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传播乱象和规制研究

2015-02-26李玉梅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利用微社交微信

李玉梅

(天津外国语大学 国际传媒学院,天津 300204)

微信传播乱象和规制研究

李玉梅

(天津外国语大学 国际传媒学院,天津 300204)

互联网时代,腾讯微信成为新一代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并迅速成长为首个杀手级应用软件。它的崛起正代表着互联网的第三个高速发展阶段。它在移动终端有着跨网络、跨终端的传播特点,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社会沟通。[1]不过,微信传播也出现了一定的负面效应。本文主要针对微信的传播特点、作用及传播乱象来谈谈如何整治微信传播,并对微信传播规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微信传播提供有益的参考。

微信传播;乱象;规制

一、微信传播特点

(一)准实名特征

首先,微信准实名性反映了个人的社交关系。微信好友主要来源于手机通讯录、QQ好友以及陌生人,而好友的重要来源则是手机通讯录,它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录好友间的联系,有着比较明显的准实名制特点。其次,号码绑定。手机号以及QQ号可以和微信账号绑定使用,而手机号有实名制要求,QQ号码中有很多好友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反映个人身份。最后,微信提倡实名交友,有个性信息和扫描名片,能够清楚对比用户间的真实身份。由于一定社交的实名化使得互联网诚信和隐私保护等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微信传播能够使人们在熟悉中加强联系,这种新的互动沟通方式极大地改善了移动社交网络环境。

(二)个人私密特征

个人私密特征是微信信息内容的第一特点。换言之,个人私密特征指的是微信好友可以看到好友账号发送的每个信息,陌生人则看不见。这种个人社交通讯产品带着强关系链的属性,好友及熟人可以进行沟通交流,对用户的隐私保护较好。而从微信特色创新作用方面来看,它又有弱关系链的构建作用,可以和陌生人交友,是沟通私密性交流的纽带。

(三)大众传播性不强

点对点是微信传播的重要定位,这使得它的信息分享功能被限制,弱化了大众传播力。[2]具体来说,微信对信息有大范围的传播限制,它无法复制语音或者视频,不能大范围传播信息。信息只在传播双方的移动终端上往来,其他人无法获取,所以不能形成长链条多级传播。并且信息积累被降低,很难对信息进行溯源。微信主要是用于聊天,信息挖掘能力弱,不能进行量化分析。另外,微信对个人隐私保护很好,因为私密性而对不良信息处理和隐私保护更能尊重个人意志。

二、微信传播作用

微信的传播功能和特性正深刻影响很多人。微信通过互联网打造了一个人人平等的交流平台,每个人都能在这上面进行日常信息传递,并深刻体验微信技术是如何改变人们的传播方法和路径,显示了新的传播特点。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和每个人进行信息分享,它使得人们的信息自由传播成本更低、更即时、更方便。[3]但也使得一些不良信息在微信上快速传播,从而利用微信犯罪或者散布虚假信息,对社会和谐稳定不利。研究微信传播内容和途径,针对其问题寻找原因,提出解决方案,能够为社会大众对微信传播技术的特性及认识带来新的改变,从而利用微信传播正能量,预防负面效应传播。

三、微信传播乱象

(一)通过微信引发犯罪

一是泄露用户信息进行犯罪。微信是即时通讯工具,但作为信息软件技术可以传递互联网数据信息,因而存在被病毒入侵的威胁,黑客能够盗取用户个人私密信息并用作非法途径,既造成个人安全隐患,又威胁社会公共安全。二是利用微信诈骗。微信可以买卖,但不同意淘宝、京东等电商,卖家无法实施评价与投诉,如果运气不好买到假货,那么售货方能够屏蔽买家微信,然后让买家无法联系。一般电商平台在微信上很难进行监管,正是该功能的缺少,很多假货在微信上售卖,用户的合法权益没有保障。而且有些人利用微信冒充好友进行诈骗。例如,售假、盗号借钱、代办信用卡等等。三是利用微信进行色情交易。微信传播中的色情交易案件时有发生。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微信进行嫖娼,并赚取费用。而且这种犯罪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警方难以抓捕,这使得色情教育者可以运用微信和陌生人进行便捷的、非法的色情教育。

(二)通过微信传播不良信息

微信技术对人们的道德修养提升存在负面影响。移动互联网是微信信息传播的载体,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用户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欲望可以通过互联网的虚拟性释放出来,且微信人际传播信息多、形式广、数量大、监管缺失,因而只过滤关键字是无法对信息传播和信息表达进行监督,而庞大的信息数据只依靠人工审核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很多非法分子都在利用微信传播不良信息,其中最多的问题就是涉黄涉暴和虚假信息者两种不良信息。

(三)信息泛滥严重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微信的功能日益增多,新闻热点转载、朋友圈信息分享、微信公众平台等不同的开放式接口使得信息大量涌入微信,信息泛滥严重。[4]由于用户的微信处于开启状态,那么各种信息会不加过滤地蜂拥而至,很多都是无聊的、繁琐的、不重要信息,用户难以有效获得目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疲倦,致使对犯罪、暴力、淫秽等信息产生猎奇心理,会漫无目的地、不加甄别地进行信息查阅,信息选择成本极高。

(四)过度营销

由于微信传播的便利性和零成本性,很多商家都开始在微信上进行广告信息传播。由于微信传播的私密性、自由性,用户的虚拟性与隐匿性,微信营销传播很不规范,也没有一个可靠的监管盎司。而因为缺乏正轨商业规模,所以微信商家之间存在恶性竞争,有些商家为了市场份额而运用不公平的竞争手段使得病毒性营销泛滥于微信传播中。

四、如何解决微信传播乱象

(一)完善微信网络法律机制

净化网络环境是当前时代健康发展的趋势。网络法制建设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传播内容,加强民族美德建设,营造一个健康的、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很重要。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出台关于完善网络法制建设的政策,对以微信为代表的新生信息传播工具进行规范,对以新型传播工具试试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坚决严惩,将法律覆盖面扩大,让人们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集中开展互联网安全整治行动,并完善相关行动方案。要对在全国进行互联网造谣、谣言传播等不良行为进行集中部署打击。通过法律规定网络谣言惩治措施,加强不良信息微信账号的核查工作,如果发现存在违法行为,则必须和公安机关对违法人员追究责任。因为互联网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通过网络制造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有些人利用微信这种即时通讯工具实施非法获益、伤害他人等行为,所以相关部门应该从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然后对法律政策进行完善。针对互联网新技术的变化对违法犯罪情况进行预测与防范,不断通过新法规加强微信监管,使微信传播可以有法可依,保障用户安全。

(二)加强微信信息监管

由于微信不良信息传播问题较多,因而致力于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净化微信网络环境成了相关部门机构的重要任务,必须从技术跟踪、研发上加大投入,以软硬件建设强化微信信息监管。可以从内容过滤和监管技术提升两方面着手。号召人们弘扬健康的网络文化,以后台技术过滤、屏蔽不良信息,提高服务的智能化,以人力封杀、不良信息源切断、恶意传播控制来强化监管。微信信息内容繁多,而且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更能吸引实验者,所以在审查与过滤信息传播内容过程中,要多关注新生信息表现形式,作好不良信息传播预防工作。在技术层面上,需要能够对各种表现形式内容进行智能识别,不要只依赖敏感词过滤技术,而是要综合图片、视频、语音等信息中的不良信息进行屏蔽和过滤技术研发。在全社会宣传健康网络文化,规范微信信息传播秩序,打造健康、干净的网络社交环境。[5]相关部门和机构必须高度负责,积极学习贯彻法律政策,以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打击微信传播中的不良风气。以有效的管制方式引导微信社交环境文明而理性,对于利用微信进行的虚假信息、涉黄涉暴信息、网络诈骗等有害信息的泛滥以严厉遏制,使微信成为健康的移动互联网通讯工具。

(三)维护微信信息传播的健康环境

微信的信息环境相当复杂而且多变,正面、负面、消极、积极的信息处于一个对立的状态,它们之间传播碰撞时的人们会通过这些信息来影响至深。[6]当前,微信用户中有着很大比重的强关系联系人,它反映了微信的社交正高度重合现实社交,并对现实社交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对微信信息的传播控制需要有良好的信息环境来维持,不断弱化负面信息环境,以健康的信息环境消除人们的不良想法。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有积极信息的推动者,即“意见领袖”,肩负起管理信息传播功能的责任,加强对微信用户的管理与引导。意见领袖在微信信息传播中作用重大,给人们提供的意见、信息可以影响他人,其信息传播能力较快。他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可以极大影响普通大众。[7]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加强与意见领袖的积极合作,通过他们去正面引导人们传播健康信息,抵制不良信息。

(四)强化用户媒介修养

媒介修养包括对媒介的认识、对媒介内容和媒介内容影响因素以及有别于社会真实中的各种问题的了解。而微信用户对微信信息传播的态度不能极端,尤其是对一些功能认知不全的媒介,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因而,微信公共平台应该有一个合理的、透明的公共规则,每个人都能够在规则内享受网络资源及服务,但同时要遵守微信信息传播规则的约束,要对自身的言论负责。[8]微信用户应该深入了解微信功能,要有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能够积极应对潜在危险,不要将个人信息完全暴露在微信交际圈,对于一些会泄露隐私的功能要及时关闭,不随便添加陌生人,警惕网络诈骗、犯罪的不良诱导。还有就是应该将微信打造成一个自由而健康的言论表达平台,通过用户间的自我约束来承担社会责任,学会对微信新传播内容进行科学甄别,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信息传播,加强微信媒介平台的监督,从每个人做起,共同为微信信息传播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五、结语

微信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移动互联网社交方式,也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新信息传播的强大威力,但是由于微信信息传播的个性化、低门槛、便捷化等原因而在网络社交中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一些不良信息也随之而来。所以,如何整治微信传播乱象,完善信息传播管理规制就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并进行长期而深入的研究,为微信信息传播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1] 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014.

[2] 王庚年.新媒体国际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78.

[3] 张长乐.微信社区网络人际传播的构建[D].安徽大学,2013:35.

[4] 顾样.信息过载问题及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45.

[5] 殷洪艳.微信用户的使用与满意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3:13.

[6] 卜卫.论媒介教育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22.

[7] 周翔.网络交互性与用户迷失问题探讨[J].科技传播,2009(8):20.

[8] 单晓彤.微信传播模式探析[J].新闻世界,2013(2):119.

G206.3

A

1674-8883(2015)15-0245-02

猜你喜欢

利用微社交微信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利用微课丰富学生习作内容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