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空间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15-02-14李文辉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师生空间

李文辉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素质教育部, 湖南 岳阳 414000)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空间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李文辉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素质教育部, 湖南 岳阳 414000)

高职院校加强思政空间课程建设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拉近师生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学创新;有利于利用空间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思想教育。在思政空间建设中,要遵循实用性、时效性、互动性、主体性原则,做到巧妙设计,合理布局空间课程模块;精心挑选课程资源,建设具有专业性、前瞻性与及时性的课程资源;依据空间课程特点,优化教学过程;搭建交互式学习平台,促进师生互动;制作直观实用的空间导航,方便师生查找、使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空间课程建设;课程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互联网来学习,由此,依托互联网进行教学的空间课程应运而生。空间课程具有课堂开放性、学习自主性、资源共享性的特点,这一特点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使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对课程知识进行积累、重构、提升,使学生可以脱离教材随时随地进行课程自学,使师生之间、同行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1]。为了充分发挥空间课程的优势,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近年,笔者依托世界大学城这一网络平台,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空间课程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高职院校加强思政空间课程建设的意义

1.便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拉近师生的距离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教育,而对人的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必须对学生全面了解。由于诸多因素,高职生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是特别多,影响了教师对学生思想和学习状况的了解。依托空间课程这个平台,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留言、私信、群组讨论、作业、博客评论等形式与学生进行经常的的沟通与联络,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既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使思想教育在交流和沟通中不知不觉地渗透进去。

2.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学创新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各种信息依托网络爆发性向外传播,生活在网络化环境中的90后,在包装精美、形式活泼、内容轻松的电子信息冲击下,注意力很难持久,因此传统教育方式——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满堂灌的课堂讲授很难吸引学生。丰富的资源是空间课程的基本条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空间上各种教学资源组织教学,这些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如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展示,图文并茂、听视并用、动静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所有感官,激发学习兴趣。空间教学还能很便利地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实现实景教学与名师课堂、学校教师与现场专家的融合与对接,从而促进教学创新。

3.利用空间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润物无声的隐性思想教育

90后具有较强的叛逆精神,拒绝权威,排斥说教,不喜欢依赖官方媒体、权威等来了解公众话题,而是靠网络、微信、微博等[2]。空间课程中丰富的课程资源正好满足了其厌恶被动灌输,喜欢主动选择的天性。空间课程里有无数充满正能量的案例、故事以及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年度颁奖、法律讲堂、思政名师讲堂等超链接,浏览这些案例、点击这些超链接,可以对学生实行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

二、高职思政空间课程建设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空间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空间的无限性。利用网络空间的无限性,教师可以在空间课程上传海量的教学资源。但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逐一查阅不仅没有那么多时间,而且也容易使人疲劳,降低学习效率。所以,教师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根据学生学习访问的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3],以实用性为前提,精选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教学资源。在空间栏目和整体风格的设计上,也要以满足教学需要为目的,在力求空间设计新颖、美观的同时保持简洁、直观、方便、实用。

2.时效性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决定了教学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因此,教师在进行空间课程建设时,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及时反映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及时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把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最先进的教学动态、最贴近的教学案例上传到空间课程,为师生提供适时、有效的服务。

3.互动性原则。空间课程的开放性使空间教学过程的互动成为可能。空间课程建设互动性原则,要求教师在空间教学的过程中按照教学科目或者按照行政班级建立交流群组,与自己的学生实现互动;也可以通过开辟教研苑、大学生论坛、留言、私信、在线答疑等实现与学生、同行以及外界的互动。

4.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空间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多创设师生交流、讨论、合作的活动,建立空间学习团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做好空间学习的主导者。另外,在空间课程中创设内容丰富、形象直观、便于操作的自主性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中自主进行课内、课外学习、交流。

三、空间课程建设的实施

1.巧妙设计,合理布局空间课程模块。空间课程模块既是空间课程栏目,又是课程学习的导航,这些模块既要包含课程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又要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查找。所以,空间课程模块的设计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简洁实用。按照这一原则,课题组在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空间课程的时候,设计了“课程基本资源”、“课程实施资源”、“课程拓展资源”、“师生互动”、“教育教学成果”五大模块。“课程基本资源”包括教案库、课件库、案例库、概念库、原理库、方法库、视频库、习题库和试题库九大内容,这些内容为学生自学和复习提供帮助;“课程实施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课程介绍、表格式教案、教学课件、课堂管理和在线答疑,直接服务于教学和管理;“课程拓展资源”链接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网站作为教学内容的拓展。便于学生课后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师生互动”中有大学生论坛、学生社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多彩生活、对话、留言六个板块便于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教育教学成果”则介绍了本课程的特色、创新,学校师生对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以及本课程教学团队所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这些模块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既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课内、课外的服务,又搭建了师生相互交流的平台。

2.精心挑选课程资源,建设具有专业性、前瞻性与及时性的课程资源库。按照专业性、前瞻性和及时性的原则,笔者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时,应对课程资源精心挑选、科学整合,上传了授课计划、课程标准、教案库、课件库、案例库、概念库、方法库、原理库、习题库、视频库等基本教学资源。教案、课件、习题等都是按照教学专题进行上传的,便于学生按专题进行搜索与学习;案例、概念、原理等资料采用Excel表格罗列出来,既便于学生查找阅读也便于教师补充、更新。在表格式教案中,把各个知识点碎片化,并按照其内在的逻辑用表格串联起来,学生可以想学哪里点击哪里,既可以直击兴趣点、疑难点,又能节省时间,增强学习效率。在空间课程中,除上传的基本教学资源外,笔者还链接了与教学相关的重要网站作为教学的拓展资源,进一步拓展了课程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此外,本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空间课程从教书育人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空间育人功能,积极上传思政教育资源如在“教学拓展资源”中上传了“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政名师讲坛”讲稿,弘扬主旋律,宣扬真善美,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依据空间课程特点,优化教学过程。空间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可以非常便利地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利用这一特点,课题组成员在教学设计时把教学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阶段主要是基于空间进行的教学准备。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空间向学生下达学习任务,包括对教材的预习、相关文献的阅读,讨论话题的准备以及作业(作品)上传等等。课中阶段即实施教学过程阶段,这个阶段,教师把知识点逐一进行分解,并运用表格教案把知识、教学案例(包括文字案例、视频、音频案例)、学生活动(包括讨论、辩论赛、演讲、实践成果展示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空间课程平台实现实景教学与名师课堂、学校教师与现场专家的融合与对接[4],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课后阶段主要指课后的复习和辅导。在空间课程中设置在线测试和在线答疑,使学生在课后可以及时复习并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通过在线答疑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帮助,使课后辅导真正落到实处。

4.搭建交互式学习平台,促进师生互动。为了便于与学生进行交流,课题组在空间课程中专门设置了“师生互动”模块,在该模块中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大学生论坛、学生社团、多彩生活、对话五个教研苑。在教研苑中,师生之间、同行之间可以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主题展开积极的讨论和交流,以推进课程建设和教研教改。另外,空间课程还可通过私信、留言、评论、答疑等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与学生构建平等、尊重、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5.制作直观实用的空间导航,方便师生使用。制作空间导航时,本着美观、简洁、实用的原则,一是空间课程导航的风格尽量与教师个人空间页面的风格相协调,做到既美观又不影响其功能性。二是在空间课程的主页面,设置全局性的总导航。全局性的导航要求把所有课程资源归类为几大模块并放置在总导航里,这样访问者无论想去哪,都可以在总导航里中直接到达[5]。三是按照各资源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总导航下设置层层递进的局部导航,以便使用者沿着导航很快检索、查阅所需资源。

[1]贺军,李喜梅.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的空间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

[2]苗炜.碎片时代的生存准则[J].三联生活周刊,2010(8).

[3]赵姝淳,孙曙辉.教师个人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4(4).

[4]吴佳.以教学需求为导向的世界大学城教师空间建设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11).

[5]邓自佑,颜学义.高职工科类空间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6]于滢.基于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教学应用研究[J].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责任编校:马余平)

On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pace Course Onlin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LI Wen-hui
(Department ofHumanistic and QualityEducation,Yue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ueyang,Hunan 414000)

The improvement of spa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build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ose ideological trends shall be better recognized as well.The abundant teaching resources in the space may initiat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s and promote the teaching innovation.The principles of practicability,timeliness, interactivity,subjectivity shall be appli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 course on the purpose of being well designed and rational distribution in the course modules.The carefully selected resources shall establish a professional,timely and perspective space course.The teaching process will be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space course.The platform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is built to promote the interactivitie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Intuitive and practical space navigation is made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search for inform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onstruction of space course;curriculum resource

G 711;G 712

A

1672-738X(2015)06-0012-03

2015-10-15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及资源建设研究”(XJK014BJD016);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教学模式研究”(15B25)。

李文辉(1966—),女,湖南岳阳人,思想政治教育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课师生空间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