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莱蒙托夫创作中双重人性与浪漫主义文学精神

2015-02-25孙琦

学术交流 2015年6期
关键词:双重性恶魔宿命

莱蒙托夫创作中双重人性与浪漫主义文学精神

张变革在《俄罗斯文艺》2014年第3期撰文指出,莱蒙托夫的创作在俄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它开启了俄罗斯文学的现代性精神,开始了人性复杂性的探索。莱蒙托夫的创作深刻揭示人的内心世界,触及人性双重性问题,将不和谐主题引入俄罗斯文学。其不和谐主题主要表现为对人性恶的展现,或者说是对恶魔性的展示。确切地讲,作家创作中表现的不是单纯的恶,而是将人性中善恶并存的精神现象呈现出来,即人在作恶时感受到善的存在,在罪恶中怀有对善的渴望。除对作恶的反思,人性双重性还体现为处于恶中的人所经历的精神苦闷,以及渴望回归善的强烈愿望。莱蒙托夫的创作深受浪漫主义文学影响,他在创作中自觉地遵循浪漫主义文学的精神导向,呈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审美诉求。而浪漫主义提供的精神资源——绝对自我、孤独、痛苦、怨恨、抗争——都融入莱蒙托夫的创作,为其笔下的双重人性提供了沃野,并展示出人的困境。莱蒙托夫所展示的双重人性更多指向道德求索,表现为理性的自我审视。他塑造了诸多恶魔式人物形象,他们有着高度发达的主体意识和强烈的内省精神,渴望善却又不断作恶,将主体的善与环境的恶对立,表现出对世界的蔑视和怨恨,最终走向宿命和毁灭。由此,莱蒙托夫笔下的双重人性问题在浪漫主义世界观中得不到本源性的观照。因无法解决双重人性带来的矛盾,无法参透其内在本质,作家将其交给偶然性因素,以宿命论结束形而上的探索。尽管作品中对宿命的叙述方式不同,但都包含着对命运之盲目肆虐性力量的无力抗争与被动屈从,精神困境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这显露出浪漫主义对人性认识的局限。

(孙琦 摘)

猜你喜欢

双重性恶魔宿命
《相当体面的失败》中善的双重性
宿命
恶魔驾到奥列霍沃
《恶魔之 一》
赶走生活中的“小恶魔”
摩拜的宿命
齿轮副双重性的分析研究
那一箭,沉寂了宿命的跫音
星河流转,宿命难逃
论余华长篇小说苦难书写的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