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敬孝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蛋白尿验案介绍

2015-02-22关子赫指导李敬孝

新中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李教授浮肿中焦

关子赫指导:李敬孝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基础专业,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医案感悟杂谈◆

李敬孝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蛋白尿验案介绍

关子赫1指导:李敬孝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基础专业,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慢性肾功能衰竭蛋白尿;名医验案;辨证论治;李敬孝

李敬孝教授为黑龙江省名中医,是省四大名医高仲山教授之高足,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载,擅长治疗中医内、妇、儿科等病,对肾炎、肾功能衰竭等疑难病的诊治,亦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师侍诊,亲聆教诲,收获颇丰。兹就其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蛋白尿的经验,通过验案3则分析如下,以飨同道。

1 清心莲子饮案

张某,女,36岁,2012年3月14日初诊。患者患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年,慢性咽炎史,虽经中西医多方治疗,但尿蛋白始终不减,浮肿反复不消。诊见:患者下肢浮肿,凹陷不起,气短,周身困重,全年周身无汗,口干苦,舌淡红苔黄厚,脉沉。尿常规:尿蛋白(+++)。李教授辨为虚实错杂,肺脾肾气虚,水饮内停。治当标本兼顾,拟益气养阴,祛湿化浊法治疗。处方:黄芪、黄精、茯苓各50 g,山药35 g,麦冬、山茱萸各25 g,莲子、知母、猫须草各20 g,人参、炙甘草各15 g。二诊:服前方14剂后,下肢浮肿减轻,体力增加,肢冷好转,身已有汗,口干苦好转,舌苔黄但已不厚,脉仍沉。尿常规:尿蛋白(+)。前方加莲子芯20 g,车前子15 g,山药增至50 g。三诊:服前方14剂后,浮肿已基本消退,自觉下肢轻松,体力好转明显,周身不再困重,唯咽炎时有反复,舌苔白腻,脉略沉。尿常规:尿蛋白(+-)。前方去黄精,加白茅根20 g,人参增至30 g。服前方30剂,另服:牛黄利咽丹4盒。症状渐平。嗣后,在前方基础上加减用药治疗半年余,并嘱平日低脂低蛋白饮食,浮肿未有反复,尿常规:正常。患者亦自觉免疫力提高很多,咽炎不再反复。

按:患者病机为虚实错杂,虚多实少。肺虚不宣,脾虚不散,肾虚不温,则水道不利,水饮丛生,浮肿反复;肺脾肾气虚,则气短、身困重;脾气不升,津不上承,则口干;浊气不降,胆经不降,则口苦。方选清心莲子饮加减,益气养阴,兼化湿浊。牛黄利咽丹为本院研制,治疗急慢性咽炎效果颇著。本案特点:其一,当肺脾肾三焦俱病导致浮肿时,从中焦论治。李教授认为:“中焦如轴,转换阴阳”,调理中焦气机升降,利于浮肿消退。人参、黄芪、炙甘草益脾气,“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本草汇言》),阳气生则肢冷减,气息足则有汗生,因此患者服药后,阳气恢复,肢冷好转,身体渐有汗液。莲子、山药补脾阴,黄精既补脾阴又益脾气,茯苓健脾利湿。其二,“舌苔黄厚”亦加养阴药。李教授从病机入手,剔除“舌苔黄厚”是实热的假象,认为气虚则停湿,湿久亦化热,故舌苔黄厚。而患者有慢性咽炎史,“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灵枢·经脉》),故咽炎日久不愈则暗耗阴液。故李教授在使用大量补气药健脾化湿的同时,加入养阴药。莲子、山药补脾不滋腻,大剂量山药既不助热,又不滋腻,久服长肌肉增体力。黄精滋脾阴补脾气,知母、麦冬滋阴清虚热。猫须草清热祛湿不伤阴,李教授在治疗泌尿系统或上呼吸道炎症时常常使用。

2 升阳益胃汤案

李某,女,31岁,2013年5月6日初诊。曾患急性肾盂肾炎,继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兼继发性贫血,血红蛋白90 g/L,尿素氮8.6mm ol/L,彩超:双肾功能轻度损伤。诊见:面色淡白虚浮,下肢肿,体胖多汗,易感咽痛,不耐寒热,腰酸肢冷,胃胀纳呆,大便溏泄,月经量稀少,白带多,舌淡胖有齿痕,脉濡。李教授辨为脾肾阳虚,湿毒内生。治当温脾益肾,化湿解毒。处方:黄芪100 g,人参、白芍各35 g,茯苓30 g,炒白术、半夏、泽泻、柴胡、防风、甘草各15 g,黄连、陈皮、羌活、独活各10 g。二诊:服前方20剂后,患者高兴告知:浮肿减轻明显,体重随之下降5斤余,胃胀好转,大便能成形,白带减少,舌淡红胖、齿痕略减,脉濡滑。前方人参减为30 g,茯苓增至35 g,加薏苡仁30 g。三诊:服前方20剂后,略有颜面虚浮,体重继续下降10余斤,月经量较前次增多,余症均有好转。尿素氮8.0mmol/L,血红蛋白108 g/L。前方黄芪减至50 g,茯苓增至50 g,加白花蛇舌草30 g。四诊:服前方30剂后,症状基本稳定,尿素氮恢复正常,舌淡胖,脉濡。前方加入淫羊藿、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各15 g,猪苓50 g。服前方30剂后,检查彩超双肾无异常,血红蛋白恢复正常。遂取前方3剂,加阿胶100 g做成药粉,服用2月停药。

按:李教授认为,脾胃属土,居于中焦,为后天之本,胃纳脾运,补养五脏;肾居下焦,主水藏精,为先天之本。脾阳有赖肾阳的温煦,而肾精亦需水谷精微的滋养。此方为金·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此方补中益气,运化中焦,升清降浊,辛开苦降。方中重用黄芪,配伍人参、白术、甘草补益脾胃之气;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祛风药不仅能抗炎消肿,而且还具有抑制免疫反应作用[1]。由于祛风药能健脾升阳、胜湿,味辛能通阳化气,李教授在治疗蛋白尿时,常加入少量祛风药。四诊后患者病情平稳近两月余。“缓则治其本”,为巩固疗效,需加补肾之剂,上方加入“肾四味”[2],即枸杞子、菟丝子、盐补骨脂、淫羊藿,此四位药性和平,温而不燥,润而不腻,且均入肝肾之经。补肾之精,鼓肾之气。

3 固肾降浊汤案

王某,男,44岁,2013年11月23日初诊。曾于半年前因外感高热服用西药不当,而致周身轻度浮肿,因为工作繁忙患者未去医院就诊。唯1月前因过劳后少尿、尿热、腰酸痛,遂入院检查肌酐:145μmol/L(标准为:44~133μmol/L),尿常规:尿蛋白(+),白细胞(+),西医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静脉滴注呋塞米治疗半月,少尿好转,但浮肿时有反复。诊见:面色暗,肢软乏力,下肢浮肿,晨起明显,轻微活动则减轻,过劳后浮肿增加,舌暗红偏紫、苔白润,脉沉取稍弱。血压:150/95mm Hg。李教授辨为虚实夹杂,因虚致瘀,血瘀水停。治当扶正固本,益气活血化瘀。处方:黄芪、益母草各50 g,防己、熟地黄各40 g,丹参35 g,锁阳、巴戟天各25 g,山药、山茱萸、白茅根各20 g,茯苓、白术、生晒参、甘草、桃仁各15 g,红花10 g,鹿茸(另煎)5 g。二诊,服前方7剂后,下肢软好转,体力增加,下肢浮肿减轻,舌暗红偏紫、苔白润,脉沉取稍弱。血压:140/90mm Hg。前方去鹿茸,加土茯苓20 g,白花蛇舌草50 g。三诊,服前方14剂后,患者身体无不适,家人说其面色暗好转,浮肿不显,尿常规:正常,血肌酐:120μmol/L,血压:135/90mm Hg,舌暗红、苔白,脉弱好转。效不更方,前方3剂做成药粉缓服2月停药。

按:李教授通过患者面色及舌脉辨为瘀血内停,通过主诉:肢软乏力,下肢肿,晨起明显,轻微活动则减轻,过度活动则增加等认定为因虚致瘀。故治疗应标本兼顾,补气扶正固本的同时,兼活血化瘀治标。此方为李教授自拟的固肾降浊汤加减,原方还有蛤蚧、牡丹皮、枸杞和泽泻等药,治疗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疗效显著。此方融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右归饮于一方。为避免温燥伤肾,锁阳、巴戟天替代附子、肉桂。因此患者为病久生瘀,气虚停瘀,加入丹参、桃仁、红花活血行气化瘀,益母草、白茅根活血利水,清热解毒。山茱萸能“通九窍,止小便利”(《名医别录》),温补而不壅滞,“大补肝肾专而不杂,既无寒热之偏,又无阴阳之背,实为诸补阴之冠”(《本草新编》)。因肌酐偏高,尿中有白细胞,李教授认为毒邪未清,故温运脾肾的同时,须配合清湿热、利水毒、泄浊瘀之品,方中配用白花蛇舌草、土茯苓正合此意。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除湿利尿不伤正气;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4 小结

李教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位在脾肾,病机以脾肾虚损为本,湿毒水饮内停,气机不宣降为标,常可兼见肺气不足,肺脾气虚或肺肾亏虚等。治疗上常采用温肾健脾、补脾益肺,调补中焦、通腑泻浊、活血利水等方法促进氮质产物即“浊毒”的排出,抑制蛋白分解,纠正酸中毒,从而缓解病情。李教授主张:其一,当患者病情复杂,虚实不易查明,脏腑认定不清时,多从中焦入手,斡旋中焦,上可及肺,下可系肾。其二,温补脾肾,升清降浊消除蛋白尿、肌酐或尿素氮时,常加入风类药祛风化湿以提高效率,如防风、羌活、独活等。其三,临床上因此类患者多以脾肾阳虚为主,兼见肺气不足,故不建议使用大量的清热解毒药重伤患者的阳气,治疗上应标本兼顾,补攻并施,益气温阳,化瘀通腑泄浊。

[1]吴文斌.肾性蛋白尿的中医药诊治思路[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58.

[2]张存悌.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下)[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92.

(责任编辑:骆欢欢)

R692

B

0256-7415(2015)02-0290-02

10.13457/j.cnki.jncm.2015.02.132

2014-09-01

关子赫(1984-),男,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金匮杂病证治规律研究。

猜你喜欢

李教授浮肿中焦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态靶结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孕妇下肢浮肿怎么办
大龄孕妈要提防孕期浮肿
消除面部浮肿的足底按摩
育槐
王作顺主任运用“因时学说”治中焦病经验举隅
厨子救人
别人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