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视野下中韩亲子互动类真人秀节目异同分析
——以中韩《爸爸去哪儿》为例

2015-02-26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真人秀亲子

苏 畅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比较视野下中韩亲子互动类真人秀节目异同分析
——以中韩《爸爸去哪儿》为例

苏 畅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2013年下半年湖南卫视引自韩国MBC电视台的亲子互动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引发了一场综艺海啸,全新视角、零差评和收视新高让这档亲子互动节目在真人秀愈演愈烈的当下成为一枝独秀,赢得了大众的广泛好评,这不仅得益于节目内容、策划等方面的努力,更依靠全方位的营销渠道使其成为荧幕黑马。本文试图在比较视野下就中韩两版节目的节目设置、叙事风格、价值导向、角色定位、营销方式等方面分析节目元素的异同,解释亲子互动类真人秀节目火热的原因和影响,并剖析该类真人秀节目制作的利弊得失。

真人秀;亲子互动;《爸爸去哪儿》

湖南卫视在2013年第四季度推出了大型亲子互动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原产于韩国的中国版《爸爸去哪儿》一经推出便引发了舆论热潮,收视飘红、口碑满满,借助于新媒体创造的微视环境迅速占领了真人秀市场的前沿阵地,从持续两个半月的电视版到首部亲子真人秀改编电影版的公映,中国版《爸爸去哪儿》除创下全国收视率2.85%的新高之外,还收获得了近7亿的电影票房。

一、中韩亲子互动类真人秀节目设置差异

原版《爸爸去哪儿》是韩国MBC电视台推出的一档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节目于2013年1月6日首播,每集约90分钟,播出时间为每周日下午4点55分,节目首播全国收视率为5.9%,数集后收视率突破10%,此后稳步攀升,受到大众的广泛好评和喜爱。相较于韩版《爸爸去哪儿》的持续性播出,中国版《爸爸去哪儿》登陆湖南卫视之初便是季播类型,从2013年10月11日到12月27日共持续两个半月的时间,整季分12集,每集约80分钟,播出时间为每周五晚10点,据CSM索福瑞调查显示,节目首播全国收视率为1.11%,收视份额为7.67%,全国综艺排名第一,在其后的十一期收视持续走高,最后一期收视率达到3.64%。

(一)节目内容异同

节目内容为五组明星父子(女)在不同地方度过两天一夜的生活,生存环境多选在远离城市的山村或是条件较恶劣的地点,目的在考验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性、互动性和契合度。韩版《爸爸去哪儿》节目环节设置多为游戏,娱乐性较强,主题与真人秀本身性质相吻合,加之每集播出时长较长,拍摄多为流水作业,策划性较弱,多为记录参与者自然生活状态,节奏较慢。

在节目编排上两版节目都采取适度陌生化的手段,即在游戏环节设计上更出人意料、更新颖、更具冲击力,设置的悬念和矛盾常给观众以“陌生化”的表象,以期培养新的兴奋点。中国版《爸爸去哪儿》的火热正是全新节目形式引燃了观众的兴奋点,传统家庭中“主妇”形象由女向男的转变给人眼前一亮的新意,观众好奇父子(女)间的相处模式,兴奋点被点燃。而恰到好处的播出时长和播出周期在延续兴奋点的同时纾解了持续关注的疲软,为下一轮节目热播预留了缓冲期。跟韩版《爸爸去哪儿》不同,中国版节目增强了互动性,首先,是父子(女)间的互动,在节目策划中多强调两者的交流沟通和彼此间情感的表达。其次,是节目外嘉宾选择的全民互动性,中国版《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定于2014年6月开播,对于参加节目的嘉宾选择进行了在全球范围内的海选,扩大影响力的同时更有利于拓展节目的收视人群。

(二)节目叙事风格上的本土差异

两版节目虽然在节目形式上相类似,但在节目的叙事风格上有所区别,韩版《爸爸去哪儿》在拍摄上运用较多对游戏场景、故事发展的白描手法,节奏较慢,画面中有较多空镜头。对于参与者的情感表达多采取弱化手法,强调节目的娱乐性、趣味性。中国版《爸爸去哪儿》播出时长相对韩版要短,节奏较快,节目环节的设置戏剧性强、矛盾冲突较多,突出参与者情感上的表达以及父子(女)间的感情交流。是否将感情细腻化是两版节目间最大的不同,异化的处理方法符合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收视人群,其收视习惯的不同决定外来节目在本土化过程中要根据国内观众的口味在表述方式上进行调整,这种节目叙事风格上的调整依托于电视观众、电视传播者和他们所处的特定时空,要根据受众的传统文化背景如语言讲述、书写习惯和对信息获取方式等的不同来调整节目叙事的节奏、风格。

二、中韩亲子互动类真人秀节目内容定位

(一)节目价值导向差异

韩版节目在节目设置和表述方式上对参与者情感表达的弱化处理进而突出了真人秀本身的娱乐性,观众在享受欢乐、放松心情的同时对节目的娱乐化性质有了心理认同,而且节目本身的平民化、生活化色彩令观众产生了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感官刺激,满足了观众娱乐、好奇和窥探性的心理。中国版《爸爸去哪儿》则在节目设置上强调适度的情感表达,鼓励父子(女)互动后进行的反思以及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在环节设置上的改变。例如,在每集各项任务开始前出现的附带汉语拼音的大字标题,这样的改变适合儿童在观看节目时认知上的学习。这种寓教于乐的节目编排方式适合我国电视媒体发展的现状,更能满足观众对电视节目日渐提高的审美要求。

(二)节目角色定位异同

两版节目都选择了五组明星父子(女),皆来自不同的领域,从事不同的行业,共同点是都被观众熟知,明星角色的选择是节目成功的原因之一,由此产生的“晕轮效应”提高了节目的关注度和收视率。观众对明星的认同往往会对节目产生较强的好感度,参与节目的明星在目标人群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和知名度,这就间接带动了节目的收视频率。两版节目在选择嘉宾时通过挑选不同领域的明星来平衡节目的整体效果,也拓展了不同领域的收视人群。对于节目主角的性别选择更新了观众对家庭生活父母角色扮演的认知,节目将父亲角色作为生活中的主角,颠覆了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这种全新的视角给观众眼前一亮,带动了观众的观看热情,保障了节目的收视率。

[1] 李亦宁.“明星真人秀”:热播背后的困境[J].新闻界,2007(4).

[2] 李翔.内容为本 渠道制胜——从爸爸去哪儿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社交营销[J].新闻实践,2013(12).

G222.3

A

1674-8883(2015)15-0006-01

苏畅(1989—),女,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爸爸去哪儿真人秀亲子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调查
《爸爸去哪儿》来了之后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