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的时机及趋势分析

2015-02-24吴庆峰天津市宁河县医院血透室3015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血透肾衰竭时机

吴庆峰 天津市宁河县医院血透室 301500



非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的时机及趋势分析

吴庆峰天津市宁河县医院血透室301500

摘要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同血液透析时机的透析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为选择合适的透析时机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57例非糖尿病慢性肾衰竭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患者分为(6±2)ml/(min·1.73m2)透析组(6ml组)62例和(10±2)ml/(min·1.73m2)透析组(10ml组)9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透析,测定透析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经透析,SCr、BUN、血红蛋白比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10ml组治疗前SCr、BUN显著低于6ml组(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血红蛋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期间,6ml组发生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和低血压分别有32例(51.61%)、21例(33.87%)、15例(24.19%),均显著高于10ml组(χ2=5.626、4.475、5.234,P<0.05)。结论:相比于GFR在6ml/(min·1.73m2)左右时透析,在10ml/(min·1.73m2)左右时透析血透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后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于非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宜在GFR为10ml/(min·1.73m2)左右时进行透析。

关键词非糖尿病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时机肾小球滤过率

适时透析作为慢性肾衰竭治疗的基本原则已经获得了我国临床认可[1]。透析过早,容易加大并发症发生风险。透析过晚,则可能错过最佳透析时机,影响治疗效果[2]。我院近年来根据卫生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尽量安排非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肾小球滤过率(GFR)<10ml/(min·1.73m2)时进行血液透析,并发现相比于(6±2)ml/(min·1.73m2)时透析,在(10±2)ml/(min·1.73m2)时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效果更好。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非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共157例为观察对象。根据GFR分为(6±2)ml/(min·1.73m2)组(6ml组)62例和(10±2)ml/(min·1.73m2)组(10ml组)95例。两组在肾衰竭种类、性别比、年龄、血压、血糖、血红蛋白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在透析前均常规接受控制血压、降低血糖、纠正贫血等治疗。透析仪器采用德国Fresenius4008B透析机。碳酸氢盐血液透析,内瘘建立通路,透析液流量500ml/min,血流量180~250ml/min。每周透析均为2次,每次透析4h。个体化确定超滤量,常规监测血液透析参数。在接受透析3个月后,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法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透析前、后血透指标比较两组经透析,SCr、BUN、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10ml组治疗前SCr、BUN显著低于6ml组(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血红蛋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透析期间,6ml组发生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和低血压分别有32例(51.61%)、21例(33.87%)、15例(24.19%),均显著高于10ml组(χ2=5.626、4.475、5.234,P<0.05)。见表2。

±s)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

表2 两组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加重。

3讨论

3.1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治疗的重要手段[3]尤其是进入终末期后,血液透析更是治疗首选。透析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偿肾脏排泄功能,改善肾衰竭患者存活质量[4]。但是,相比于常规治疗,透析治疗花费较大,对普通家庭而言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且,提前血透还存在并发症发生率高的风险,不仅不利于病情治疗,还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5]。延迟透析已经逐步成为慢性肾衰竭终末期患者血透的基本原则。在非紧急等特殊情况下,不宜过早透析[6]。卫生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制定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认为对于非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宜在GFR<10ml/(min·1.73m2)时进行血液透析。但是这一标准在临床运用中,受制于客观判断、医疗经验、患者认知等,各大医院、不同医生的操作标准存在明显差异,影响了临床运用[7]。因此,在指导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最佳透析时机范围,提出更明确的范围对于改善血透效果、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院根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在GFR<10ml /(min·1.73m2)的基础上,将患者分为6ml组和10ml组。从透析前的SCr、BUN和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比较来看,10ml组透析前的SCr、BUN均显著低于6ml组。上述结果反映了6ml组在进入透析时肾功能相对较差。但是从透析3个月后的比较来看,10ml组和6ml组SCr、BUN、血红蛋白透析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该结果表明适当的延迟透析并不会影响最终透析效果。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透析期间,6ml组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和低血压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10ml组(χ2=5.626、4.475、5.234,P<0.05)。10ml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证实了及时透析具有降低并发症的作用。本文结论与李红等人[8]的结论是一致的。

3.2透析时机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以及诸多慢性病、重大病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加之经济的快速发展,血液透析治疗的相对成本降低,越来越多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开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受制于医疗保险、患者(及家属)个人意愿和医生素质等主客观条件,有医疗保险覆盖、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患者,倾向于提前血透。影响这部分患者血透的主要因素是医疗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但是大部分该类患者对血透的认识并不准确,对延迟血透接受较差。无医疗保险覆盖或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较弱的患者,出于医疗费用、减轻家庭负担的原因,往往期望延迟血透。但是这部分患者在接受血透治疗时,已经超出了最佳治疗时机,耽误了治疗[2,7,8]。

根据本文的结果来看,GFR在(10±2)ml /(min·1.73m2)时是相对较好的时机。随着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大以及患者对专业知识掌握越来越多,可以预计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患者听取医生的专业建议,在GFR约为10ml/(min·1.73m2)时进行透析。选择该时点透析,既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血透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也有利于减少医疗成本,获得更好的效果。最后,有必要指出的一点是:糖尿病慢性肾衰竭也是常见的慢性肾衰竭种类。本文由于篇幅限制,未讨论糖尿病慢性肾衰竭的血液透析时机,这有待于未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谢梅芳,谢丽霞. 人性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2):135-137.

[2]李素文. 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高危因素相关性探讨〔J〕. 中国医学工程,2014,22(8):95.

[3]蔡琴,汪平,陈望善,等. 临床药师参与1例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J〕. 中南药学,2014,12(7):693-695,710.

[4]肖琳. 肾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5): 2359- 2361.

[5]陈辉乐,徐昌隆,金领微,等. 老年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911-913.

[6]何玉华,赵良斌,林小风,等. 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9):135-140.

[7]左富姐,冯小芳,闵敏,等. 慢性移植肾失功的透析时机及影响因素〔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53):9151-9156.

[8]李红,高继宁,行延霞,等. 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时机的观察〔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3,15(2):177-178.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4-10-13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1-1478-03

猜你喜欢

血透肾衰竭时机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肾衰宁胶囊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ate分析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血透室里的悲欢
师生互动4时机
护理礼仪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自助透析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降浊颗粒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α-SM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