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示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5-02-14王秋端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图式背景理论

王秋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教研部,福建 厦门 361008)

图示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王秋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教研部,福建 厦门 361008)

该文介绍了图示理论的概念,图示理论的三种形态,指出高职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普遍存在词汇量不够、缺乏背景信息知识、不能把握篇章的整体框架等三个主要问题,提出可以从帮助学生丰富语言图示、扩充学生的内容图示、指导学生建构形式图示、应用现代图示理论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等四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图示理论;英语阅读;教学启示

英语阅读是英语语言学习者听、说、读、写、译五大英语技能中的一大技能,是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方面,语言学家古德曼指出:“阅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语言心理活动过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读者单方面的‘对号入座’式的单纯的语言活动”[1]。

高职高专的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在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均较弱,特别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在理解阅读篇章上普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词汇量不够、句法、语法语言基础知识薄弱是高职高专学生在理解阅读篇章的最主要障碍。2)缺乏理解篇章背景信息知识。高职高专学生因为基础弱,对篇章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单词、句法,单个句子的理解上,对整体篇章语寓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3)缺乏对整个篇章整体框架的把握,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篇章结构和主旨大意。

根据图示理论,大学英语阅读是读者的背景信息知识与篇章信息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理解一篇文章,不仅需要读者的单词、句法等语言知识,还需要读者的背景信息知识以及篇章结构知识。图示理论的研究对了解英语阅读意义深远,特别是对英语基础薄弱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具有指导意义[2]。

一.图示理论

1.概念

图示理论的“图式”(schema)这一概念是康德1978年在其著作中提出的,它原本是一个哲学概念,“图式是具体事物抽象化、概念化、范畴化的图形,包括各类知识,是反映事物结构和关系的示意图,是先前经验的直观再现,图式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3]。”

2.形态

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artlett)在康德的理论基础上,对图式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并把它应用于实践。巴特利特把图示描述为“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4]。”他并将图示分为三个形态: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和形式图式(formula schema)[5]。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指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对语言知识掌握的越好,语言能力越强,理解文章的水平就越高。掌握词汇、语音、句法等语言图示是阅读文本理解的前提条件。语言图示就如同建造楼房的砖瓦,没有砖瓦,建造楼房就无从谈起。因此,词汇积累的越多,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阅读理解的水平也就越高。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是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是与语言图式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包括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法律制度、也可是一些百科知识。阅读文章的过程是读者运用自己各方面知识的过程。图式理论认为,学生具有的背景知识越多,其理解内容的程度越深,越能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阅读的速度也就越快。Hudson对外语阅读实验的结果表明,内容图示是阅读理解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解的作用大于外语能力。图示内容数量和质量与学生的知识面、阅历有关。知识面越广,图示越丰富,阅读理解的速度和效率越高[6-7]。形式图示(formula schema)指结构图示,不同文本构成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语言篇章的结构形式也有差异。英语的篇章结构形式多为演绎式,而汉语的篇章结构图示多为归纳式。两种语言的文体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有的语言学者曾这样总结两种文体:“中国人善于将一本书归纳为一句话,而西方人则善于将一句话演绎为一本书。”不同的文本,体裁和题材也各有差异,所包含的主要要素也各不相同。记叙文的要素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过程等要素,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等。在阅读过程中,若读者对篇章的框架结构、逻辑关系越清楚,阅读的速度就越快,效率也越高。

3.类型

掌握了语言图示、内容图示,和形式图示并不代表就能够很好的理解文章。图示理论认为阅读是读者依据自身的已知信息和已有经验,对阅读材料进行不断假设、证实、想象、推理的认知过程,即读者原有的知识和新输入信息的互相作用的过程[8]。图示阅读理论分为传统图示阅读理论和现代图示阅读理论。传统图示理论把阅读过程看作是一个读者被动接受文本信息的过程,它处理文本信息的方法分是自下而上(bottom-up model)的模式,即遵循从语音-词汇-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的阅读理解过程。而现代图示阅读理论则刚好相反,它是自上而下(top-down model)的阅读模式。自上而下的模式是指读者依据自己的经历或掌握的背景知识对篇章进行预测,然后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细节来验证这些预测。阅读的过程,就是储存在大脑的信息或背景知识对篇章信息的核实过程。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吸收并具有创造性的一个大脑活动过程[4]。

二、图示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一)帮助学生丰富语言图示

语言图示理论认为,语言图示越丰富,阅读速度就越快[9]。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丰富语言图示的重要手段。因此,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结束后,采用讲解生词词义、词组的基本用法、词的固定搭配等方法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在平时教学时,还可向学生渗透补充扩充增加词汇的方法,例如构词法,包括前缀、后缀的释义;单词记忆法,包括联想法、情境记忆法,逻辑记忆法等。例如,《实用综合英语》课程第一册第一单元Text A Education does Count,“discourage”对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较难的单词。教师向学生介绍该词的构成:由dis-前缀和courage词根构成。dis-表示“不”,包含否定、相反的意思,courage词根表示“勇气、胆量”,discourage这个词的意思是“使气馁、使泄气”的意思。经过教师介绍这个词的构成后,学生理解记忆这个单词就变得容易多了。在教学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运用大脑已有的语言图示,遇到生词不懂时,不要急于查找词典。尝试用构词法或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意,预测文章内容[10]。因此,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的预测技巧、猜词策略、猜词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二)扩充学生的内容图式

教师在上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了解篇章相关背景知识。在讲解前,适当补充相关背景知识。如 《实用综合英语》课程第一册第一单元Text A Education does Count,教师事先布置课前作业,查找关于Bill Gates的背景信息。上课可以提问:“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Bill Gates such as his life and his educational background?Why do you think education is important for you?”等等问题以激活学生的内容图示。教学实践中,学生对阅读篇章的背景知识越熟悉,即内容图示越丰富,其阅读的速度越快,准确率也越高。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体验,积累经验,不断丰富头脑中的内容图示。

(三)指导学生建构形式图示

教师在讲解前,应向学生介绍文章的体裁结构,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鼓励学生归纳总结各种文章体裁、题材的特点。不同的文本体裁、题材不同,结构特点不同,要素不同,以及语篇发展模式不同等。这些形式图示对阅读理解同样非常重要。如《实用综合英语》课程第一册第三单元Text A Rules for Gift Giving,文章主要讲述送礼之道,要注意礼物不能太贵重,要包装精美,最好附上卡片等注意事项。尽管文章句子很长,有复合句、并列句及生词等,但学生仍能准确划分段落,理解文章的框架结构,并归纳出段落大意。很大的原因在于教师在讲课前已经向学生介绍了几种文章体裁及各种体裁的特点等,而学生头脑里已经有了这种形式图示。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运用头脑已有的形式图示,对该文章的体裁做出判断:此篇是说明文的文章。在形式图示的帮助下,学生能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结构,不会偏离方向,误读文章。因此,如果学生单纯具备语言图示、内容图示,而欠缺形式图示,便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篇章。只有当学生了解了各种体裁文本的结构特点,熟悉文本的框架结构、逻辑关系等,才能很好地理解阅读文本,阅读的效率才会更高,对文本的理解、把握才会更准确。

(四)应用现代图示理论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现代图示理论是自上而下(top-down model)的阅读模式,是读者依据自己的经历或掌握的背景知识对篇章进行预测,然后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细节来验证这些预测。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把现代图示阅读教学理念融入进去,教学前,首先评估学生已有的知识图示结构,补充学生缺乏的知识图示结构。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图示结构对篇章进行预测,用已有的知识与篇章的新知识进行比对、吸收、内化,从而达到对篇章的理解。这是一个具有创造性、阅读正确率更高的阅读解码过程[4]。

结语

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大脑运用语言图示、内容图示及形式图示的过程。学生在英语阅读篇章理解中由于词汇量不够、缺乏背景信息知识或逻辑结构不清等各种原因,影响阅读理解的质量与效率。高职学生由于语言基础差,英语阅读速度慢且准确率低。通过图示理论指导英语教学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词汇量明显提高,背景知识也得到了扩充,英语阅读速度明显增快,准确率也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尝试运用图示理论指导英语阅读教学,找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办法。

[1]刘洁.论图示机构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1(7).

[2]马海英.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才秀颖.以图式阅读理论指导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的研究[J]海外英语,2015,(1).

[5]Bartlet F.C.Remembing:A Study in Experiental and Socia Psychology[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6]Hudson,T.The Effect of Induced Schemata on the“Shor Circuit”in L2 Reading Non-decoding Factors in L2 Reading Performance[J].Language Learning,1982,(32).

[7]莫琼.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8]高春梅.图示理论对大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16).

[9]苏跃.图式理论: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

[10]刘琴琴.歧义容忍度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海外英语,2010(11).

(责任编校:刘芳)

Schema Theory Used in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

WANG Qiu-duan
(Department ofEnglish,Xiamen Medical College,Xiamen,Fujian 361008)

English read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anguage skills in language learning.Students with lower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vocational college feel difficult in language skills,especially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and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s of schema,points out thre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illu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o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and suggests methods on broaden students language schema,content schema,formula schema,and modern schema theory to improve students'reading competency.

schema theory;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teaching implication

H 319.1

A

1672-738X(2015)06-0079-03

2015-09-14

王秋端(1974—),女,福建厦门人,外国语言学硕士,英语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图式背景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黑洞背景知识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