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精神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

2015-02-14刘满萍陈冬林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大学生教育

刘满萍 陈冬林

(湖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延安精神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

刘满萍 陈冬林

(湖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抗战时期形成的一种具有时代特征且内涵丰富的革命精神。当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还存在各种严峻的问题,比如创新创业观念滞后、艰苦奋斗意志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团队意识缺乏等。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弘扬和培养延安精神,对激励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意识、在创业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及增强大学生创业心理承受能力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延安精神;大学生;创业教育

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与此同时,其就业观念也正在发生着变化,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但是,高校毕业生创业还存在着缺乏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创业成功率低等问题。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不仅可以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还能给当前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在这一背景下,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对于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延安精神的内涵

1.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整个延安精神体系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促使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并解放自己;第二层含义表现为一种创业精神,延安时期,物质极其匮乏、环境极其恶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军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一切艰难困苦,通过努力,最终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这是一种勇于牺牲和奉献、执着追求、努力拼搏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意志,表现出了独立自主的创业精神。

2.乐观主义精神

乐观主义精神主要是指为了完成革命事业和实现人民的幸福,在十分困苦的环境下,不放弃,不悲观,始终坚定信念并为了最后的胜利而奋斗。延安时期,特别是1939-1943年,不仅要面对日军的重重围困、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还要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延安军民仍然斗志昂扬,这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致。埃德加·斯诺曾经描述,“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1]。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延安精神的精髓。解放思想指不依赖主观偏见和思维习惯,不断发现新情况,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实事求是指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研究事物的规律和内部联系。邓小平曾说过:“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2]。延安精神就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的,并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最后的胜利。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党和其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3],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无私付出和服务,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人民的支持是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也是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取得革命成功的法宝。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意识淡薄,理念滞后

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人们对于创新创业的理性认识还不够成熟,很多人没有真正意识到它对大学生成才的必要性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紧迫性。目前很多家长和学生在择业观上仍以追求稳定体面的工作和经济收入为目标,认为创新创业只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种途径。学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也仅仅限于学生毕业前的就业指导,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看成是国家培育复合型人才的思想渗透,没有将这种教育作为一种长远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理性认识。同时,很多学生认为,这种教育只是针对少数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并且有条件进行创新创业的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能,而大部分同学是很难融入其中的。在学校的创新创业比赛中,老师和学生注重的是比赛的成绩,学校往往也只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其创新创业观念的改变,这种比赛最终冷落了大部分学生,扼杀了他们的创新创业积极性。这将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仍停留在财富、功利、收益等功利层面上,而难以上升到开创事业的理性层面上,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是很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较强的优势地位的。

(二)创业动机被动,创业意志不坚定

大多数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是因为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了维持正常生活而进行的生存型创业,他们的创业是迫于谋生压力,因此动机是很被动的,其创业也等同于浪迹社会的“闯业”。只有很少学生是出于个人主观意识,成为抓住创业机会的创业者,但这些学生往往缺乏对创业本质的认识,急于求成,这就直接导致了创业者的意志不坚定,在整个创业过程中缺乏信心和韧力,在遇到困难时缺乏积极乐观的情绪。其中一些创业者在最开始决定创业时比较草率,在创业之初没有经过谨慎的自我定位和市场调查,没有准确评估自己创业的条件和能力,创业构想脱离实践。因此在创业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时就会感觉压力太大,产生畏惧,没有勇气坚持,以至于半途而废。还有一些创业者的家长受传统保守思想的影响,不支持孩子自主创业,认为创业不稳定,不如考取公务员或者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体面。当孩子创业出现困境时,不仅不给予支持,而且还劝孩子放弃创业。

(三)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心理承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我国高校教育的影响。高校教育大多是培养就业型人才的,因此很多学生毕业后只是被动的就业,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心理承受能力亦受到国家经济形势的影响。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增大,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这种经济压力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所面临的压力也随之增大,碰到的困难和挫折也越来越多,这极易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大学生都希望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在创业前都满怀希望和信心,然而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创业经历,对创业没有真正理解,当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时,往往会产生悲观、极端的心理,最终放弃创业。

(四)社会化程度低,团队合作能力差

人是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是人的组合体,社会化关乎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健康运行。广义的社会化不仅仅是指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简单过程,更是学习角色技能、价值标准、适应社会生活的内化过程。当代大学生随着意识的独立,其性格和个性也会更加突出。

在创业初期,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一些大学生通常会选择合伙经营,但是到了创业中后期,由于利己思想的支配,这种团队集体之间的关系很难维持,团队成员因利益分配等方面出现分歧,而产生团队集体协作观念丧失而散伙,最后终导致集体创业失败[4]。

三、延安精神对大学生创业的启示

(一)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创业教育体制改革

1.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推进创业教育改革,首先应把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计划当中,把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实施情况也作为高校之间评比的内容之一;把创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强调创业的实效性,通过创业实践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行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其次,在教育理念上,要从原来的单一教学模式发展为多元化。比如理工类的学生在研究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发明创造与营销领域或市场链接的相关要领。而文科类的学生在学管理或经营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加强实践的练习,用学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应加强文理科生的相互学习与互动,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应通过加强创业教育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生存能力和竞争力。要鼓励大学生敢于冒险、勇于创业,在技术理论、客观条件都具备的同时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大学生敢于在理想与现实结合的过程中面对现实的挑战。

2.家长和学生要转变对创业理念理解的误区

自主创业是一种重要的生存和发展途径。创业对于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和就业能力的增强起着重要作用,家长和学生要在思想上扭转公务员或者在事业单位就是“铁饭碗”的意识,学生应掌握就业创业基本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这才是终身的“饭碗”。只有让家长、学生理解创新创业意识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趋势。

3.协调校内外资源,加强政府保障

大学生创业不仅仅关乎个人、家庭和学校,而且是整个社会相互支持的系统性工程,它需要社会各界的援助,更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和保障。政府是服务于社会并保障社会有序稳健发展的,因此,政府是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最有力推动者和保障者。政府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时应创建创业支持体系,优化创业政策,加大对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完善社会保障等各种措施。当前,我国在很多领域都缺乏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比如:社保、税务、工商等领域,这就迫切需要政府各部门转变认知,建立健全保障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

(二)以延安精神激励大学生树立敢闯敢试和艰苦创业的创业意识

延安时期,当革命处于非常困难的时候,尤其是陕甘宁边区“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5],于是中国共产党自己动手在边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封锁,迎来了战争的转机,这充分体现党的独立自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

今天,这种精神已经很少有人提及。一些父母为了能使孩子上大学或者有一份理想的工作,便提前给子女安排好一切。这种方式让子女产生了过分依赖的意识,并且丧失了敢闯敢试意识,导致大学生缺乏主动的择业、创业意识。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太过强调整齐统一和纪律的重要性,从而限制了大学生个性发展,这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形成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学校首先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能做到毫不畏惧,坦然面对。同时,可以组织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到诸如革命遗址、革命教育基地、艰苦地区等参与基层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卓越的胆识和坚强的意志[6]。以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激励大学生敢于创业,培育大学生敢于吃苦创业的精神和意识,并积极投身到国家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三)以延安精神激励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延安时期,很多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比如白求恩、张思德等,在这些人身上闪烁着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两篇文章悼念和表彰他们的同时更是讴歌这种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当今,我国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利用率的竞争,要使人力资源的使用达到超常规的效率,就必须要以道德为依托。道德对于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甚至是提高整个民族的凝聚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公平与效率”通常被认为是一对矛盾,但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从道德的眼光来看,“公平和效率”是相互促进和统一的关系。目前,我国人力资源配置还缺少合理的激励机制。厉以宁建议,“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忽略道德的培养,在人力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7]。

(四)以延安精神增强大学生创业的心理承受能力

胡锦涛曾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8]。延安精神中体现出的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品质,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战胜困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创业需具备的心理品质包括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延安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成功创业也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临很大的压力,当创业激情受到打击时,就会产生畏惧心理,不敢面对困难,甚至逃避困难。所以,学校可以利用微信、广播、校报、宣传栏等各种媒介来渲染延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氛围,潜移默化增强大学生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结语

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的生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把延安精神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理性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提高其抗挫折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对复兴“中国梦”伟大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毛泽东.毛泽东手书真迹(上卷)[M].北京:北京西苑出版社, 1988:433.

[2]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R].2013-03-17.

[3]沈树周,段素梅.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优势和途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5):77-79.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2.

[5]刘世昕.厉以宁谈人力资源开发:道德可以产生超常规的效率[N].中国青年报,2001-11-21.

[6]贾魁.论延安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4(3):113-115.

[7]李文海.弘扬延安精神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J].中华魂,2006(9):5-7.

[8]高延春.延安精神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20-121.

(责任编校:马余平)

Study on Yan'an Spirit to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LIU Man-ping CHEN Dong-lin
(College ofMarxism,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

Yan'an Spirit with a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formation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on the basis of long-term revolutionary struggle,it was formed by Communist and the working masses during the war.Currently,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increasingly serious,and college students still exist various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entrepreneurship,such as college students are short of entrepreneurial ideas of hard working,and they are lack of mental capacity and team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Spreading and cultivat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volving Yan'an spirit in college practice,it has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n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concept of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motivating students establish the arduous the pioneering consciousness and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in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enhancing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y to bear ability of entrepreneurship.

Yan'an Spirit;college student;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G 642.44

A

1672-738X(2015)06-0043-04

2015-10-12

刘满萍(1989—),女,湖南怀化人,201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