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02-16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24期
关键词:增敏剂毒副放射治疗

陶 涛

吉林省四平市肿瘤医院放疗科,吉林四平136001

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陶 涛

吉林省四平市肿瘤医院放疗科,吉林四平13600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肿瘤放射增敏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于我院就诊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放射治疗基础上加用增敏剂甘氨双唑钠。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而其毒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加用肿瘤放射增敏剂,能够明确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减轻毒副反应。

鼻咽癌;放射治疗;肿瘤放射增敏剂;临床价值

鼻咽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3],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鼻咽癌的主要有效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易出现各种毒副反应,并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放疗增敏剂的应用,能明显提高疗效,并减轻毒副反应,历来为放疗医生所重视,增敏剂的种类也不断增多,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肿瘤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钠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50例于我院就诊的鼻咽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已明确诊断为鼻咽癌,KPS评分80分以上,无严重合并症,心肺功能良好。同时,所有入选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且不处于特殊时期(如哺乳期、妊娠期等)。入选患者在本次研究前均未行任何治疗。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25~ 70岁,平均(45.9±2.1)岁;病灶分型:菜花型3例,溃疡黏膜下型4例,结节型43例;病理分期:Ⅱ期4例,Ⅲ期38例,Ⅳ期8例。将5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的自然情况、治疗时间、病灶分型及病理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放射治疗,其具体内容如下:①仪器:医用双光子直线加速器[注册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3320985号,生产单位:江苏海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②治疗疗程:2 Gy/次,5次/周。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肿瘤放射增敏剂,其具体内容如下:①肿瘤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钠(产品名称:注射用甘氨双唑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022,生产单位: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②给药方法:将0.8 g甘氨双唑钠注入到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0.5 h,待用药完成后1 h内进行放射治疗;③治疗疗程:给予患者单纯常规放射治疗两周后再加用甘氨双唑钠,3次/周。

1.3 评价标准

1.3.1 临床疗效根据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RECIST标准(2000):①显效(CR):所有病灶消失,维持4周;②有效(PR):直径缩小30%,面积缩小50%,体积缩小65%,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获得明显改善;③稳定(SD):病灶无变化;③进展(PD):直径增加20%,面积增加44%,体积增加75%。临床疗效总有效=CR+PR,无效率=SD+PD。

1.3.2 毒副反应骨髓抑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急性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Ⅰ度骨髓抑制:3.0×109/L<白细胞<4.0×109/L和(或)75×109/L<血小板<100×109/L。Ⅱ度骨髓抑制:2.0×109/L<白细胞<3.0×109/L和(或)50× 109/L<血小板<75×109/L。Ⅲ度骨髓抑制:1.0×109/L<白细胞<2.0×109/L和(或)25×109/L<血小板<50×109/L。Ⅳ度骨髓抑制:白细胞<2.0×109/L和(或)血小板<25× 109/L。黏膜反应:口腔黏膜溃疡、口干、吞咽困难等,放射性皮炎:照射区域内皮肤红斑、水肿、色素沉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毒副反应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共有15例出现毒副反应,其发生率为60%(15/25),其中,Ⅲ度骨髓抑制5例,放射性皮炎4例,重度黏膜反应6例;观察组共有5例出现毒副反应,其发生率为20%(5/25),其中Ⅱ度骨髓抑制2例,放射性皮炎1例,重度黏膜反应2例。两组比较,对照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反应程度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8.33,P=0.003<0.05)。

3 讨论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腔侧壁和顶部的恶性肿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鼻咽部肿瘤[4,5]。在临床上,鼻咽癌患者常表现为鼻塞、耳闷堵感、涕中带血、头痛及复视等症状。目前,鼻咽癌的病因并不明确。但据相关实验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以及环境因素是导致鼻咽癌发生的常见病因。虽然放射治疗是当前治疗此病的主要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因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局部复发及各种毒副反应,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肿瘤科医生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控制治疗后局部复发,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放射反应。为增加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研究者进行了很多努力和尝试,比如调整放疗剂量、放疗和化疗联合应用等,随着分子生物水平研究的深入及放射作用机制和药物作用机制进一步阐明,放疗增敏的概念已经深入细胞微环境、血管形成、放射所致细胞信号转导过程、DNA损伤和细胞周期紊乱、凋亡、分化等多个复杂的领域[6-9]。

鼻咽癌放疗的增敏药物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乏氧细胞辐射增敏剂,如甘氨双唑钠等;②亲电子性化合物,如沙纳唑、甘氨双唑钠等;③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药,如紫杉醇、三氧化二砷等;④作用于细胞周期的放疗增敏剂,如拓扑替康等;⑤修复抑制剂,如铂类药物等[10-13]。研究者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对比研究,林英城等[4]对三氧化二砷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增敏作用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结果显示:放疗40 Gy时增敏组和放疗组的鼻咽肿瘤消退率分别是43.6%(17/39)和20.0%(7/35)(P=0.003),其他剂量点及放疗结束时肿瘤残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增敏组淋巴结消退速度比放疗组快,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葛方红等[5]对甘氨双唑钠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增敏作用进行随机分组研究,近期结果显示,放疗结束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原发灶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8.5%(23/26)和65.4%(17/26),实验组和对照组颈部淋巴结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0.8%(21/26)和57.7%(1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所选用的肿瘤放射增敏剂为甘氨双唑钠,其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硝基咪唑类化合物。一方面,甘氨双唑钠具有较强的亲电子作用,能够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死亡。另一方面,甘氨双唑钠还能够有效地提高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从而促进乏氧细胞的死亡。同时,其还有效地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从而有效地减少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此外,甘氨双唑钠使用的方法也较为简便,且其能维持血药浓度达到48 h或48 h以上。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加用肿瘤放射增敏剂,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和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14-17],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由此可得出结论: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辅之以甘氨双唑钠增敏剂,能够显著地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观察组显效率56%,明显高于对照组44%,观察组有效率32%,明显高于对照组20%,总有效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64%,观察组无效率12%,明显低于对照组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60%,且反应程度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鼻咽癌患者在常规放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氨双唑钠增敏剂,可实现不通过增加放射治疗剂量的方法来进一步增强射线杀伤力的目的,在提高放射治疗临床疗效的同时,还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正常组织受到射线的损伤。同时,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较高,从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故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1]赵充,肖巍魏,韩非,等.419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疗效和影响[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0,19(3):191-196.

[2]马骏.鼻咽癌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31(2):179-185.

[3]韩露,林少俊,潘建基,等.305例鼻咽癌调强放疗预后因素分析[J].癌症,2010,29(2):153-158.

[4]林英城,李德锐,林雯,等.三氧化二砷对鼻咽癌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15(8):591-593.

[5]葛方红,杨燕光,蔡晶,等.甘氨双唑钠(CMNA)对鼻咽癌放疗增敏作用的临床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9,22(2):134-135.

[6]秦雷.鼻咽癌放射治疗的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6):720-724.

[7]朱大高,钱立庭,张红雁,等.164例鼻咽癌放射治疗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45(4):535-538.

[8]陈杰,黄文孝,魏威,等.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部残留或复发病变的手术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47(3):180-184.

[9]肖震宇,何少忠,邓江华,等.甘氨双唑钠对局部复发性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增敏的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4):70-71.

[10]马辉.放射增敏剂希美纳联合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皮肤放射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112.

[11]刘少兵,李明,盘玉飞,等.甘氨双唑钠(CMNa)对中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11):2137-2138.

[12]黄初冬,汤敏中.中药与鼻咽癌放射治疗研究概述[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1):1575-1578.

[13]陆小军,张晶晶.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3):457-458.

[14]王海峰.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11):99.

[15]韩东景,杨峥,赵楠,等.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干预的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10):786-789.

[16]胡云辉,夏琳,王若峥,等.鼻咽癌放疗后无进展生存者的生存质量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269-275.

[17]欧喜荣,李陆,戴瑛.中西医结合预防鼻咽癌放疗口腔反应的临床观察[J].西南军医,2007,9(2):56-57.

Clinical value of tumor radiation sensitizer in the treat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AO Tao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the Cancer Hospital of Siping City in Jilin Province,Siping136001,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umor radiation sensitizer in the treat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of 50 case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our hospital patient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 25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radiation therapy,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ensitizer glycine sodium double-yl based on conventional radiation therapy.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total effective of observation group,while 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During radiotherapy of the tumor plus radiation sensitizer can clear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toxicity.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Radiotherapy;Tumor radiation sensitizer;Clinical value

R739.63

B

1673-9701(2015)24-0090-03

2015-05-26)

猜你喜欢

增敏剂毒副放射治疗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钙离子增敏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患者的临床效果
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预防化疗毒副反应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