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疗效与观察

2015-02-23龙智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4期
关键词:脑出血常规病人

龙智蓉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人民医院,贵州铜仁565100)

✿论著/护理✿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疗效与观察

龙智蓉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人民医院,贵州铜仁565100)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100例,将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予以护理,观察组患者5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高血压;脑出血;昏迷;集束化护理;疗效

高血压脑出血的常发人群多为中老年人,多发季节则在寒冷季节,其发病原因主要是情绪过激、重体力活动等引起的。脑出血属于常见的神经外科危重疾病,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短期内会存在意识障碍、昏迷等状态,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因此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救治和有效的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10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予以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100例,将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最大为69岁,年龄最小为42岁,平均年龄为(58.65±3.21)岁;观察组患者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最大为72岁,年龄最小为46岁,平均年龄为(62.13±2.5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在患者入院时对其基本情况做好记录,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

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策略。制定集束化护理策略。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集束化护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认真落实做好人的基础护理及安全管理,保持皮肤清洁,做好“六勤”“四无,预防压疮,坠床的发生。”

(2)营养支持。对昏迷初发患者可暂时停止饮食,静脉供给身体所需营养,观察无并发症,无应激性消化性出血且还未清醒的患者可进行鼻饲流汁饮食,并制定营养饮食计划表。一般情况下,营养支持在病人术后第2天进行,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要采取低盐低脂的流质食物,病情初期可用浓米汤喂食;当患者病情好转时,能够进行吞咽动作时,可由鼻饲转变为口腔进食[2]。

(3)做好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是预防病人肺部感染的重要步骤,且口腔护理应根据病情提供适合的漱口液。比如,对于口腔异味患者,可采用碳酸氢钠漱口液、双氧水稀释1.5%进行护理操作;对张口呼吸的患者可铺设湿纱布于唇部,保护口腔黏膜的湿润度。

(4)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肺部感染发生,严格正确执行吸痰无菌技术操作,如疾病初期病人意识呈昏睡或昏迷,如痰液分泌少,心电监护氧饱和度98%-100%,也要重视吸痰的管理,每班督促护理人员进行一次的彻底吸痰,笔者认为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发生。如果呼吸道粘膜干燥,根据痰液的分度情况,酌情进行雾化疗法,使其呼吸道保持湿润状态;病房内放置温湿度计,保持湿度在60%-70%,基层医院无条件还可在病房内撒水,保持湿度在60%-70%,除此之外,要按时为患者翻身拍背,由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无法自主翻身,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每隔两个小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一次,动作要温柔轻缓,避免对患者带来较大冲击,防止二次出血,拍背时可从背部肺底部逐渐轻拍到肺尖部,避免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病炎,病人肺部情况好,无并发症发生,能很快度过昏迷期,脑组织受损的程度小,致残率降低,缩短病人的住院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3]。

(5)脑出血病人一定要进行脑细胞的保护,疾病期间,基层医院无降温设施,可行头部持续冰敷应用,同时也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4]。

(6)病人在疾病的初期就可在床旁进行适当的被动肢体功能锻炼,传统的观念认为3-7天才能进行功能锻炼,根据实际临床经验疾病开始护理人员就可每天指导协助患者家属进行适当肢体、大小关节的被动功能锻炼,有利于清醒后肢体偏瘫的康复。

(7)是保持大便通畅,1-2次/天,3天未解大便病人,一定要进行处理,防止大便畜积引起血压升高,或毒素的吸收,引起发热或高热不退,进一步发生再出血或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标准差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若P<0.05,则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疗效之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常发人群多为中老年人,其发病原因主要是情绪过激、重体力活动等引起的,具有突发性,患者常会有头昏、意识不清、一侧肢体无力、失语等现象,严重者可迅速昏迷,二便失禁,死亡率较高。因此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救治和有效的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

量[5]。

集束化护理策略属于特殊护理干预方式,由医疗改进中心提出的,集合了诸多具有循证基础的治疗、护理措施,主要用于处理一些比较棘手的临床疾病。集束化护理措施的实施将刚性的概念及指南转化为具体临床实践,以确保最佳政策的实施,在改善患者预后及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带动了整个学科乃至医疗事业的发展。总的来说,集束化护理就是针对某一护理问题采用一系列的经过循证论证过的护理措施加以干预,此一些列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取得跟好的护理结局,同时也是护理质量控制的的一种新思路。本文介绍的集束化护理方案主要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完善护理措施,促使患者更好的恢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集束化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 胡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持续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10,16(11):1389-1391.

[2] 田雪,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观察和护理对策[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8(02):114-116.

[3] 闫冬冬,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03):72-73.

[4] 范蓉.集束化护理措施在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02):309-310.

[5] 张巍,逯晓珊,秦玉玲,等.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人工辅助呼吸通气道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06):1354-1355.

猜你喜欢

脑出血常规病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谁是病人
常规之外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病人膏育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