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肺癌骨转移中重度疼痛的治疗作用

2015-02-24曲金荣

天津药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用药量羟考酮苦参

曲金荣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石家庄 050011)



药物与临床

不同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肺癌骨转移中重度疼痛的治疗作用

曲金荣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石家庄 0500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肺癌骨转移患者中重度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羟考酮控释片口服治疗,初始计量为10 mg/次,1次/12 h,24 h后根据疼痛程度调整用量。治疗期间如发生剧烈疼痛给予吗啡10 mg肌注治疗。在此基础上,低剂量治疗组(低剂量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15 ml静脉滴注,1次/d,高剂量治疗组(高剂量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1次/d,三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改善情况,羟考酮用药量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人均日羟考酮用药量为80 mg,共应用吗啡84例(次),疼痛总缓解率为86.6%;低、高剂量治疗组羟考酮日用药量均为20 mg,其中低剂量治疗组应用吗啡38例(次),疼痛总缓解率为93.3%,完全缓解率为33.3%;高剂量治疗组应用吗啡17例(次),疼痛总缓解率为96.6%,完全缓解率为53.3%;与对照组比较,两治疗组疼痛缓解率高,应用羟考酮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治疗组间比较,高剂量组疼痛完全缓解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肺癌骨转移疼痛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适合临床应用。

复方苦参注射液,羟考酮控释片,吗啡,肺癌,骨转移,癌痛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1]。肺癌早期缺乏特异临床症状,诊断困难,确诊时多为晚期。肺癌患者初次诊断出现骨转移占30%~40%[2]。骨转移发生后患者出现的顽固性骨痛及一系列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SREs),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和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镇痛方案推荐,中重度的癌性疼痛用强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该类药物特点在于作用迅速、持久,但有副作用大、易耐受、易成瘾的缺点。一些中药制剂也有控制癌痛作用,虽然起效慢、作用弱,但毒副作用小,可给予全身调节,容易被患者所接受[3]。近年来,较多研究证实复方苦参注射液有较好的控制癌痛的作用[4]。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剂量的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肺癌骨转移中重度疼痛的治疗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肺癌骨转移患者90例。入选条件:①经病理学或CT(MRI)诊断明确,影像学显示骨质破坏,诊断为骨转移癌。②骨转移癌痛评分为中重度,均为首次给予羟考酮口服治疗,无阿片类药物滥用史。③无心肝肾功能异常。④预计生存期在4个月以上。⑤研究期间无放化疗。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对照组女性7例,男性23例,平均年龄为53.2岁,中度疼痛20例,重度疼痛10例;低剂量治疗组女性6例,男性24例,平均年龄为55.4岁,中度疼痛19例,重度疼痛11例;高剂量治疗组女性9例,男性21例,平均年龄为54.7岁,中度疼痛18例,重度疼痛12例。三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均首次给予羟考酮控释片口服治疗,初始计量为10 mg/次,1次/12 h,服药间期如发生剧烈疼痛给予吗啡肌注治疗,用药24 h后按照数字模拟评分法(NES)分级标准再次评估,根据疼痛评分结果及肌注吗啡量调整羟考酮控释片用药量,每天进行评估。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羟考酮控释片治疗,在此基础上,低剂量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15 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高剂量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30 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三组疗程均14 d。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应用其他止痛药物,连用14 d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

1.3 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 采用NES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每日进行评估和记录。参照相关评价标准[5],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减分率评价疗效,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完全缓解:减分率为100%,明显缓解:减分率为75%~99%;中度缓解:减分率为50%~74%;轻度缓解:减分率为25%~49%;无变化减分率<25%。总缓解率=(完全缓解+明显缓解+中度缓解+轻度缓解)/总例数×100%。

详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有无发热、纳差、恶心、腹胀、便秘、肌肉酸痛、头晕及皮疹等。

2 结果

2.1 三组疼痛缓解率比较 总缓解率对照组为86.6%,低剂量治疗组为93.3%,高剂量治疗组为96.6%,与对照组比较,两个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间比较,疼痛总缓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剂量组疼痛完全缓解率为53.3%,明显高于低剂量组33.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羟考酮用药量 对照组人均日羟考酮用药量为80 mg,治疗过程中共应用吗啡84例(次),低、高剂量治疗组日用药量均为20 mg,其中低剂量治疗组应用吗啡38例(次),高剂量治疗组应用吗啡17例(次),与对照组比较,两治疗组羟考酮用药量明显减少,疼痛缓解时间长,发生疼痛次数少,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无痛持续时间长。

2.3 不良反应情况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发热、皮疹情况,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纳差、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头晕等,与对照组比较,两治疗组不良反应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三组疼痛缓解率比较

表2 三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论

骨转移是肺癌晚期常见的远处转移,多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活动受限、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骨髓压迫等症状。由于肿瘤细胞分泌的介质、细胞因子等刺激打破成骨-破骨平衡及肿瘤直接侵犯骨膜等因素作用,造成溶骨性破坏,血钙水平增高,加之促炎因子等使疼痛敏感性增高,产生剧烈骨痛。目前,阿片类药物是治疗中重度骨转移痛的主要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疼痛,但随病程延续进展,需长期使用并不断增大剂量,不仅会减退疗效,还会引起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甚至出现耐药性及成瘾性,难以取得理想的止痛效果,需采取联合用药方法进行治疗。复方苦参注射液是中药注射剂,由苦参、白土苓制成,有效成分为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皂苷。研究发现[6],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抗肿瘤、止血、提高免疫力、保护肝功能等功效,能有效缩小或稳定瘤体。药理实验表明,通过热板法、酸刺激扭体法,复方苦参注射液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强度与度冷丁相似[7]。因此,其对癌症引起的中度疼痛具有一定的疗效。该药和其他止痛药比较无依赖性和耐药性,适用于缓解中晚期癌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本研究发现,给予羟考酮口服治疗后,3组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出现纳差、恶心、腹胀、便秘、头晕等症状,以对照组明显。且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疼痛缓解时间短,需给予吗啡肌注止痛治疗,按重新疼痛评分给予增加羟考酮用药量,对照组人均日羟考酮用药量达80 mg,远高于两个治疗组用药量。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间比较,在用药后不良反应、羟考酮用药量、疼痛总缓解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高剂量组疼痛完全缓解率可达53.3%(16/30)明显高于低剂量组。

综上所述,不同剂量的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羟考酮对肺癌骨转移中重度疼痛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在减轻疼痛方面疗效均优于羟考酮单一用药,且羟考酮用药量小,不良反应轻微,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显示:高剂量组在疼痛缓解程度及无痛持续时间上优于低剂量组,但由于观察时间较短、样本量较少,不同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治疗整体疗效上有无明显差别,还需进一步研究。

1 沈洪兵,俞顺章.我国肺癌流行现状及其预防[J].中国肿瘤,2004,13(5):283-285

2 A L Husaini H,Wheatley-Price P,Clemons M,etal.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bone metastases in lung cancer:areview[J]. Thorae Oncol,2009,4(2):251-259

3 陈衍智,李元清,王薇,等.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1):61-64

4 许进秀,陈泽涛.岩舒注射液治疗肿瘤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0):94-96

5 董小芳,胡小燕,杜方民,等.奥施康定联合塞来昔布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分析[J].肿瘤学,2013,19(8):654-656

6 郭占芳.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晚期癌痛4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7):104

7 林丽珠,周岱翰,陈瑶,等.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肺癌和肝癌细胞抑制作用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20(1):21-24

2014-10-15

河北省石家庄市科技发展指导计划项目(No.111461113)

R927+.1

A

1006-5687(2015)01-0025-03

猜你喜欢

用药量羟考酮苦参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普瑞巴林联合羟考酮对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大剂苦参治不寐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研究
阿瑞匹坦对癌症化疗患者口服羟考酮控释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