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归因理论的本科检体诊断实训

2015-02-24考核常见错误解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3期
关键词:诊断学归因实训

考核常见错误解析

陈锦团1 骆云丰2 林心君1 吴建珊1 张春霞1 魏 敏1

1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福建省福州市 350108; 2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基于归因理论的本科检体诊断实训

考核常见错误解析

陈锦团1骆云丰2林心君1吴建珊1张春霞1魏敏1

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福建省福州市350108;2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检体诊断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归因理论是人们对自己成功或失败的行为和结果进行了解的重要理论,笔者应用此理论,通过对学生实训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进行有效分析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找出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具体的、可行性的修整方案。

关键词归因理论检体诊断实训错误

诊断学[1]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临床各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是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是从医学入门-终身受用的学科。包括症状诊断、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影像诊断及心电图诊断等内容。检体诊断学[2]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而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检体诊断中不仅需要达到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还需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等一系列实训技能。并且这些技能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将来从事临床工作能否全面的、有序的、系统的进行临床诊查。现将近两年来检体实训考核中发现的常见扣分原因,运用归因理论进行总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考核对象选取中医、骨伤及临床等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共328人。

1.2考核方法(1)考评人员组成:由带教老师进行考核;(2)考核方法:按要求设计19个考核题目[血压测量、 心脏间接叩诊、 肺部间接叩诊、 肝脏触诊、瞳孔对光反射、全身浅表淋巴结触诊、甲状腺侧叶触诊、 胸(肺)部触诊、心脏视诊、心脏触诊、心脏听诊、脾脏触诊、胃泡鼓音区叩诊、 移动性浊音叩诊、 肾区叩诊、深反射、浅反射、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学生随机抽签,再对“模拟病人”进行查体,边查体边陈述,评分标准均按“国家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体检考核评分表”打分。(3)本研究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2]对影响本科生检体诊断实训考核错误解存在的重要因素进行解析,同时制定《本科生实训考核情况调查问卷表》,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自我归因分析,每位学生需写出自己出错的原因以便研究者进行分析,同时问卷还包括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调查,以便综合分析造成学生实训考核的原因。其次,为了从侧面了解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研究者还对被调查学生所在班的班干部进行了沟通了解。

2考核错误及问卷汇总

学生体格检查常见错误统计情况见表1,学生自我归因分析的调查情况见表2。另外,对于以下情况也属于扣分范围:(1)未同检查者沟通,未做自我介绍;(2)检查顺序颠倒,使被检查者反复坐起、躺下;(3)查完胸腹部未及时整理好被检查者衣服;(4)查体时手或听诊器太凉,未关注患者情况。

表1 学生体格检查常见错误统计

表2 学生自我归因分析的调查表

注:其他项目中,同学们提到:(1)没有读到;(2)家里有事未复习;(3)参加上学期课程补考;(4)学校活动比较多等。3讨论

归因问题和成就动机问题研究是现代心理学中两大热门话题。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4]Fritz Heider于1958年首先提出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美国心理学家Bernard Weiner成功地将成就动机和归因有机地结合起来,开辟了心理学崭新的研究前景,成为当今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焦点,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人们将如何行为。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Heider 1958)。换句话说,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需要、情绪、兴趣、态度、信念与努力程度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

在通过2个学年对于学生检体实训考核过程中的总结,并运用归因理论,总结分析检体实训考核中扣分原因,经整理后主要有以下几点。

3.1考核时太过紧张一旦考试,心情就无法放松,在淋巴结、腹部触诊、移动性浊音等检查过程中明显可见,同学们手发抖,进行较难。但总体流程还算顺利。

3.2实训课时不足课时不足,使一些检查在课上未能全部完成。中医专业及骨伤专业学生,实训课时为15学时,而临床专业为48学时,中医专业与骨伤专业明显较薄弱。

3.3理论知识掌握未到位检查生命征时,因温度计选择出错,将肛温计当成腋温计;肺部检查部分,左右比较未到位、顺序杂乱。

3.4课后未及时复习理论课临床意义较多,对于检体实训部分常未及时消化吸收。

3.5学习间隔时间长有一些班级因为理论课上完后,过了1个月再进行实训,漏项较多,如肺脏背部的触诊、叩诊、听诊及腹部的触诊。

3.6放松警惕由于同学们认为血压测量比较简单,心脏检查较难,所以考前基本都把心脏检查详尽的复习,而对于血压感觉容易,所以关于细节问题,常记忆不深刻,再加上紧张,所以常错误百出。

3.7轻视检体重要性仪器设备和先进的检查技术的发展,主观认为检体诊断不重要,不注意体格检查的训练,所以在老师带教过程中,常以患者出现,或者以第三者身份站于旁观看,所谓“看的容易,做的难啊”。

检体诊断实训部分为临床技能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对医学生进行检体诊断部分的规范、系统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诊断学教研室老师,根据《诊断学》教材及“国家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体检考核评分表”,应用归因理论对考核中发现的错误,总结分析,及时反馈给学生,嘱其适当强化训练,加深理论与实训的结合。当然目前的考核方式还有一定局限性和不足,在今后的医学生检体实训教学过程中将做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张秀.归因理论研究综述〔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2):70-30.

[3]李庆英,蔡伟,王火.探讨检体诊断学练习、见习课教学方法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91-92.

[4]苏建华.从归因理论的角度看大学高级英语的教学〔J〕.中国大学教育,2011,(2):53-55.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4-07-23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3-0414-02

猜你喜欢

诊断学归因实训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为何越来越爱
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研究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探究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