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谣言扩散动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5-02-26彭丽华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谣言媒介公众

彭丽华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一、网络谣言扩散动因分析

近年,网络谣言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打击的同时,新的谣言也不断涌现,它们以裂变式的传播方式在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疯转。网络谣言迅速扩散主要由社会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三个方面共同促成的。

(一)社会因素

(1)网络时代的信息不对称。网络谣言产生扩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众没有掌握充分信息。信息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不公开,公众无法获得相关信息或得到的信息较少;另一方面,信息公开,但公众因选择性接收信息而不能掌握全面信息。这两种情况会导致掌握信息的一方与不掌握信息或掌握部分信息的公众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造成公众对事件的曲解,容易滋生谣言。[1]

尽管网络信息时代,信息获取的机会越多、渠道越便捷,公众利用网络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任何信息,从这方面来看,信息不对称现象有所缓解。但公众根据年龄层次、文化水平等偏颇吸收自己需要的信息,忽视其他信息,也不能全面掌握事件信息,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2)社会公信力危机。社会公信力危机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政府公信力、媒体公信力下降,公众对发布权威信息的政府部门不信任、对报道事实真相的主流媒体不信任。

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的经营管理关系到其生存与发展。媒体经营活动渗透到新闻策划、报道、制作的全过程,导致假新闻泛滥。[2]一些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一味迎合受众猎奇心理,盲目追求时效性,将没有核实真假的信息发布出去,出现了更多假新闻。部分媒体从业者违反职业道德,搞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长此以往,媒体的可信度必然遭到质疑。这种环境为谣言提供了传播空间。

(3)社会不安全感。中国的发展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众多舆情事件触及了中国现阶段社会安全、利益分配等问题,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积压,网络舆论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网络群体性事件。

风险社会中各种危机随时可能发生,当出现了某类事件的谣言时,处于不安全社会中的公众无法做到置身事外,出于确保安全的目的出发转发信息,却没有求证信息真伪,形成了谣言的群众基础。

(二)技术因素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成为信息发布者,个人话语权放大,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舆论场成为公众发表意见、表达观点的平台。网络匿名性使部分网民自以为可以摆脱道德约束和法律制约,不必对网络言论承担任何后果,因而随意发布匿名信息,炮制网络谣言。而网络把关人缺位使没有经过甄别、筛选的信息不受限制地发布到网络上,网络谣言因此有机会进入公众的视野。

网络谣言的受众群体庞大,在网民转发和评论过程中,其影响力也急剧扩散。当谣言通过网络媒介传播时,它从传统的人际传播领域走向大众传播渠道,披上了“信息”的外衣,增强了伪装性和欺骗性,[3]具有不可控性。

网络信息监管技术落后使得谣言信息不能被及时删除清理,对其治理也相对滞后。“关键字过滤”等信息过滤、屏蔽技术手段只能对已经在网络扩散的谣言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而新的谣言内容在缺少把关人环节的网络信息传播中继续发酵。

(三)心理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滋生了公众的不满情绪和心理,网络谣言迎合了公众心理,调动了公众情绪,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1)从众心理。个体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其判断、认识、行为等都受到社会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在社会群体压力下,大部分个体会产生从众心理,与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见保持一致,只有少部分人能保持独立性。群体中的主流意见在大多数人的支持下越来越强势,持不同于主流意见的少数人群在强大的群体压力下,害怕被社会孤立,他们要么改变原本持有的意见转而支持主流意见,为主流意见发声,扩大主流意见的影响力,要么选择沉默,不再发声,形成“沉默的螺旋”效应,其他意见的沉默从反面增强了主流意见的呼声。在群体压力下,公众依附群体意见,逐渐弱化独立思考、自我判断能力,盲目跟风轻信谣言,信谣群体扩大,形成流瀑效应。

(2)泄愤心理。公众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得到解决,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发泄情绪、释放压力的空间,网络的低门槛、匿名性等特征成为他们的首选平台。[4]当网络谣言体现社会不公时,就能使网民产生心理认同,引起他们的愤怒情绪。在情绪感染下,公众变得不理性,他们不再在乎谣言是否真实可信,只要能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他们就会转发并用激烈的言论评论谣言信息,使谣言再次扩散。

(3)窥私心理。窥私是对他人隐私的好奇感和偷窥欲。人们总是对越私密的事越好奇,甚至会隐私窥私行为,但由于受道德规范约束,公众在现实生活中的窥私欲被压制,而网络的匿名性和便捷性放大了公众的偷窥欲,从网络获知他人的隐私信息,并将其放于网络传播,网络谣言由此产生。一般而言,公众人物、明星艺人的私生活和高层人士的“秘闻”类的网络谣言正是抓住、迎合了受众的窥私心理。[5]网络谣言中包含的个人隐私信息能引起公众对其的好奇心、偷窥欲,想要探究其真实性或深入了解隐私内容,谣言也就扩散开来了。

二、网络谣言治理的应对策略

谣言经过传播后,尽管被证伪,但其危害已经显现。网络谣言无法根除,但可以防治。针对谣言扩散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对网络谣言治理有积极意义。

(一)及时公开事件信息

网络谣言的出现,“满足了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公众对信息的渴求,缓解了信息缺乏引起的紧张不安心理”。[6]因此,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及时公布事实真相,建立一套信息发布机制和辟谣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有利于抑制网络谣言的扩散。

(二)提高网络信息监管技术

网络的匿名性、把关人缺位、网络监管技术落后是网络信息监管的短板。尽管我国已经开启网络实名制,但一直存在争议,没有完全落实。因此,有必要有效落实网络实名制,当公众以真实身份在网络发言,网络谣言将有所下降。同时,设立网络把关人,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及时发现、删除网络谣言信息,使网络谣言无法进入传播渠道。

(三)加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包括社会公众认知媒介、使用媒介、参与媒介的能力。[7]针对网络谣言治理,更重要的是提高公众对媒介的参与能力,他们不仅要接受、处理信息,还要生产信息,这就要求公众在网络上要谨慎发言,不要哗众取宠,发表不当言论。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资源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对在校生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有利于普遍提高社会公众媒介素养,培养公众的理性发表网络言论的习惯。

(四)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随着《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专门法规相继出台,传播网络谣言的严重性受到网民重视,这对恶意发布、传播谣言信息的造谣者、传谣者有一定威慑作用。但还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的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不高”等诸多问题,[8]而现有法律对造谣者、传谣者的惩罚力度不大,传播谣言犯罪成本低代价小使得造谣者有恃无恐。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一方面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造谣者和传谣者;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造谣者的惩罚力度,提高其犯罪成本,使造谣者不敢编造恶意谣言。

三、结论

网络谣言的扩散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因素和网络技术因素是网络谣言的助推手,公众复杂的心理因素支配其行为,推动着谣言扩散,在这种环境下每一位互联网用户都可能成为谣言信息的传播者。新媒体时代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隐蔽性强等特点,较传统媒体时代而言社会危害进一步加深,因而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治理网络谣言。例如,及时公布事件信息,让公众了解事件真相,扼杀谣言生成空间等。

[1]匡文波,郭育丰.微博时代下谣言的传播与消解——以“7.23”甬温线高铁事故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2(02).

[2]陈阳.重塑媒体公信力[J].视听界,2013(06).

[3]肖红慧.治理网络谣言[DB/OL].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2012/0703/c346003-18435241.html.

[4]孟鸿,何燕芝.受众心理分析视角的网络谣言治理[J].重庆社会科学,2012(10).

[5]邱少明.规避五种心理以遏制网络谣言[D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118/c40537-23577425.html.

[6]陈强,方付建,徐晓林.网络谣言扩散动力及消解——以地震谣言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0(22).

[7]李静宇,高雪.新媒体语境下公众媒介素养的提升途径[J].新闻世界,2013(06).

[8]孟鸿.比较与借鉴:网络谣言治理的路径探索[J].前沿,2012(20).

猜你喜欢

谣言媒介公众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书,最优雅的媒介
谣言π=4!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