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精神病并高血压患者的初步疗效观察

2015-02-20柏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4期
关键词:精神病高血压运动

柏宁

(黑龙江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论著/护理✿

护理干预对精神病并高血压患者的初步疗效观察

柏宁

(黑龙江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目的 观察分析精神病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例精神病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指导、心理干预、运动指导、服药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对疾病知识的认知,以及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升,护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精神病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精神病;高血压;护理干预

高血压是一个影响全球的危险因素,每年死于高血压疾病的人数可以达到7百多万[1]。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手段。对于高血压疾病来说,其不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基本都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进而无形中成为了高血压的牺牲品。所以,高血压成为了一种“无声杀手”。为了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一定要重视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例精神病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其中女患者9例,男患者11例;年龄在39-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4±9.6)岁。所有患者都符合CCMD-3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1.2 方 法

1.2.1 疾病知识宣教 对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理、防治措施、监测方法等进行宣传教育,并且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强调生活行为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进而明确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要作用。

1.2.2 饮食指导 建议患者食用富含维生素、富含纤维素、优质蛋白质、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盐的食物,并且适当食用一些含碘、降脂的食物。一般而言,患者每天的食盐量在3-5g之间,如果患者高血压症状较为严重,需要将每天食盐量控制在1-2g[2]。要求患者饮食定量,避免暴饮暴食,禁止饮酒、吸烟。

1.2.3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进而明确心理状态对高血压疾病的影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与支持,帮助患者克服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2.4 运动指导 向患者解释适当运动对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运动方式,并且对运动强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一般而言,可以建议患者进行有氧运动,主要有散步、游泳、慢跑、打太极等,根据患者的心率明确运动强度,同时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与自觉症状,确定运动量,通常以轻度呼吸加快、无持续性疲劳、运动后感觉舒适为宜。

1.2.5 服药护理 监督患者按时服药,并且服药后检查患者的口腔,对合作态度好的患者给予奖励,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对疾病知识的认知,以及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通过“中老年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主要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环境适应、社会适应。

1.4 统计分析

运用SPSS19.0软件对研究数据予以统计分析,

2 结果

护理干预前,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为10%,护理干预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为90%;护理干预前,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身体健康(9.8±1.5)分,心理健康(6.9±1.7)分,环境适应(4.6± 1.0)分,社会适应(4.0±1.1)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身体健康(11.8±1.4)分,心理健康(8.4±1.7)分,环境适应(5.4±1.2)分,社会适应(5.3± 1.3)分,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血压发病和精神过度紧张、吸烟酗酒、肥胖等有着密切关系。根据有关调查显示,高血压可能就是由长时间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3]。同时,心理因素对高血压发病有着一定的影响,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焦虑、抑郁的状态下,非常容易引发血压升高。在治疗高血压的时候,主要可以从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等方面着手。

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患者更多的了解高血压疾病知识,树立疾病防治意识,进而改掉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有效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

总而言之,对精神病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可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但由于本文观察例数上少,今后仍需继续增加病例作进一步研究。

[1] 孙福刚,苏宝兰.精神病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02):110-112.

[2] 廖兴菊,邓仁奎,彭红艳,等.应用循证护理对精神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6(08): 69-69.

[3] 曾海燕,谢灵玉,林雪平,等.老年性精神病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3):3918-3919.

[4] 邓仁奎,彭红艳,王玲,等.应用循证护理对精神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探讨[J].医药前沿,2012,19(21):31-32.

柏宁,1967年生,女,江苏江都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综合内科护理。计数资料表示为[n(%)],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进行t检验,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猜你喜欢

精神病高血压运动
全国高血压日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