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分输血抢救孕产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分析

2015-02-19褚秀清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全血产科孕产妇

成分输血抢救孕产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分析

褚秀清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总医院, 03702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是由产科多种并发症或内科合并症而引起的以凝血功能异常和激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起病急、变化快,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发生循环功能和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疾病,严重的还会导致孕产妇发生死亡,产生很大的危害[2,3]。为了对孕产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采用成分输血抢救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特对3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孕产妇30例作为研究对象,孕产妇的年龄为23~33岁,平均(26.50±4.60)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平均(25.45±3.75)岁,观察组平均(27.56±5.10)岁。所选取的患者均取得他们的知情同意,排除有合并肝肾等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和有精神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祛除病因、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对产时DIC患者要尽快结束分娩,阴道分娩条件不成熟的患者要进行剖宫产。对于羊水栓塞的患者要及早使用肝素,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时应使用小剂量肝素。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血输血抢救,观察组患者进行成分输血抢救,根据患者的情况补充悬浮红细胞,纠正组织缺氧情况。红细胞悬液按照将患者的Hb提升至100 g/L计算输注剂量,对输注剂量过大者则分次输注。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补充单采血小板;凝血因子过少,纤维蛋白原(Fg)<1.0 g/L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对出血或渗血不止的患者,输入冷沉淀1~2 U/10 kg,直至将Fg提升至正常水平,防止高凝状态再出现。在控制出血,维持患者有效血容量,纠正休克的同时,防止循环超负荷。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4]: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显效:患者的出血、休克、脏器功能不全等临床症状消失,低血压等体征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出血、休克、脏器功能不全等临床症状消失,低血压等体征有所好转,实验室指标好转;无效:患者的出血、休克、脏器功能不全等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甚至加重,实验室指标无变化。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好于对照组的6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6.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讨论

孕产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凝血因子与血小板由于某些致病因子作用而被激活,继而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质入血导致凝血功能失常的病理过程。由于DIC是以患者血管内凝血系统激活,纤维蛋白沉着为特征,还可能伴发纤溶或纤溶受抑的综合征,因此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出血,还可能会伴有其他脏器的功能障碍、休克和贫血等症状,病情凶险,进展迅速,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母婴死亡。产科出血可在妊娠和围生期的任何时间发生,可能是不可预测的且大量的,当产后出血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患者的体内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也会发展为DIC。治疗孕产妇DIC的原则为:生命体征支持;消除引起DIC的原发病;抗凝治疗及补充血容量。传统的治疗多以全血输血治疗为主,但是全血输血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因为全血易发生“保存损害”,造成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凝血因子等成分的缺失。另外,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代谢负担加重。输全血还会容易产生同种免疫,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多,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而成分输血的浓度高、针对性强,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控制出血,防止一些不必要的成分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祛除病因赢得了宝贵的时间[5]。一血多用极大地节约了血资源,还避免了其他不需要的成分所引起的反应,减少了输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进行成分输血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产科患者出现大出血时,一旦怀疑是DIC应立即进行血常规与出凝血值的检查,并严密监测患者休克指数与有效循环血量。当患者失血超过血容量的20%以上,血红蛋白小于80 g/L且伴有临床出血症或者活动性出血时,须在给予扩容的同时补充悬浮红细胞。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等发生率(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6.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孕产妇DIC采用成分输血抢救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浓度高、针对性强,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6]。

参考文献

[1] 陈妙婵,蔡葵.成分输血抢救产科DIC的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4):419-420.

[2] 乔凤伶,冷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研究进展[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5(4):342-346.

[3] 李海冰,刘志强,裘佳敏.成分输血治疗剖宫产术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32(8):924-926.

[4] 吴松远,温静雅,孔祥骞.输注冷沉淀在治疗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5):614.

[5] 石宏云,冯伟,李湘红,等.微剂量肝素联合冷沉淀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55 例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119-120.

[6]陈爱蓉,黄毅.成分输血在异位妊娠合并DIC抢救中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l(23):3816-3818.

收稿日期(2015-01-06)

猜你喜欢

全血产科孕产妇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