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方法的探讨与分析

2015-02-24韦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供应室职业暴露防护

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方法的探讨与分析

韦宁

(江苏省南京市胸科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关键词: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危害因素; 防护

近年来,随着中国整体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承接的繁重复杂的救治任务也越来越多,而供应室与手术室也形成一体化。作为三甲医院的供应室,其工作量与补给也要应对多内容、多变化、高效率、高科技的职业需求。鉴于供应室的职业特殊性,其职业危害已经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而供应室作为院感控制首要战场的重要性也逐渐在临床工作中得以充分体现。众所周知,在临床科室使用过的器械、管道各种腔镜以及手术室的敷料、手术衣、床单夹被等都必须经过供应室集中消毒灭菌处理方可重复使用。在消毒过程中,护理人员容易被针或尖锐器械刺伤,在配制浓度高、剂量大的消毒剂时,各种粉尘、微粒、毛絮极易通过呼吸道吸入或与皮肤直接接触产生危害,低温等离子不注意也会造成接触面的损伤,环氧乙烷气罐操作不规范,防护不当甚至出现中毒危及生命。据疾控中心部分统计数据,在供应室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包括工人),有约0.3%由利器刺伤或不规范防护接触了污染的血液或体液而导致HIV感染;有6%~30%感染率经由含乙型肝炎病毒(HBV)等的血液或体液环境感染[1]。由此可见,供应室护理工作的职业暴露危险极大,因此临床人员应该正确认识这些职业危险性与安全问题,并积极寻找应对措施严加防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市三甲、二甲、二乙等级医院各2家,于整改教育前和整改教育后分别调查分析,即2013年1—12月调查1次,2014年1—12月再次回访。本研究选取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共22名,文化程度为中专14例、大专5例、本科3例,无中专以下低学历者;护师8名、主管护师12名、副主任护师2名;供应室工作时间<3年者2例,3~5年者4例,6~10年者10例,>10年者6例;有门诊工作经验者2名,临床非传染科工作经验者12名,临床传染科经验工作者3名,手术室经验工作者5名;平均年龄43.5岁,40岁以下3名,40~50岁13名,50岁以上6名,其中有2名当年即将面临退休。对研究中所有人员分别进行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答题并以聊天的形式进行谈话讨论,对比分析前后调查结果。

1.2 调查方法

参考供应室护理职业危险因素暴露的相关文献从而制订科学的调查问卷,统计日期为整改前(2013年1—12月)危险因素发生次数与整改期间(2014年1—12月)危险因素统计,要求被调查护理人员根据工作实际操作情况如实正确填写,共计发放22份问卷,回收率100%。答题与访谈结束后,针对每一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统计发生次数、频率,计算危险因素发生概率,筛选出发生率最高的危险因素,根据现存各院状况提出合理化的防范方法和保护措施,改进方案。

2结果

见表1。结果显示,教育整改前供应室人员相关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中以利器损伤发生率最高,工作人员均被利器刺伤过,为100%; 烫伤次之,90.9%; 机器噪音发生率为63.6%; 紫外线因近年被臭氧与负离子代替伤害率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为40.9%, 粉尘微粒吸入性损伤36.3%, 血液体液污染与其他化学生物因素如环氧乙烷、低温等离子等损伤的发生率均为27.2%。经对护理人员加强教育培训、监督整改后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尤以纠正自身操作行为的利器损伤与烫伤最为明显,其他较难以避免的客观存在因素如噪音、紫外线、微粒粉尘等化学生物因素在加强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标准预防后发生率也有一定降低。

表1 教育整改前后供应室护理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统计结果[n(%)]

与教育整改前比较,*P<0.05。

3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3.1 供应室人员相关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

3.1.1物理污染等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利器损伤、噪音、超声波、磁场、紫外线辐射以及干湿热伤害、高温环境所带来的伤害。紫外线辐射源会诱发电光性眼炎、灼伤、红斑。干湿热能够引起人体蛋白质的变性,促使细胞组织坏死。噪音也是一大污染因素,据劳动保护部门检测,预真空蒸汽灭菌器在抽真空时产生的噪音值约90~98 db, 而工业区内标准噪声规定范围在55~60 db[2], 远超过了工业区内的噪音标准规定。供应室护理人员长时间暴露于这样的环境中,容易造成头晕、头痛、烦躁、听力下降等症状。供应室内常使用高压灭菌设备,其温度可达到134 ℃, 更有甚者达到180 ℃。高温的密闭室内容易出现胸闷、心慌、气短、头晕等系列症状,并且在消毒完毕后开启设备门时,若不规范操作,就容易被蒸汽和压力锅货架烫伤。锐器刺伤在供应室职业暴露中更是不可小觑的一项重要因素。据统计,供应室护理人员锐器刺伤发生率为100%,被针刺伤和刀割伤占多数。锐器所带来的伤害增加了自身感染的危险,最危险的是被特殊致病菌感染患者使用过的针头、电凝钩、电锯、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刮伤后容易传播病毒性肝炎、绿脓杆菌、结核杆菌、梅毒及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3.1.2化学污染及生物因素:供应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被污染的医疗器械,病源微生物种类复杂,且器械有时没做特殊处理。尤其,若自身防护措施不到位,在回收、清点、清洗污染物品时,致病微生物很容易通过受损皮肤、黏膜进入人体,从而感染各类病毒甚至艾滋病病毒等。当处理带有体液的橡胶管、试管、负压吸引长探头,采用高压水枪、气枪对管道及缝隙皱褶处进行反复多方位、多角度冲洗吹喷时所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如不佩戴头面罩,则极易黏附于皮肤暴露处,气溶胶可长期悬浮于大气中,如果包裹了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则吸入呼吸道后,会对机体产生一定危害,并有可能引起呼吸道感染。常用的一些含氯制剂、戊二醛、多酶制剂、润滑剂、除锈剂、环氧乙烷气罐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均会对人体的角膜、呼吸道、皮肤、黏膜、消化道产生一定刺激性的损害,职业性暴露风险较高。对于一些抗力较强的病原微生物,常规的消毒方法可能无法清除,再加上一些小医院供应室设备简陋,消毒防护用具不齐全,很容易造成感染。使用高压水枪气枪对各种管道进行清洗干燥时也常会有残留的体液卡在缝中,无法冲洗掉的小块病理组织或微小血块喷溅可能附着在操作者的皮肤暴露处,如果操作者未察觉、不及时清洗处理也是一大感染隐患。

3.1.3心理及生理等自身因素:一般来说,供应室的护理工作多是一些从一线转岗的高年资体弱护理人员担任,年龄基本在40岁以上,本院一半供应室工作人员分批面临退休,往往易产生自身价值不被认同的心理,加上思维模式相对陈旧,接受新事物的脑力下降、干活过程中体力下降等原因,对供应室工作在操作执行时存在一定的限制。部分医院供应室无工人,所有搬运上货等体力工作均由科室护士承担,但其年龄偏大,体力偏弱,劳动能力和灵活力偏低,又由于颈椎腰椎大多有退行性变,连续几小时的站立清洗打包也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自身可能还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或不适,加上医院大多对供应科室不重视,经济投入不足,环境较破旧,设备较简陋,有些防护用品沉重、繁琐、不实用、设计不合理、使用不方便、佩戴不舒适(如防护镜和面罩,镜面易产生雾气,有的面罩佩戴后头晕、视物模糊),造成不积极使用,产生心理落差,导致情绪低落,疏于自身防护。此外,供应室的工作任务重复、单一、量多,有些护理人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岗操作之后,对供应室工作的内容及流程能够熟练掌握,思想则渐渐放松,逐步忽视职业安全,也削弱了职业危险中的自我防范意识[3]。

3.2 制定并落实防护措施

3.2.1加强供应室内部人员的管理教育及培训:工作人员上岗前接受严格培训和考核,在护理人员的工作中积极推行各种标准的预防措施,可将每个正确操作程序做成宣传彩页和各种封塑小卡片,醒目固定地贴在各个工作间操作台上方,使护理人员操作时随时可见,强化记忆,如七步洗手法彩页贴在水池上方、标准预防保护穿衣顺序贴在更衣间门上等。同时制定有效合理的防护措施和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建立并不断完善供应室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包装完毕准备消毒的各种器械包、治疗包、手术包、抢救包、穿刺包、引流包等应由专人核对标明名称、有效日期、消毒方法、锅次及工号,并按使用有效日期先后摆放,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定期对工作人员以不同的形式(如早会宣读、不定时提问、定期答卷、随时抽检、偶尔抄写、鼓励奖励等)进行职业安全及防护知识的学习与加强,提高大家的重视性与积极性,确保工作人员对各项措施有深入认识[4]。同时,应该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定期考核,考核形式建议为轻松无压力式,如开卷考试,如标准化选择如抽签选题,目的是加强记忆、提高兴趣,激励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共同提高专业素质。

3.2.2充分认识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全面加强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供应室的护理人员实行标准预防保护,按顺序(不可颠倒)穿戴长袖隔离衣、戴帽子、口罩、头面罩、护目镜、双层手套,穿防水隔离鞋等防护设施。在供应室内勿大声喧哗,肢体动作幅度不可过大,不跑跳,严禁工作时跨越各区域。严防锐器刺伤,一旦出现被污染物锐器刺伤的情况,应立即严格按照锐气刺伤紧急处理清创相关办法,对受伤部位进行挤压、冲洗、消毒、包扎,并根据感染来源报院感科。必要时,应接种免疫球蛋白,并定期化验室检查[5-6]。污染区域清洗工作操作完毕后,认真执行七步洗手法,不管有无体液水渍飞溅,都应彻底洗手洗面,冲洗暴露处,加强自我保护,坚决消除隐患。同时应该加强供应室应急预案演练学习,使所有工作人员一旦发生停水、断电、火灾、有毒气体泄漏、烫伤、跌倒等意外事件时能够冷静机智,有序处理。

3.2.3心理生理自身方面的调节:热爱工作,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及时自我调整,如工作中遇到问题,虚心向同事咨询请教,同事之间多了解,互相配合,相互协作,融洽相处,共同完成工作,体现团队合作精神,预防出现心理、生理性疲劳。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氛围,互帮互助。可通过现代网络建立QQ群、微信群、科室留言簿,有上级通知及时告知,有工作疑问及时提出,有欢乐心得共同分享,建立一个和谐、友爱、温馨的大家庭氛围。医院方也要采取措施丰富工作人员业余生活,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消除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和消极情绪。为供应室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外出学习进修机会(通过访谈,大多数护理工作人员至退休都不曾外出学习进修过),增强其专业知识,提高工作积极性,以便更好地适应供应室的工作,还可以通过提高待遇、增加福利等奖励的方式激励中青年护士加入供应室,本科2010年手供一体化后,先后有3名手术室护士调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优化调节了供应室人员结构,进而降低了工作压力。在营养配餐上要合理,因人而异,根据体质调配,另外加强体育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多参加医院组织的集体活动,鼓励定期休假旅游,开阔视野,开朗心境,综合提高免疫力[7-9],从而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工作。此外,为护理人员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被感染乙肝等病毒者,消除隐患。

参考文献

[1]谭庆兰.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J].当代医学, 2010, 16(30):12.

[2]宋亚和. 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与防护[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9, 26(1): 60.

[3]杨芳.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损伤防范措施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 2007, 6(8):49.

[4]于菊琴. 供应室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22) : 116.

[5]林芬. 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安全危害及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32): 453.

[6]温建芳. 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的防护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8): 1139.

[7]张光慧, 赵庆华.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6, 8(20): 1600.

[8]朱燕波.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依从性的管理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34): 4606.

[9]宋晓娟, 谢环英, 刘文霞.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J].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5(11): 1726.

收稿日期:2015-01-22

中图分类号:R 47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0-150-03

DOI:10.7619/jcmp.201510051

猜你喜欢

供应室职业暴露防护
木结构建筑的鉴赏与防护
低温冻害对浙中地区枇杷生产的影响及防护对策探讨
浅谈如何强化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安全防护
血站成分制备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分析
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护
加强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