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中卡托普利含服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效果分析

2015-02-24陈志军宁夏灵武市中医医院急诊科7514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9期
关键词:含服急症卡托普利

陈志军 蒲 云 宁夏灵武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751400



院前急救中卡托普利含服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效果分析

陈志军蒲云宁夏灵武市中医医院急诊科751400

摘要目的:观察卡托普利片舌下含服的降压效果。方法:给高血压患者舌下含服卡托普利25mg,分别测量记录给药后15min、30min血压值,记录数值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卡托普利片舌下含服30min后降压总有效率达95.3%。结论:卡托普利片舌下含服起效快、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给药方法简便,尤其适合高血压急症的院前急救,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急症卡托普利舌下含服院前急救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血压病已经为社会和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高血压急症更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状态,其发病急、致残率高,而高血压危象多发生于家中和公共场所,特别是独居或旅途中发病的患者,不适当的急救处理及盲目的搬动转移患者,会加重病情,对进一步院内治疗和患者预后具有相当大的不利影响;而如果得不到科学的救治,往往失去生存机会。因此,开展对此类患者科学的、快速有效的院前救护对挽救生命、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以及对院内后续的抢救和治疗至关重要。我院对此类患者院前给予卡托普利25~50mg含服,不但降压效果更明显,而且显效也更迅速。现将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院前接诊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急症患者43例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观察对象选用院前现场或转运入院期间血压急性升高[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95mmHg(1mmHg=0.133kPa)]的且入院时间≥30min的高血压患者43例列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35~88岁,平均年龄56岁,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版和《2007欧洲高血压指南》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1]。

1.2方法给药前测量并记录血压,然后给予卡托普利片25mg舌下含服,分别于给药后15min、30min再次测量血压,记录数值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疗效评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收缩压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若为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未达到以上任一标准。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结果显示:在给药后15min,显效5例,有效31例,总有效率83.7%;给药后30min,显效13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95.3%。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在给药后15min,血压已经开始明显下降;在给药30min后,大部分血压已经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指标给药前给药后15min30min收缩压187±28158±25143±18*舒张压105±1899±1288±8*

注:与给药前比较,*P<0.05。

3讨论

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病程中因某些诱因使血压在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内)急剧升高并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的临床综合征[2]。2005年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对高血压急症的定义基本同上,并指出血压严重升高>180/120mmHg并伴发进行性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2007年ESC/ESH欧洲高血压指南也认为高血压急症是血压严重的升高伴靶器官急性损害,可威胁生命。而笔者选择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95mmHg,是由于院前环境复杂、现场不恰当的搬运及患者的紧张等因素易导致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并造成其他靶器官的损伤,对患者的预后极其不利。院前急救是指患者从现场到医院之前就地抢救和转运到医院过程的救治,目的是抢救生命和减少伤残,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3];而院前急救由于条件有限,比如:急救设备不全、静脉滴数无法控制、运输途中颠簸、环境嘈杂及并发症的影响等,限制了静脉用药,而医护人员必须得选择一种既能平稳降血压,又能服用方便、不受或少受复杂条件影响的用药方法; 药物吸收的速度按快慢排序依次为:吸入-舌下-直肠-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经皮吸收,可见口腔黏膜对药物吸收较快,仅次于气雾剂,快于肌肉或皮下注射,舌下含服药物时,由于舌下黏膜中丰富的静脉丛有利于药物的迅速吸收、吸收完全且速度较快,不受食物、胃酸及肝-肠循环影响,减少药物首过效应,提高生物利用率;卡托普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系统),能抑制RAA系统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并能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使心脏前后负荷减轻,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心力衰竭等。药品说明书及药典中卡托普利片给药途径均为口服, 1985年Tsohollar及Belz首先做了舌下含服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报道,随后有不少学者[4,5]也做了相关的报道,尤其是对急发危重高血压(血压≥190/100mmHg),舌下含服给药不但降压效果更明显,而且显效也更迅速,比口服给药更显示出其优越性[6]。通过观察证明,一般给药5min后血压开始下降,15~30min下降明显,30min后总有效率达95.3%,与用药前血压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且对各种高血压均有效。

通过以上观察分析认为,在院前急救中含服卡托普利控制高血压急症,具有以下优势:(1)降压明显,5min起效,15~30min降压明显。(2)降压平稳,血压逐渐下降,基本维持稳定水平不会出现血压骤降或休克,符合高血压急症救治中血压下降控制在25%~30%,维持血压在160/100mmHg为宜的治疗原则。(3)由于它同时扩张静脉,对伴有心功能不全者更适宜。(4)操作简单,对意识障碍的患者和运输中的患者更方便,尤其适用于院前急救中现场急救及运输途中的患者。(5)副作用小,无随血压下降而反射性引起心动过速和皮肤潮红。(6)本药特点是增加了剂量不一定提高疗效,基础血压越高降压幅度越大。(7)适用于急性危重高血压患者。舌下含服卡托普利25mg,若30min内血压下降不明显,可再含服25mg。

综上,笔者认为在条件复杂、环境恶劣的院前急救中含服卡托普利控制高血压急症,尤其对急发危重高血压(血压高于或等于190/100mmHg)而言,舌下含服给药更具有优越性,具有起效快、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给药方法简便,适合高血压急症在院前的急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2005年修订版.2005.

[2]蒋健.现代急诊内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87.

[3]李春胜,急诊医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1-14.

[4]石琼,胡信军.舌下含服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急重症的研究〔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4,6(2):36-37.

[5]朱继德.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治疗高血压病34例临床观察 〔J〕.黑龙江医学, 2007,31(1):44-45.

[6]刘仁学.卡托普利舌下含服救治高血压急诊的临床观察〔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14(5):15.

(编辑紫苏)

收稿日期2014-06-21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9-1187-03

猜你喜欢

含服急症卡托普利
临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评估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观察
卡托普利相关性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1例诊治报道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药物舌下含服有讲究
含服参片看准时机
急诊科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分析
3例急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敏锐的观察力与价值
“舌下含服”用药有讲究
咳嗽长久不愈源于卡托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