喜欢插嘴,有表现机会时更喜欢出题“难一难”同学和老师,以此证明自身的与众不同。如教学苏教版五上“找规律”一课,笔者设计了“第()面是()颜色”的练习题,请学生根据彩旗排列规律“2红2黄”计算填空。全班交流时,第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第1亿面彩旗是什么颜色”。请他“换个小一点的数据”,谁知他脱口而出“第50亿面彩旗是什么颜色?”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面对这一意外生成的教学资源,笔者灵机一动:“同学们,如果真的请你讨论第50亿面彩旗是什么颜色,该怎么办?”不出所料,全班学生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挥舞小手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也因此呈现出别样的精彩。

教学是传授,但更应该是放飞。只有贴近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创设释放心灵的场景,开启放飞想象的空间,才有可能用孩子们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思想的火花,让他们在思维的交锋、情感的碰撞中,实现真正的发展。

猜你喜欢

彩旗分母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小熊嘟嘟备彩旗
思维跳跳糖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插彩旗
学问旅游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