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桐庐果桑栽培技术总结

2015-02-22沈林海,朱关荣,袁承东

蚕桑通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萌芽期果桑桐庐

蚕桑产业是桐庐的传统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受工业用地的不断增加、效益农业的扩面、劳动力紧张等因素影响,桑园面积大量萎缩。该县根据产业现状开展色彩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结合旅游业大力发展果桑产业。短短2年时间,该县新发展果桑面积20多hm 2,在大力宣传、县政府政策鼓励下,果桑面积不断扩大。

1 品种的选择

果桑品种较多,目前该县主要栽植品种有大果10号、白玉王、桂花蜜以及台湾长果。从近2年栽种及市场情况看,以大果10号、桂花蜜等品种比较容易让果农和游客所接受。

2 栽培技术要点

2.1园地选择

目前该县的果桑栽植以鲜食为主,对果桑园选择要求较高,多数栽植在交通便利、地势平缓、土壤深厚肥沃、能排能灌、向阳的地区,同时又远离工业、灰尘等有害物污染地区。如桐庐镇的太阳山庄、瑶琳镇的毕浦果桑园、分水镇的富源果桑基地,都位于交通便利的国道、省道旁,但同时又有隔离,以减少废气污染。

2.2种植密度与树形养成

果桑以采鲜果为主,栽植密度与常规的叶桑不同,目前该县的果桑栽植密度以每667 m 2栽300~350株为主。一般行距2 m,株距1 m,树形中低干养成。具体操作方法为:当年种植离地30 cm处剪去苗梢,养成主干。发芽后留2~3个健壮枝,位置均匀(如是独芽,可在5~7张叶时摘芯,重新萌芽),冬季剪去梢头1/3。第2年在5月底采果后,于6月10~20日进行修剪,离地30~40 cm剪梢,重新萌芽。在7月中下旬进行疏芽,每株留6~8条健壮枝,平时结合放枝、回缩、疏枝来调整树冠大小。第3年进入正常生长期,树干定型,离地50~60 cm剪梢,在夏季修剪后,每年重复修剪留拳。从实际效果情况看,密度过高,应以栽100~150株/ 667 m 2比较适宜,树干定型在80 cm左右,每株留拳3~4个,每拳留条数为4~5条为宜。

2.3肥水管理

果桑是以采果、休闲观光为主,注重果粒的品质,对风味、含糖量高、果粒大等要求高。在肥水管理上,原则上是少施化肥、多用有机肥,少用氮肥、多用磷钾肥。一般冬季在定植行间开沟施肥,开沟50 cm深,施有机肥1000~1500 kg/667 m 2作底肥,覆盖10 cm熟土后种植。成林果桑园春季在2月初,根据树势情况施氮磷钾含量为15%的复合肥15 kg/667 m 2,挖穴深施。到4月初,根据果桑长势情况酌量进行叶面追肥,一般选用0.3%的磷酸二氢钾,施100~ 150 g/667 m 2叶面肥。果桑的需水期,主要是在春季的萌芽期和夏伐后的萌芽期,这两个时期要及时补充水分。

3 病虫害防治

果桑病虫害防治要以防为主,及早防治,着重抓好二头(即:冬季封园、春季开园)工作。而当前的果桑管理往往忽略冬季封园工作,由于防治措施不到位,造成2014年大面积爆发菌核病,很多果桑颗粒无收。从全省各地及本县近几年果桑栽培来看,该病危害最大也最难防治,这与南方雨水多、气候湿润有关。为提高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在有条件的地区最好采用大棚种植或采取避雨措施,这样才能确保果桑丰产、丰收。

3.1春季开园防治

在2月底3月初气温回升到12℃以上时,果桑芽开始萌动,就要开始喷药防治。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倍液,对树枝、地面全面喷洒。以后间隔7~8 d交替使用,连续喷3~4次。期间如遇阴雨天,要等到雨停枝干时再喷药。

(下转第58页)

猜你喜欢

萌芽期果桑桐庐
美丽乡村(浙江桐庐)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萌芽期|春秋战国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
桐庐县召开首届桐庐人大会
台湾果桑全封闭式嫩枝扦插育苗技术总结
冠县春季低温霜冻与早熟大樱桃冻害气候分析
桐庐:全力促进快递产业回归
不同玉米品种萌芽期抗旱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