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锁定接骨板与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2015-02-24广东省徐闻县人民医院骨科5241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9期
关键词:骨板粉碎性优良率

王 强 广东省徐闻县人民医院骨科 524100



锁定接骨板与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

王强广东省徐闻县人民医院骨科524100

摘要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方案,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更高,骨折愈合时间更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与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治疗方案相比于单纯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效果更优,其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固定效果更优,且治疗优良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锁定接骨板

老年骨质疏松者多发肱骨近端骨折,文献研究表明,肱骨近端骨折在全身骨折分型中所占比重为5%~9%[1]。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退化,其手术耐受能力以及肢体预期康复效果相对较差,加之骨密度降低,导致手术难度加大,骨折内固定也面临失败风险。在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在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应用锁定钢板技术效果较好,并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基于此,本文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均为新鲜骨折;(2)年龄不低于60岁;(3)均为肱骨近端闭合性骨折,Neer分型为3部分、4部分骨折。术前经X线吸收测定法计算两组患者骨密度,两组T值均低于-2.5,提示均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排除标准:(1)其他内科疾病所致骨质疏松症;(2)盂肱关节脱位所致骨折;(3)既往肩关节病史;(4)脑梗死、精神与意识障碍、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5)肿瘤患者。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68.4±5.7)岁;病程1~11d,平均病程(3.4±2.7)d。Neer分型:28例为3部分骨折,32例为4部分骨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因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术前患者取常规平卧位,行高位臂丛神经麻醉,垫高肩背部呈30°,手术入路取胸大肌与肩关节前侧三角肌之间,依次切开分离,注意保护头静脉,肱骨头与骨折患处完全暴露,并对肩袖损伤程度进行探查,应注意尽量保持关节囊完整,不予切开处理,将嵌入骨折端内部的软组织以及凝血块予以清除,然后清理关节盂;不可做骨膜下剥离,以免导致骨膜血运受损;将肱骨头、大小结节之间的解剖关系正常复位,并临时以克氏针加以固定,取长度适当的锁定钢板置于肱二头肌长头腱外侧,将肱骨干与接骨板良好固定,其中内侧肱骨距应良好复位,并保持头干角不低于120°。若患者干骺端缺乏充足骨量则可予以骨粒填充处理。手术过程中通过C臂机透视观察是否有螺钉切出,并确认骨折良好复位。如患者伴有肩袖损伤,则应根据损伤情况对关节囊以及肩袖进行修补,将引流条置入后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用药方法:(1)碳酸钙片:口服,2片/次,2次/d;(2)鲑鱼降钙素注射液:肌内注射,200IU/次,每2d 1次;(3)骨化三醇胶丸:口服,0.5μg/次,1次/d。

1.3疗效评定指标本文通过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2]对患者治疗情况实施综合性评估,术后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2结果

2.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与Neer评分对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更短,Neer评分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治疗优良率对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优良率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中肱骨头缺血坏死1例,但症状轻微,经处理后恢复良好;实验组中轻度内翻移位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作为新一代接骨板,锁定接骨板基于生物接骨理念,着眼于生物力学特性,结合肱骨近端解剖特点研究设计而成,相比于传统钢板,其帖服性设计更为优异,稳定性更高;手术操作在缝合孔设计下更为便捷;骨折复位后通过锁定固定避免二次移位,降低骨面与接骨板之间的压力,对骨折块以及骨膜血供具有良好保护效果[3]。此外,还可对肱骨头予以不同角度固定,铆合力以及抗拉力较好,可有效固定骨质缺损或者疏松严重者,与微创治疗原则相符,肱骨头血运以及骨膜得到有效保护,肱骨头坏死率也随之降低,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4]。然而,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由于在治疗期间受到骨折固定制动影响,肢体活动减少,导致骨量流失加速,加重骨质疏松症状,此种情况下患者骨折伤处往往难以有效愈合[5]。本文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固定处理的基础上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Neer评分更优,且治疗优良率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而言,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规范化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其联合锁定钢板治疗效果更优于单纯应用锁定钢板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与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治疗方案相比于单纯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效果更优,其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固定效果更优,且治疗优良率更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勇,范海涛,申才佳,等.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J〕.临床骨科杂志,2014,17(1):46-47.

[2]王清,肖琪科,曹军社,等.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5):21-23.

[3]孙官文.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植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12个月结果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3):2366-2369.

[4]付中国,邓磊,白露,等.肱骨近端骨折锁定接骨板治疗术后并发症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3(5):666-670.

[5]商澜镨,周方,姬洪全,等.微创锁定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5):711-716.

(编辑紫苏)

收稿日期2014-09-22

中图分类号:R68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9-1214-02

猜你喜欢

骨板粉碎性优良率
量化控制法指导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基于改进迭代最近点算法的接骨板贴合性快捷计算方法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
面向3D打印的钛合金点阵接骨板设计及其仿真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改良张力带术对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研究
滑丝螺钉取出困难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比较
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