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产妇围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2015-02-24叶小兰广东省龙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5173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9期
关键词:初产妇产妇护理人员

叶小兰 广东省龙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517300



探讨初产妇围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叶小兰广东省龙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517300

摘要目的:分析围分娩期心理护理措施对初产妇的临床价值及可靠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70例初产妇作为临床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初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85例初产妇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选择情况、平均总产程时限以及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的平均总产程时限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产妇采用积极有效的围分娩期心理护理措施非常有助于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并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对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身心健康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初产妇围分娩期心理护理措施护理满意度

为了缩短初产妇的总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改善护理满意度,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初产妇采用了围分娩期心理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70例初产妇作为临床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5例初产妇,平均年龄(25.40±4.30)岁,均为单胎头位,且为正常女性骨盆。文化程度:初中25例,高中/中专30例,大专及以上30例;实验组85例初产妇,平均年龄(26.10±4.58)岁,均为单胎头位,且为正常女性骨盆。文化程度:初中32例,高中/中专34例,大专及以上19例。对比两组初产妇的例数、年龄、骨盆情况以及学历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85例初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1.2.2实验组。实验组85例初产妇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措施,具体实施措施如下:(1)当产妇办理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当全程保持微笑,热情服务,且主动为产妇介绍病区环境。门诊内部开展孕产妇学校传授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促使产妇了解分娩的全部生理过程,从而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与恐惧心理。与此同时,还应当向产妇介绍助产护理人员以及产房设施,由产妇自主选择需要的助产护理人员。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传授产妇分娩的相关技巧,例如说腹压、体位摆放以及如何放松呼吸等。在产妇未进入正式产程前,由于产房中个别产妇生产过程中的生理疼痛所引发的叫声会引起待产产妇的紧张感,所以,在待产时,护理人员应当利用一些轻松音乐转移产妇的注意力,从而消除紧张情绪;(2)在产妇临产以后,由产妇自主选择助产护理人员实行一对一综合护理服务。其中包含有:正确指导、心理疏导、放松安慰以及按摩交谈等等。除此之外,助产护理人员还需随时向产妇汇报产程进展与婴儿胎心情况,以此来增强产妇对于自然分娩的信心,增强依从性。除此之外,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预防产后大出血,提高母婴的健康安全指数;(3)生产后初期,护理人员应当给予产妇母乳喂养指引,新生儿的早期吸吮接触必须为有效吸吮。在产后7d内,应当持续给予指导,并且发放给产妇护理满意度量表[1,2]。

2结果

2.1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选择情况比较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初产妇的平均总产程时间比较实验组产妇的平均总产程时限为(9.50±1.30)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60±1.54)h,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选择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分娩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对于首次怀孕临产的妇女而言,由于缺乏生产体验与分娩相关医学常识,所以对分娩会产生心理负担,从而致使食欲不振或失眠等情况发生,非常影响其身心健康的保持。经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积极有效的围分娩期心理护理措施能够缓解产妇的心理负担,对于提高自然分娩率以及改善护理满意度均起到了良好的临床作用[5,6]。

经本组实验可知,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的平均总产程时限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对初产妇实施科学有效的围分娩期心理护理措施非常有助于其身心康复,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初产妇采用积极有效的围分娩期心理护理措施非常有助于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并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对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身心健康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正平.沟通技巧在产程观察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06,19(6):1275-1276.

[2]顾伟,李小妹,李雪林,等.松弛疗法对分娩过程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35.

[3]何明娇,李耘,赖雪梅,等.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5):24-26.

[4]叶郁,谷宜.对助产及护理服务面临新问题的思考〔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2):778-779.

[5]陶滢.妊娠妇女焦虑状态的调查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5(10):49-50.

[6]陆建华.孕妇心理特征及心理指导调查结果分析〔J〕.现代康复,2000,3(12):437-438.

(编辑落落)

收稿日期2014-09-24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9-1248-02

猜你喜欢

初产妇产妇护理人员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