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和县农村奶牛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2-23杨更善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民和县饲草料产奶量

杨更善

(青海省民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810800)



民和县农村奶牛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更善

(青海省民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810800)

青海省民和县位于青海省最东端,毗邻与甘肃省红古区相交界,是一个以回、土、汉等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在当地的民族习俗、地区特点、气候条件等因素下,奶牛养殖已成为我县农村发展第二、三产业的主导产业,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环境、交通运输、养殖技术、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制约,使我县农村的奶牛养殖发展比较缓慢,产奶量也逐年在下降,对农牧民发展奶牛的积极性收到了一定的影响。

1 民和县农村奶牛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农村的奶牛养殖业在国家政策、资金投入、社会化服务等的推动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统计,2011年底我县农村奶牛存栏量为1.8万头,年产鲜奶1.51万吨,奶牛适度规模养殖户509头;2014年底我县农村奶牛存栏量为1.38万头,年产鲜奶1.67万吨,奶牛适度规模养殖户416户;由此可见,我县农村奶牛养殖呈明显的下滑趋势,严重影响到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和农牧民的牧业收入。

2 民和县农村奶牛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奶牛品种质量不高,高产奶牛存栏少

在1.38万头的奶牛存栏量中,其中高产奶牛为0.58万头,高产奶牛主要以荷斯坦奶牛为主,占奶牛总量的42.03%,高产奶牛的产奶量年平均单产为6500kg/头左右;改良奶牛有 0.798 万头,占奶牛总量的57.83 %,改良奶牛的年产奶量平均单产为4500 kg/头左右;由于高产奶牛的数量较少,大部分都是产奶量较差的改良奶牛,产奶量相对较低,据调查我县农村奶牛的产奶量年平均单产为5500 kg/头左右,远远低于全国奶牛年平均单产10000 kg/头的水平。

2.2 饲草料价格的上涨与乳及乳制品价格上涨的比例失调

近年来,饲草料价格不断上涨,而乳及乳制品价格上涨幅度不大。经调查,2014年1 kg饲料的价格与1 kg牛奶的价格相差不大,饲料价格的上涨,提高了奶牛的饲养成本,养殖户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小,甚至亏本经营,影响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

2.3 规模化程度较低,集约化水平不高

奶牛饲养基本上以农户分散舍饲为主,规模化的养殖场或养殖小区较少,据统计,2014年底我县农村奶牛养殖规模户共629户,其中饲养3~5头奶牛的农户为526 户,占总奶牛规模户的83.8 %;饲养6~10头奶牛的农户81户,占总奶牛规模户的13 %;饲养11~35头的农户19户,只占3 %;在629户的奶牛规模养殖户中,以规模化、集约化形式养殖50~100头奶牛的农户及企业只有2家,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4 饲养管理不当

4.1 优质饲草料严重短缺,并且种类单一

近几年,由于退耕还林使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相对种植饲草料的数量也较少,奶牛的饲草供给主要以(冬春季)玉米秸秆氨化和干麦草为主,青燕麦和少量的苜蓿为主;饲料主要以菜子饼、麸皮及玉米为主,优质饲草料的短缺和种类的单一使奶牛的生长发育受阻,各种疾病常发。奶牛是草食家畜,只有供给种类多样的优质饲草,配合精饲料。

4.2 矿物质和维生素供给不足

由于高产奶牛体格大、体能消耗多,尤其在怀孕期间需要大量的营养供给,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营养不足,可引起代谢紊乱,率配不孕,产后瘫痪,发情不明显等多种疾病。

4.3 饲喂方式不科学

饲养奶牛应该根据其生理特点及产奶规律,按照不同生理阶段的体重和产奶量来科学配制日粮。在奶牛饲养的不同生理阶段,除以青粗饲料为基础的日粮外,还必须适当的提供精料补充料,尤其高产奶牛在补充料中还需要添加过瘤胃蛋白质、过瘤胃脂肪以满足其自身的营养需要和产奶、妊娠的营养需要;对于高产奶牛在干奶期不应该过量饲喂精饲料,一方面造成奶牛营养过剩,另一方面对于妊娠后期的奶牛来说,增加了增长体重的任务。

4.4 防疫、检疫意识淡薄,圈舍消毒不严格

奶牛每年除了接种相关的抗病疫苗外,还要进行一次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的定期检疫。大多数养殖户认识不到防疫、检疫的重要性,片面认为打不打防疫针、检疫不检疫都一样,对牛舍及牛舍内的所有器械、设施等都没有进行定期消毒,粪便清理不及时,蚊蝇密集,随时有疫病发生的可能性。

4.5 乳品加工企业少,乳的销售受到制约

我县现有乳品加工企业2家,而且都建在县城,生鲜乳收购点6处。由于我县的奶牛养殖户基本上都在农村而且都是分散养殖,受地理环境、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制约,现有的鲜乳收购点远远不能满足奶牛养殖户销售鲜乳的需求,使奶业发展受阻。

4.6 没有发挥养殖小区的能动作用

由于奶牛饲养主要以农户分散舍饲为主,一家一种饲养方式,一家一个管理习惯,缺乏生产和经营规则的保护和约束,养殖户生产的鲜奶也很难统一质量、提高标准,养殖户在市场竞争中的抵抗力量也十分脆弱,市场一有波动就感到难以支撑。

4.7 牛舍简易

大多数农户对牛舍舍不得投资,棚圈过于简易,牛床不加垫料,冬季牛舍温度过低,奶牛常受到风寒的侵袭,卫生条件差。

3 对策

3.1 加大良种引进或培育,提高产奶量

建议继续引进品质优良高产奶牛,或进行自繁自育、杂种优势等多种培育方式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使奶业发展逐步向标准化、品质化轨道迈入。

3.2 在政策上应给与重点支持

继续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扩大奶牛良种补贴,实行奶牛养殖小区补贴、优质牧草种植补贴、饲草料加工补贴及疫病保险等优惠政策。对规模养牛场、奶牛养殖小区按照农业用地的原则,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有关部门适当调整乳及乳制品价格,提高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大力发展标准化、集约化的奶牛养殖场或养殖小区作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带动其他小规模养殖场和农户的奶牛养殖。

3.3 抓好干奶期的管理,掌握停奶时机

使奶牛在规定时间内停奶,要及时调整日粮,少喂精料和青绿饲料,逐步减少挤奶次数,适时停奶。对有乳房炎病史的奶牛,在停奶后还要注意观察其乳房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4 加强奶牛的免疫接种和疫病保健工作

为了保障人畜的健康与安全,按《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疫病免疫和疫病检测实行强制化的形式,按照疫病防治的要求,每年要对奶牛进行定期的口蹄疫、炭疽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和对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定期检疫。

3.5 因地制宜

在奶牛养殖小区、养殖场及农户奶牛养殖附近建立以乳制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鲜乳定点收购点。

3.6 大力宣传科学技术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继续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承包户,尤其在规模场或养殖小区内要配备一名具有一定能力的专业技术骨干。

3.7 做好棚圈建设和圈舍内外的消毒工作

夏季气温炎热,牛舍内要常保持通风、干燥,冬季气温常在零下10℃以下,要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圈舍内的粪尿、污物要及时清除以防其他疾病的发生。由于农村的奶牛基本上都饲养于人居密集的农居区,人牛混居,存在很大的隐患。

杨更善(1971-),男,大专,畜牧师。

猜你喜欢

民和县饲草料产奶量
2015—2020年民和县牛羊棘球蚴感染情况调查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反刍动物饲草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冬季奶牛多产奶有啥法儿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饲草料产业体系构建的瓶颈与突破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清丰县奶牛饲草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
论藜麦在民和地区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