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重华教授诊治耳鼻喉科情志性疾病经验介绍

2015-02-22李艳青臧朝平顾思远指导张重华

新中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耳鼻喉科性疾病素问

李艳青,臧朝平,顾思远 指导:张重华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200031

张重华教授诊治耳鼻喉科情志性疾病经验介绍

李艳青,臧朝平,顾思远 指导:张重华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200031

介绍张重华教授诊治耳鼻喉科情志性疾病的经验。张教授重视经典,推崇《黄帝内经》,并以此为基础,认识耳鼻喉科情志性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及预防各个方面,建立耳鼻喉科情志疾病的综合治疗模式。强调治疗过程中当守方与变方,坚持辨证治疗原则。

耳鼻喉科;情志性疾病;诊疗经验;张重华

张重华教授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中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局批准的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全国名中医张赞臣教授。张教授在继承张赞臣教授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治疗鼻出血及鼻炎、鼻窦炎的综合疗法和系列验方。临床上善于发挥中西医之长,尤其是在难治性鼻出血、顽固性慢性鼻-鼻窦炎、嗅觉障碍、声带白斑及耳鼻喉科情志性疾病等的治疗方面。笔者李艳青是2013-2015年上海市“杏林新星”计划培养对象,于2013年8月正式拜师张重华教授,现将张教授诊治耳鼻喉科情志性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重视经典,推崇《黄帝内经》

张教授认为,《内经》奠定了中医治疗情志性疾病的理论基础,在中医生理、病因病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均有丰富的内容,至今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体现在:

1.1 理论原则方面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形神合一”的生命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强调“心主神明”,如《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说明五脏与情志的关系,如《素问·宣明五气》:“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1.2 病因、病机方面 指出五志、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功能紊乱而致病,如《素问·举痛论》言:“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另一方面,躯体疾病也可导致情志异常,如《素问·宣明五气》:“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灵枢·本神论》曰:“脉舍神,心气虚则恐,实则笑不休”。《内经》还非常重视不良社会因素对人心理情志的影响,如《素问·疏五过论》云:“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败必亡。”另外,指出不同人格特点会造成人的生理特性及疾病易感性各异,如《灵枢·通天》:“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志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1.3 诊断方面 强调诊断时不要忽视影响疾病表现的心理因素,以免造成误诊、漏诊。《素问·疏五过论》中指出的五种诊断过失中,有4种出于心理诊断的失误;《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精神不进,志意不及,故病不可愈。”

1.4 治疗方面 提出诸多心理疗法,如“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的情志制约法,《灵枢·师传》中的开导法,《素问·调经论》之暗示法,以及“治诸胜复,……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之静志安神法,以及祝由法,转移注意法,等等。在立方上,《内经》十三方中治疗情志病的专方有两张,一是治卫气不得入阴导致的失眠方“半夏秫米汤”(《灵枢·邪客》),另一张是治疗因郁怒发狂的“生铁洛饮”,一直为后代医家所延用。

1.5 预防方面 强调通过养生,调神而养心,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 建立耳鼻喉科情志疾病的综合治疗模式

张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针对耳鼻喉科情志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建立了“辨证论治-心理疏导-对症治疗-外治法”的综合治疗模式。其中,中医辨证体现在先要定脏腑,辨虚实。因五脏六腑生郁者,一般均存在气血虚损;病邪则以瘀血、痰浊、火热为多见,临床辨证多属气血亏虚,气滞血瘀,或火热痰凝之本虚标实证。根据辨证结果,酌情采取补益气血、化痰祛瘀、降逆泻火、理气解郁等法治之。

张教授在诊治耳鼻喉科情志性疾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身、心并治,尤其是心理疏导。这与《内经》“形神合一”及“身心医学”的理论相一致,对提高疗效有极大帮助,但常为医生或病家所忽视。他在采取有效药物及治疗措施以缓解患者自身不适症状的同时,注意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给予适当、有针对性的解释,以解除或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负担。张教授认为,在当前医疗环境下,适度的心理疏导也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上述疗法基础上,再根据患者的伴发症状,采取相应对症治疗措施的同时,辅以合适的外治方法,如局部外用药物、按摩、针灸、穴位注射、贴敷、推拿、气功、导引等,用之得法,见效迅速。内外并治且有助克服内服药物的不足之处,有增强疗效的好处。

此外,张教授认为,在耳鼻喉科情志性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1]:①制订治疗方案前需先详细了解发病的心理相关原因及诱因、其所起作用及与躯体疾病的关系,既往接受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据此设定治疗方案。②下诊断要慎重。不能一概诊为“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也要警惕症状不明显的“隐匿型抑郁症”,以免漏诊、误诊。③医师接待患者时特别要注意治疗方式、方法及态度,应把它当作治疗措施的组成看待。语音疏导做到个体化、有针对性,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以充满同情、理解、诚恳、关心的态度,耐心倾听患者诉述并作出解释,忌厌烦、冷漠、训斥等态度,从而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增强治疗信心,提高依从性及临床疗效。④告知患者应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做到生活规律,配合食疗及适度运动等摄生方法。⑤要学会善于“守方”与“变方”,坚持辨证治疗原则。

3 常用方药

张教授认为,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耳鼻喉科情志性疾病,是传统医学的特色与优势,应根据不同情况辨证选用。如证属痰湿凝聚者,予二陈汤加减;痰热偏盛者,予温胆汤加减;肝郁脾虚者,予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气滞血瘀者,予血府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心肝血虚,虚烦不眠者,予酸枣仁汤加减;心脾两虚,心神惑乱者,予归脾汤或甘麦大枣汤加减;气血亏虚者,予补中益气汤加减;阴液亏损者,予增液汤或养阴利咽汤加减;脾胃虚弱者,予四君子汤加减,等等。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选用一些疏肝理气、解郁药物,如柴胡、香附、广郁金、远志、徐长卿、佛手、百合、合欢花(皮)、绿萼梅、玫瑰花、白菊花、茉莉花、八月札、淮小麦、生白芍、大枣、酸枣仁等。同时,张教授十分注意理气药多有过于香燥、久用伤阴之虞,因此强调不能只顾疏肝,应辨证选用,及时更改。临床喜用性质平和之品,如对于阴虚病人,多以佛手代替陈皮。

张教授指出,应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耳鼻喉科情志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目前治疗此类病症的西药大多属于精神类药品,或抗焦虑或抗抑郁,长期服用不仅费用较高,且不良反应较多,疗效也尚欠满意。而中医药治疗情志性疾病历史悠久,从《内经》、《金匮要略》以来,已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情志病症的理论和许多有效方药。通过具有中医特色的内服、外治及精神治疗等多种方法整体调治,不少原发病症及宿疾常常得以缓解或治愈,不仅弥补了西药的不足之处,同时能够明显增强患者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进一步重视和大力发扬。

4 病案举例

万某,女,26岁。因鼻塞,伴咽干不适4月,于2013年12月4日前来就诊。患者1年前因交替性鼻塞,在外院行双鼻腔等离子消融手术,术后鼻塞一度得到改善,但有鼻干不适感。4个月前鼻塞复又出现,以左侧为重,有鼻干鼻痒,喷嚏不多。曾至多处诊治,采用减充血剂、鼻用激素及口服抗抑郁药物等治疗,花费过万,但无明显疗效。证见:持续鼻塞,伴鼻内灼热感、咽部干燥不适,胸闷气短,寐差,头昏,情绪低落,悲伤欲哭。检查:双侧鼻膜干红,下鼻甲显小、表面有干痂凝结,鼻腔宽敞,鼻道洁。舌淡胖,苔薄黄,脉细带弦滑。诊断:鼻槁。证属:肝郁脾虚,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治法:疏肝解郁,甘润滋阴,养心安神。处方: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柴胡6 g,鸡血藤、黄芪、广郁金、白茅根、淮小麦各30 g,生白芍、百合、麦冬、葛根、天花粉各12 g,大枣5枚,炙甘草5 g,合欢皮10 g,14剂。同时,对患者进行耐心、适度的心理疏导;并给予复方薄荷油、林可霉素液交替滴鼻,维生素B2、谷维素口服。

复诊:用药后患者鼻通气明显改善,头昏消失,睡眠正常,情绪乐观;但咽部仍有不适及少许黏痰,偶尔眼痒。检查见:鼻腔黏膜转润,表面已无干痂。上方去鸡血藤、合欢皮,加浙贝母、蝉蜕各10 g,山萸肉12 g。14剂,巩固善后。此后电话随访,无不适。

[1]张重华.耳鼻喉科的心理相关疾病值得重视[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1,11(1):3-4.

(责任编辑:刘淑婷)

R76

A

0256-7415(2015)02-0008-02

10.13457/j.cnki.jncm.2015.02.004

2014-10-20

上海市“杏林新星”计划(ZYSNXD011-RC-XLXX-20130054);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建设项目(ZYSNXD-CC-MZY033)

李艳青(1980-),女,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耳鼻喉科常见病与难治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

猜你喜欢

耳鼻喉科性疾病素问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内容简介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你得了“晕屏症”吗?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