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雄性动物称谓词语历时考察

2015-02-20陈明富

关键词:大词典公羊公牛

陈明富

古代雄性动物称谓词语历时考察

陈明富

(南京工业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江苏南京211816)

古代汉语;雄性动物称谓词语;共时存在;历时更替

古代汉语中的雄性动物称谓词语极为丰富,其中有些出现较早,有些出现相对较晚;有些适用范围较广,有些只适用于某一种或几种动物。这些词语自先秦以来,一直存在于共时分布与历时更替的系统中。到清代时,仍在使用的有“雄”、“公”、“儿”、“叫”、“牯”、“犍”、“扇”、“騬”、“豭”、“羖”、“羝”等。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普通话或方言中都基本存在,其中“雄”、“公”二词使用范围较广,在普通话中已经替代了其他词语。

由于动物之间存在性别之分,语言中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各种性别称谓,汉语亦不例外。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考察,同时结合现代汉语方言,我们发现古代雄性动物称谓方式极为丰富,主要有“雄”、“公”、“牡”、“父”、“儿”、“叫”、“阳”、“腾”、“累”、“牯”、“特”、“朴”、“犍”、“犗”、“扇”、“騬”、“豮”、“豭”、“羝”、“羖”、“羠”、“羯”等词。这些雄性称谓词有些出现较早,如“雄”、“牡”、“父”、“腾”、“累”等均出现于汉代以前,有些出现相对较晚,如“儿”、“叫”、“阳”、“扇”等均产生于唐以后;有些适用范围较广,如“雄”、“公”、“牡”、“父”等可以适用于一般动物,而有些只适用于某一种或几种动物,如“羝”、“羒”、“羱”、“羖”、“羠”、“羯”等主要适用于羊,“豮”、“豭”等主要适用于猪,“累”、“牯”、“特”、“朴”、“犍”、“犗”等主要适用于牛,“叫”主要见用于驴、鸡等,“儿”主要用于马、猫等。这些雄性动物称谓自先秦以来,一直存在于共时分布与历时更替的系统中。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词语的产生及发展演变情况,同时考察这些词语之间的分布与更替情况。

(一)雄

“雄”主要与“雌”相对,最初只表雄性的鸟,如《尔雅·释鸟》:“鸟之雌雄不可别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1〕《说文·隹部》:“雄,鸟父也。”〔2〕①《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雄,禽类中能产生精细胞的。”〔3〕然后引申可指其他动物的雄性,如《康熙字典》:“《诗·齐风》:雄狐绥绥。按诗卫风传云:飞曰雌雄,走曰牝牡。然齐风言雄狐,狐,走类也,亦曰雄。”〔4〕最后,“雄”逐渐成为雄性动物的通称,如《正字通》:“物各有雌雄,鳞介至虮虱皆然。”〔4〕

从文献来看,“雄”偶尔也可与“雌”之外的雌性称谓词相对,如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五:“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杪,弋人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投箭堕地而死。”〔3〕②此句中“雄”即与“母”对举。

“雄”表性别,在先秦即已出现,文献中多指鸟类,如《诗经·召南·雄雉》:“雄雉于飞,泄泄其羽。”《国语·周语下》:“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惮其牺也。’”《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

汉魏南北朝,“雄”的使用更加广泛,但表性别仍多见于鸟类(含家禽),如《春秋繁露·求雨》:“取三岁雄鸡与三岁豭猪,皆燔之于四通神宇。”《史记·封禅书》:“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鸡,其声殷云,野鸡夜雊。”《淮南子·泰族》:“故人主有伐国之志,邑犬群嗥,雄鸡夜鸣,库兵动而戎马惊。”《魏书·崔光传》:“永光中,有献雄鸡生角。”

唐以后,直到清代,“雄”一直是汉语中表达雄性动物性别的主要手法之一,仍多见于鸟类,但用于兽类等动物的范围比此前广泛,如孙鲂《题梅岭泉》:“南雄雉堞峻,北壮凤台连。”《南村辍耕录·松江志异》:“至正壬寅八月中,上海县三十四保辰字围金寿一家,已阉雄狗生小狗八,其一嘴爪红如鲜血然。”《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二回:“深洞之中,里边睡着一个极大的雄猪,正在那里鼾鼾的掇气。”《歧路灯》第八十五回:“鼻涕早流在地下一大摊,咽喉逗着,直如雄鸡叫晓,只伸脖子却无声。”

植物的雄株、雄蕊等也可用“雄”来称谓,如苏轼《仇池笔记·竹雌雄》:“竹有雌雄者多笋,故种竹当种雌。”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一·大麻》:“有雌有雄:雄者为枲,雌者为苴。”

现代汉语中,“雄”仍是雄性动物以及植物的通常称谓之一,主要用于书面语。

(二)公

“公”作为雄性动物的称谓,主要与“母”相对。《大词典》:“公,称雄性动物。”〔5〕又“公母,雄雌的俗称。”〔5〕如《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七:“汝知天地之纲纪,阴阳之本姓(性),何者为公?何者为母?”先秦即有“公马”、“公牛”、“公羊”等词,但先秦时这些词并非指雄性动物。如《国语·楚语下》:“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韦昭注:“公马,公之戎马也。”〔5〕此句中的“公马”是指君主的战马。《周礼·地官·牛人》:“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郑玄注:“公,犹官也。”贾公彦疏:“训公为官者,恐有公君之嫌,但王家之牛,若公廨之牛,故须训公为官,是官牛也。”〔5〕显然这里的“公牛”义为官牛,并非雄牛。另外,“公牛”在先秦又可作复姓,如《淮南子·俶真》里的“公牛哀”。“公羊”在先秦是《公羊传》的简称,又可作复姓,如公羊高。

以“公”称呼雄性动物,大概出现于南北朝时,其口语性较强,在书面语中不多见,直至清代亦如此,其中“公鸡”一词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如《齐民要术·作酱法》:“母蟹齐大,圆,竟腹下;公蟹狭而长。”《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七:“小儿又问曰:‘公鸡因何能鸣?’孔子曰:‘赖他颈长因此能鸣。’”《水浒传》第一回:“浑身却如重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儒林外史》第二回:“随即每桌摆上八九个碗,乃是猪头肉、公鸡、鲤鱼、肚、肺、肝、肠之类。”

现代汉语中,“公”作为动物性别称谓词运用较为广泛。相对“雄”而言,“公”口语化较强,主要适用于日常称谓。

(三)牡

“牡”表雄性动物,与“牝”相对。“牡”最初用来指称雄性的畜类,《说文·牛部》:“牡,畜父也。”〔2〕《康熙字典》:“《诗·邶风》:‘雉鸣求其牡。’《传》:‘飞曰雌雄,走曰牝牡。’”〔4〕进而也可指称雄性的禽类,《集韵》:“牡,禽雄曰牡。”〔4〕《大词典》:“牡,鸟兽的雄性。”〔6〕“牡”在古代方言中有时作“牧”,《颜氏家训·书证》:“诗云:‘駉駉牡马。’江南书皆作牝牡之牡,河北本悉为放牧之牧。”

“牡”表雄性动物,可单用,其后也可接动物名称。“牡”在先秦即已出现,汉魏六朝相对多见,唐以后所见相对较少,清代已不多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不用了。如《诗经·鲁颂·駉》:“駉駉牡马,在垧之野。”《魏书·崔浩传》:“牡马护群,牝马恋驹,驱驰难制,不得水草,未过数日则聚而困敝,可一举而灭。”刘基《月蚀诗》:“黄文结邻上诉帝,赐以小戎骖牡骘。”《聊斋志异·钟生》:“方欲整辔趋过,有一失勒牡驴,随之而行,致骡蹄趹。”

古代不仅雄性动物可用“牡”,连植物的雄株或无子者也可用“牡”,如“牡麻”、“牡鞠”(即“牡菊”)、“牡菣”(即“牡蒿”)、“牡荆”等。例如《诗经·小雅·蓼莪》“匪莪伊蔚”,郑玄笺:“蔚,牡菣也。”〔6〕孔颖达疏引三国吴陆玑曰:“牡蒿也。”〔6〕《周礼·秋官·蝈氏》:“蝈氏掌去鼃、黾。焚牡鞠,以灰洒之则死。”郑玄注:“牡鞠,鞠不华者。”〔6〕《礼记·檀弓上》:“司寇惠子之丧,子游为之麻衰牡麻绖。”

甚至具有某些雄性特征的无生命事物,古代有时也可以“牡”来称之。如《康熙字典》:“《前汉·天文志》:‘长安章城门,门牡自亡。’《注》:‘师古曰:牡,所以下闭者也。以铁为之。’”〔4〕这里的“门牡”之“牡”有点类似现代的“螺母螺公”之“公”。又如苏轼《三月二十日开园》之二:“西园牡钥夜沉沉,尚有游人卧柳阴。”其中“牡钥”,《大词典》云:“牡钥,门闩;锁钥。”〔6〕

(四)父

“父”可指“父母”之“父”,即幼崽之“父”,《大词典》:“父,指与雏、崽有直接血缘关系的雄性禽兽。”〔6〕进而可指称雄性动物,《吕氏春秋·季春》:“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高诱注:“腾马,父马也。”〔6〕《南村辍耕录·事物异名》:“父马,牡马也。”又,《说文》在训释其他雄性称谓时常用“父”来解释,如《说文·隹部》:“雄,鸟父也。”〔2〕《说文·牛部》:“特,朴特,牛父也。”〔2〕又“牡,畜父也。”〔2〕

“父”表雄性动物,可能在先秦即已出现,至迟到汉代即有文献用例。如《汉书·食货志上》“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皆乘父马,有牝马间其间则踶啮,故斥出不得会同”。〔6〕《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饲父马令不斗法:多有父马者,别作一坊,多置槽厩;锉刍及谷豆,各自别安。”

南北朝以后,“父”表雄性于文献中不常见。

(五)儿

“儿”可指男孩。《仓颉篇》卷下:“男曰儿,女曰婴。”〔5〕进而可指年少男子,如唐薛逢《醉春风》:“歌儿舞女亦随后,暂醉始知天地长。”又进而可指动物的雄性,《大词典》:“儿,雄性。”〔5〕如“儿马”、“儿猫”等,其中“儿马”出现较多,常与“骒马”相对。

“儿”指雄性至迟在唐代即已出现,直到清代在方言中仍见使用。如唐郑棨《开天传信记》:“又有妇人投状争猫儿,状云:若是儿猫,即是儿猫;若不是儿猫,即不是儿猫。”句中一、三“儿猫”言雄猫;二、四“儿猫”言妇人之猫。《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游牝别群,则絷腾驹。”清俞正燮《癸巳存稿·豮》:“仲夏之月云絷腾驹,亦今所谓儿马。”《清史稿·兵志十二》:“凡马牡曰儿,牝曰骒。”

(六)叫

“叫”有“鸣叫”之义,由于有些雄性动物喜欢鸣叫,因而“叫”字也可用来指称雄性动物。“叫”不单用,后须接动物名。现代汉语方言中常见“叫驴”一词,“叫驴”即公驴,如姚雪垠《长夜》二六:“幸而陈老五平安地跑回来,并没挂彩,手里还牵着一头叫驴。”刘绍棠《青枝绿叶》:“村里叫驴吼吼地叫。”又有“叫鸡”一词,“叫鸡”即公鸡,如艾芜《端阳节》三:“叫鸡也要吃么?不抱鸡儿哪?”

古代汉语中,至迟在明代即出现“叫驴”一词,清代开始大量运用,如《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止有叫驴一头,一向散缰走失,被人收去。”《歧路灯》第六十九回:“难说我两个做生意,该自己坐在柜台里边,到了秋夏,自己牵着大白叫驴,往乡里亲自讨账么?”《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一头黄牛,一匹葱白叫驴,都在空槽边拴着。”

古代与“叫”同义的“鸣”,也具有某些性别称谓词的特征,如“鸣鸡”、“鸣骥”、“鸣驴”等词,实际也指雄性动物。但这里的“鸣”字主要强调“啼叫”、“嘶鸣”等特性,如汉张衡《西京赋》:“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岐、梁、汧、雍、陈宝鸣鸡在焉。”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鸣骥横厉,霜镝高翚。”清孙枝蔚《哭方尔止》:“《采药》传神曾绝肖,他时对此学鸣驴。”句中的“鸣鸡”、“鸣骥”、“鸣驴”只能理解为“啼鸣的雄鸡”、“嘶鸣的骏马”、“鸣叫的公驴”,而不宜理解成“公鸡”、“雄马”、“公驴”。因而“鸣”还不能说是一个性别称谓词。

(七)其他雄性动物称谓

1.阳

《大词典》:“阳,男性,男性的。”〔3〕“阳”具有阳刚、男性之义,进而可指雄性,《大词典》:“阳,指雄性的。”〔3〕如明叶子奇《草木子·观物》:“阴鸟之飞也,头缩而足伸;阳鸟之飞也,头伸而足缩。”此处“阴”、“阳”对举,“阴鸟”指雌鸟,“阳鸟”指雄鸟。不过文献用例极少。

另外,某些具有雄性特征的非生命事物,也可用“阳”来称呼,如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五:“所谓款识,乃分二义。款谓阴字,是凹入者,刻划成之。识谓阳字,是挺出者。”此处“阳字”即“阳文”,与“阴字”对举。

2.郎

《大词典》:“郎,青少年男子的通称。”〔7〕“郎”在古代可指男子,进而引申为指称雄性动物。“郎”的这种用法在古代应有使用,但文献中较难发现用例,不过现代方言中仍有运用,如河南罗山方言可将“雄猫”称为“郎猫”,《大词典》:“郎猫,方言。雄猫。”〔7〕又如罗山方言将“雄猪”称作“郎猪”或“郎猪子”。

古汉语中有时将无子的植物也称作“郎”,与不产崽的雄性动物性质类似,如《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晋郭义恭《广志》:“有姑榆,有郎榆。郎榆无荚。材又任车用,至善。”这里将“姑榆”与“郎榆”对举,“郎榆”即无子(无荚)之榆树。

3.骘

“骘”,音zhì,作动物雄性称谓时专指公马,与“騇”相对。《尔雅·释畜》:“骘,牡曰骘。”〔1〕《玉篇·马部》:“骘,牡马也。”〔4〕《大词典》:“骘,公马。”〔8〕

“骘”指公马至迟南北朝时即出现,唐时亦见使用,如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诗》云:‘駉駉牡马。’江南书皆作牝牡之牡,河北本悉为放牧之牧,邺下博士见难云:《駉颂》既美僖公牧于垧野之事,何限騲骘乎?”唐郄昂《岐邠泾宁四州八马坊颂碑》:“骘騇异羣,骊騵亦分。”〔5〕“骘”于文献中用例不多。

4.腾

从文献来看,“腾”特指公马。《吕氏春秋·季春》:“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高诱注:“腾马,父马也。”〔6〕陈奇猷校释引王引之曰:“累牛、腾马皆牡也,与游牝正相对。”〔6〕“腾”不单用,可用“腾马”、“腾驹”等,《大词典》:“腾马,公马。”〔6〕“腾驹,公马。”〔6〕

“腾”指公马大概出现于秦汉之际,如《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游牝别群,则絷腾驹。”清俞正燮《癸巳存稿·豮》:“仲夏之月云絷腾驹,亦今所谓儿马。”汉以后文献中一般不用,虽有时偶见,也主要是仿古引用。如明代《炎徼纪闻·赵楷》:“藏头闺闼与猜豕无异,曾不若腾马累牛之适也。”

5.累

“累”可指公牛。《吕氏春秋·季春》:“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高诱注:“累牛,父牛也。”〔9〕《大词典》:“累牛,交配期的公牛。泛指公牛。”〔9〕

“累”指公牛,至迟在秦汉时即已出现,但文献中所见不多,汉以后亦偶见文献用例,应该是仿古引用。如明代《炎徼纪闻·赵楷》:“藏头闺闼与猜豕无异,曾不若腾马累牛之适也。”

6.牯

“牯”最初指母牛,《玉篇·牛部》:“牯,牝牛。”〔6〕《大词典》:“牯,母牛。”〔6〕又可指阉割的公牛,《大词典》:“牯,俗称阉割过的公牛。亦泛指牛。”〔6〕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牛》:“牛之牡者曰牯曰特。”“牯”常与“牸”相对,可单用,也可成词,如“水牯”、“牯牛”、“牯子”等。

“牯”指公牛,至迟唐代即已出现,古代文献中并不少见,如《隋书·礼仪志二》:“牲用黄牯牛一。”《禅林僧宝传·大阳延禅师》:“一曰:作水牯牛是随类堕。”《醋葫芦》第十六回:“宜变为牯牛,使肥大其体,为兽中之壮长云。”

“牯”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仍见使用,如沈从文《阿金》:“他预备的是用值得六只牯牛的银钱,换一个身体肥胖胖白蒙蒙的、年纪二十二岁的妇人。”〔5〕

7.特

“特”最初主要指公牛,《说文·牛部》:“特,朴特,牛父也。”〔2〕《玉篇·牛部》:“特,牡牛也。”〔4〕后来也可指其他雄性动物,《康熙字典》:“牡马亦曰特。”〔4〕《广韵·德韵》:“特,雄也。”〔10〕《周礼·夏官·校人》:“凡马,特居四之一。”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四之一者,三牝一牡。”〔6〕孙诒让正义:“特本为牡牛,引申之,牡马亦得称特也。”〔6〕“特”可单用,也可成词,如“特牛”等。

“特”指雄性动物,在先秦即已出现,宋代以后已经不常见了,多作“特牛”。如《周礼·秋官·司寇》:“卿皆见以羔膳特牛。”《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八月,辛巳,行东巡,遣使者以特牛祠中岳。”《宋书·礼志四》:“魏明帝太和四年八月,帝东巡,遣使者以特牛祠中岳,礼也。”《醴泉笔录》卷上:“掌老太卿判太仆供袷,享太牢,只供特牛,无羊豕。”

8.朴

“朴”在古代即可指公牛,《说文·牛部》:“特,朴特,牛父也。”〔2〕《大词典》:“朴,种牛。”〔11〕说明至迟在汉代,“朴”即有此义,但较难发现文献用例。

现代汉语中仍见用“朴”指公牛的情况,如章炳麟《新方言·释动物》:“《说文》:‘朴、特,牛父也。’《楚辞·天问》曰:‘焉得夫朴牛。’今山西谓牛父为朴牛。浙东移以言猪,谓猪父为朴猪”〔11〕。

9.犍

“犍”可指阉割的公牛,可单说“犍”,也可说“犍牛”、“犍子”等。《说文·牛部》:“犍,犗牛也。”〔2〕《大词典》:“犍,阉过的牛。”〔6〕“犍”也可引申作动词,表“阉割”义,如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犍,割也。《通俗文》:‘以刀去阴曰犍。’”〔6〕

可见“犍”指阉割的公牛,至迟汉代即已出现。其后文献如《魏书·蠕蠕传》云:“蠕蠕之人,昔来号为顽嚣,每来抄掠,驾牸牛奔遁,驱犍牛随之,牸牛伏不能前。”《齐民要术·养猪》:“其子三日便掐尾,六十日后犍。”《北史·魏宁传》:“卢十六,雉十四,犍子拍头三十二。”《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三回:“家中有个绝大的犍牛,正在那里耕地,倒下不肯起来,打了几鞭,当时绝气。”

“犍”在现代方言中仍有运用,如《陕北民歌选·二月里来打过春》:“犁铧肩在肩膀上,手里拉的黑犍牛”〔5〕。

10.犗

“犗”,音jiè,主要指阉割的公牛。《说文·牛部》:“犗,騬牛也。”〔2〕《玉篇·牛部》:“犗,腾也。”〔4〕“腾”、“騬”均指雄性。《大词典》:“犗,犍牛。阉割过的牛。”〔6〕“犗”有时也可指其他动物,但不常用,如明代《谷山笔麈·杂解》:“騬马,犗马也,俗谓之扇马。”此处“犗马”就指阉割的公马。

“犗”指阉割的公牛义,在先秦即已出现,宋代以后已不多用了。如《庄子·外物》:“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成玄英疏:“犗,犍牛也。”《世说新语·排调》:“明帝问周伯仁:‘真长何如人?’答曰:‘故是千斤犗特。’”宋辛弃疾《哨遍》:“更任公五十犗为饵,使海上人人厌腥味。”

11.扇

《大词典》:“扇,同‘骟’。割去马的睾丸。亦泛指去势的六畜,或指阉人。”〔12〕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马》:“去势曰骟。”“扇”最初指阉割的马,后来泛指其他阉割的雄性动物。“扇”亦可用作动词,指阉割。

“扇”表阉割之雄性动物,大概出现于宋代以后,如宋彭大雅《黑鞑事略》:“四齿则扇,故阔壮而有力,柔顺而无性,能风寒而久岁月。”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内监·内廷豢畜》:“又尝见内臣家所畜骟猫,其高大者踰于寻常家犬。”《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选了一匹青色骟马,使人预先调习。”

此词在现代汉语中还广泛运用,不过口语化较强。如黄侃《论学杂著·蕲春语》:“吾乡谓去牛马犬阴,皆曰扇;称阉人,亦曰扇。”〔12〕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瞅那红骟马,膘多厚,毛色多光。”

12.騬

“騬”,音chénɡ,最初指阉割马匹,如《说文·马部》:“騬,犗马也。”〔2〕《周礼·夏官·校人》“夏祭先牧,颁马攻特”,汉郑玄注:“郑司农云:攻特谓騬之。”〔8〕“騬”可成词“騬马”、“騬猪”、“騬牛”等,指阉割的动物,作名词用,其中以“騬马”最多见。

用“騬”来表阉割的雄性动物,至迟东汉即已出现,但宋代以前文献用例不多,主要见于宋代后,清代文献中基本不见。如《说文·牛部》在解释“犗”时说:“犗,騬牛也。”〔2〕又如《金史·兵志》:“明昌五年,散騬马,令中都、西京、河北东、西路验民物力分畜之。”《元史·世祖本纪》:“戊子,立塔儿八合你驿,以乌蒙阿谋岁输騬马给之。”

“騬”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仍见使用,如章炳麟《新方言·释动物》:“《说文》:‘騬,犗马也。’登莱移以言猪,谓猪去阴者为騬猪。”

13.豮

“豮”,音fén,指阉割的公猪。《说文·豕部》:“豮,羠豕也。”〔2〕《玉篇·豕部》:“豮,犗也。”〔2〕《大词典》:“豮,去势的猪。”〔4〕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豕》:“牡去势曰豮。”③

“豮”作公猪义讲,在先秦即出现,主要见于汉魏南北朝,唐以后已不多见。文献用例总体较少,如汉朱穆《绝交论》:“游豮蹂稼,而莫之禁也。”《周书·陆逞传》:“都界有豕生数子,经旬而死。其家又有豮,遂乳养之,诸豚赖之以活。”

14.豭

“豭”,音jiā,最初专指雄性的猪。《说文·豕部》:“豭,牡豕也。”〔2〕《大词典》:“豭,公猪。《左传·哀公十五年》:‘既食,孔伯姬杖戈而先,大子与五人介,舆豭从之。’孔颖达疏:‘豭,是豕之牡者。’《史记·秦始皇本纪》:‘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司马贞索隐:‘豭,牡豕也。’”〔7〕“豭”指雄猪,既可单用,也可组成“豭豚”、“豭豨”、“豭猪”等词。“豭”又同“猳”,《韵会》:“豭,或作猳。”〔4〕

“豭”指雄猪在先秦即已出现,如《韩非子·内储说下》:“是以子胥宣言而子常用,内美人而虞、虢亡,佯遗书而苌宏死,用鸡猳而郐桀尽。”《管子·戒》:“东郭有狗啀啀,旦暮欲啮我,猳而不使也。”

汉以后文献中有不少用例,如《说苑·权谋》:“衅之以猳,若盟状。”《宋书·五行志四》:“晋成帝咸和六年六月,钱塘民家豭豕生两子,皆人面,如胡人状,其身犹豕。”《马殷浚城石碣篆》:“龙举头,猳掉尾。羊为兄,猴作弟。羊归穴,猴离次。”《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农夫免菜色,龙亦饱豚豭。”

元代以后文献中所见用例相对不多,如明徐渭《早祷十七韵次陈长公》:“蜥蜴山泽穷,豭豨屠贾致。”《聊斋志异·侠女》:“不然,尔爱其艾豭,彼爱尔娄猪矣!”

“豭”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仍有使用,如章炳麟《訄书·解辫发》:“欧罗巴诸国来互市者,复蚩鄙百端,拟以豭豚。”

另外,“豭”除主要指雄猪外,后来也可偶指其他动物,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伤寒热病》:“劳复发热,同枳殻、豭鼠屎、葱白煎服。”

15.羝

“羝”,音dī,作为雄性动物的称谓,属于一种专称,专门适用于羊。《诗经·大雅·生民》:“取羝以軷。”毛传:“羝羊,牡羊也。”〔9〕《说文·羊部》:“羝,牡羊也。”〔2〕《广雅》:“吴羊牡三岁曰羝。”〔4〕对于雄性的羊,可以单称“羝”,也可以称为“羝羊”。

“羝”表公羊,先秦就已出现,如《周易·大壮》:“羝羊触藩。”《墨子·非儒》:“是若人气,鼸鼠藏,而羝羊视,贲彘起。”

汉以后,“羝”于文献中所见较多,如《史记·秦本纪》:“乃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齐民要术·养羊》:“羝无角者更佳。”孟浩然《寄赵正字》:“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明珠缘》第四十六回:“跪的跪,伏者伏,浑如乞乳羝羊。”

直到清代,此词仍在使用,不过已经明显少多了,如《醋葫芦》第八回:“论此情彼此已绝,再若到他跟前,是以羝羊食虎,必无可生之机。”现代汉语中,“羝”表公羊已不再使用。

16.羒

“羒”,音fén,指白色的公羊,与“牂”相对。《尔雅·释畜》:“羊,牡羒,牝牂。”〔1〕郭璞注:“谓吴羊白羒。”〔1〕《广韵·文韵》:“羒,白抵羊也。”〔10〕《大词典》:“羒,白色的大公羊。”〔7〕

“羒”称公羊至迟在汉代即出现,但文献用例不多。如《元史·太宗纪》:“遂议伐金,敕蒙古民有马百者,输牝马一;牛百者,输牸牛一;羊百者,输羒羊一;为永制。”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亦难见使用。

17.羖

“羖”指公羊在先秦即出现,如《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俾出童羖。”不过在先秦文献中用例不多。汉以后,直到清代,文献中都能发现“羖”的用例,如《说苑·反质》:“赵简子乘弊车瘦马,衣羖羊裘。”《魏书·宕昌传》:“俗皆土著,居有屋宇,其屋织牦牛尾及羖羊毛覆之。”李白《南都行》:“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苏轼《送程之邵签判赴阙》:“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九回:“羖种羊帽子,带着个金顶儿。”

18.羱

“羱”,音yuán,本指一种大角的野生羊,《尔雅·释兽》:“羱,如羊。”〔1〕郭璞注:“羱羊,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1〕又可指阉割的公羊,如《康熙字典》引颜师古《急就篇注》:“又西方有野羊,大角,牡者曰羱,牝者曰羠。并以时堕角,其羱角尤大,羠角差小。”〔4〕《大词典》:“羱,羱羊。产于我国西部和北部的一种野生羊。”

从《急就篇注》关于“羱”的训诂来看,以“羱”指称公羊至迟在唐代即已出现,但在文献中所见用例极少。

19.羠

“羠”,音yí,主要指阉割过的公羊。《说文·羊部》:“羠,騬羊也。”〔2〕《玉篇·羊部》:“羠,犍羊也。”〔4〕《大词典》:“羠,阉过的公羊。”〔9〕如《史记·货殖列传》:“其民羯羠不均,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僄悍,而武灵王益厉之。”司马贞索隐:“(羯羠)皆健羊也。其方人性若羊,健捍而不均。”〔9〕“羠”亦可指母羊,如《康熙字典》引《急就篇注》:“牡者曰羱,牝者曰羠。”〔4〕又如《大词典》:“羠,母野羊。”〔9〕“羠”可能最初指母羊,后来引申指阉割的公羊。

“羠”除指公羊外,有时也可用作其他动物,如《说文·豕部》:“豮,羠豕也。”〔2〕这里的“羠豕”指阉割的公猪。

“羠”至迟在汉代即已出现,但文献中所见用例极少。

20.羯

“羯”,音jié,特指阉割的公羊。《说文·羊部》:“羯,羊羖犗也。”〔2〕《康熙字典》引《急就篇注》:“羖之犗者为羯,谓之也。”〔4〕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羊》:“去势曰羯羊。”《大词典》:“羯,阉割过的公羊。”〔9〕

“羯”至迟在汉代即可称公羊,但文献资料中的“羯”多为古代少数民族名,表公羊的文献用例并不多。如唐《法苑珠林》卷三一:“譬如羯羊斗,将前而更却。”《酒经》卷下:“腊月取绝肥嫩羯羊肉三十斤,连骨使水六斗已来,入锅渚肉,令极软,漉出骨,将肉丝擘碎,留着肉汁。”《元史·祭礼志六》:“用马一,羯羊八,彩段练绢各九匹,以白羊毛缠若穗者九,貂鼠皮三,命蒙古巫觋及蒙古、汉人秀才达官四员领其事,再拜告天。”

明代以后,文献中已很难见到其用例。

由于共时和历时因素,古汉语中雄性动物称谓方式较多。除以上这些外,又如古代用“凤”专指“凤凰”鸟中的雄性,用“凰”专指雌性。还有一些雄性称谓词目前虽无法确定其在古代是否存在,但在现代方言中仍有使用,如罗山方言中可将“公猪”、“公狗”称为“牙猪”、“牙狗”等④。这些雄性称谓词在现代方言中的存在也为其古代的存在提供了某些佐证,都说明古代雄性动物称谓较多。不过鉴于主客观等原因,本文无法穷尽分析。

综上所述,在古代雄性动物称谓词语中,“牡”、“雄”、“公”、“父”等适用范围较广,属于一种通用型称谓方式,而其他词语要么只适用于某一种动物,要么在实际运用中仅适用于某几种有限的动物,因而属于一种专门型或准专门型称谓。这些称谓词语产生的时间早晚不同,在古代有共时存在的情况,也有历时更替的现象。到清代时,仍在使用的词语有“雄”、“公”、“儿”、“叫”、“牯”、“犍”、“扇”、“騬”、“豭”、“羖”、“羝”等,它们在现代汉语普通话或方言中都基本存在,其中“雄”、“公”二词使用范围较广,两者分工也较明显,“雄”主要用于书面语和正规场合,“公”主要用于口语和非正规场合。古代雄性动物称谓方式的多样化反映了汉语表达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而这些称谓词的共时分布与历时更替轨迹,较好地体现了汉语的发展演变情况。

注释:

①“父”为雄性动物称谓词,详见下文。凡本文中类似“父”、“牡”等前文出现的雄性称谓词,下文均有介绍,前文均不再特别注释说明。

②本文非学术著作类一般语料主要引自四库全书等检索语料库,为方便起见,不一一出注。

③《大词典》:“去势,即割势。古宫刑。”

④此处“牙”字并非本字,仅为记音字。

〔1〕李学勤,主编.郭璞,注.邢昺,疏.尔雅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20,337,342,342,342,342,342,327,327.

〔2〕许慎,撰.说文解字〔K〕.北京:中华书局,1963:77,29,77,29,29,29,29,30,29,201,197,78,78,78,197,78.

〔3〕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1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808,808,1062.

〔4〕陈廷敬,张玉书,等,编撰.康熙字典〔K〕.北京:中华书局,1958:1365,1365,697,697,1447,700,700,703,1199,1198,952,951,952,953.

〔5〕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2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55,55,57,57,270,270.

〔6〕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6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239,241,241,241,239,1115,1115,1409,1409,410,410,410,257,257,257,260,260,281,281,288.

〔7〕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0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619,620,43,42.

〔8〕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2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861,868.

〔9〕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9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787,787,173,165,165,173,173,173,191.

〔10〕周祖谟.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4:531,112.

〔11〕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4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726.726.

〔12〕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7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364,364.

(责任编辑:武丽霞)

Diachronic Investigation of Ancient Appellations for Male Animals

CHEN Ming-fu
(Institute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jing211816,China)

ancient Chinese;appellations for ancient male animals;synchronic existence; diachronic replacement

There are abundant masuline appellations in ancient Chinese,some of which appeared earlier,some relatively late,some have wide scope of application,and some can only apply to one or several kinds of animals.Since the pre-Qin period,these words present in the synchronic distribution and diachronic replacement of the system.In the Qing Dynasty,among the words in use are“雄”、“公”、“儿”、“叫”、“牯”、“犍”、“扇”、“騬”、“豭”、“羖”、“羝”,etc.These words are being used in modern Chinese mandarin or dialects,in which the scope of the two words of“雄”and“公”is wider,which have replaced other words in mandarin.

H031

A

1009-4474(2015)01-0057-08

2014-07-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YY16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JA740002);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SJB740016)

陈明富(1973-),男,河南罗山人。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汉语史、训诂学研究。E-mail:cmfu2001@ 163.com。

猜你喜欢

大词典公羊公牛
贵州省种公牛站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
公牛变形记
公羊触篱
《新论》词语释义:兼论《汉语大词典》之义项疏漏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