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心灵沐浴在《兵车行》的悲情中

2015-02-13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毕研鹏

语文知识 2015年5期
关键词:悲情杜甫心灵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毕研鹏

让心灵沐浴在《兵车行》的悲情中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毕研鹏

《兵车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读时心情亦随之沉郁起来,读后始终无法释怀。作者杜甫对民间疾苦领会最深,也要让我们的学生切身感受到作者的呼吸,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

一、于细节处绽放悲情之花

细节往往能成为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细节虽细、虽小,但包含的情感却是如此之广、之深、之多,它彰显的魅力足以让读者黯然神伤、潸然泪下。诗中有这么几句:“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赏析亲人送别征人时的动作细节描写,体验家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几个动作很好找出,即“走、牵、顿、拦、哭、干”,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杨忠鑫同学率先发言说道:“‘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这说明两点:第一,军队出征在即,时间紧迫或正在出发,通过前面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可以看出,如不跑着去,可能连最后一面也见不到。第二,跑也反映送行的家人内心的急迫、紧张和沉痛,在拖着沉重脚步奔跑的过程中,妻子可能一直在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孩子喊着爹爹,母亲喊着自己儿子的乳名等。”

卓敏站起来说:“‘牵’是拉的意思,但我想当孩子牵着父亲的衣角,妻子拽着丈夫的衣袖时,眼神里流露的那种不舍之情痛彻心扉。‘顿’足更是将这种不舍和愤怒之情深化,似已肝肠寸断,既然‘牵’和‘顿’这两种动作都不能阻止征人前进的步伐,只好用整个身体去‘拦’,然而‘拦’道也是枉然,国家抓壮丁去,你不敢不去,最后只能用歇斯底里的一‘哭’来表达自己的绝望和愤恨至极,这是一种无言的控诉、一种无言的挽留。我们满耳能听到车声、马声,但最能震撼人心的莫过于老人、孩子和妻子的哭声,这种哭声直冲云霄,因为这一哭预示着千百万个家庭的支离破碎,预示着这一别可能是人鬼殊途、阴阳相隔。”

这两位同学的分析既鞭辟入里又感人肺腑。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把握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讲,既是深入理解教材之门的钥匙,同时也是打开学生心灵之扉的钥匙,因为挖掘细节就是在开掘作者和学生自己的情感宝藏、智慧宝藏,有利于读者与作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共鸣。像这样的细节,文本中还有很多。如针对这一段话“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从十五、四十两个数字及头青与头白两个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造成如此局面的元凶是谁?”对于这个细节的把握有助于学生理解这几点:十五出征、四十还继续在边疆开垦荒地,说明战争一直在持续且时间很长,一个人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不是陪伴家人度过而是陪伴战争。从未成年就开始打仗,也说明战争规模之大,可能是青壮年早已在战场上大量死亡只能征调未成年人。“归来头白还戍边”不正是告诉我们防守边疆的兵员稀缺吗?而这一切的元凶、罪魁祸首就是唐明皇:“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大喜功、开拓疆土的私欲竟然视民命如草芥。

此诗的细节之处每一个字都是作者用血泪浇灌而成的悲情之花。作为读者,师生应当成为一个很好的赏花者,见花而知心,赏花而悟情。诗人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就是这一朵朵悲情之花上散发的缕缕幽香。佛曰“一叶一天堂,一花一世界”,这些细节之处绽放的悲情之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苦难的世界、一个真实的世界。

二、于想象中让心灵释放真情

特级教师周一贯认为:“学生阅读课文,既是课文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课文信息的加工者,总会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实现着作品的价值。而这一切又有赖于想象的参与。”是的,教学离不开想象,解读文本也离不开想象,文本中留下的大量空白,就可以让想象的智慧之光透射进去,照出一个灿烂的世界,学生的想象参与既是一种与文本、作者对话、交流、共鸣的过程,也是在进行一次情感上的美的熏陶的过程。提问:“请发挥想象,分角色模拟与征人离别时的真情言语。”此问题引起了学生的诸多兴趣,参与热情较高,一同学模仿征人的儿子角色说道:“爸爸,不要走。”(学生大笑,有人提到那时没有爸爸。)他立即改口道:“儿子拉了拉爹爹的衣服,‘爹爹,我不要你走。你还要教我捉知了,糊风筝呢!你不在家,阿妈就会打我,邻居家的小强也欺负我。我不要你走,不要你走嘛!你都答应过我,过几天带我去山上玩的,我们拉过钩的,你不能说话不算数的!爹爹别走!’”还有人模仿妻子说道:“相公,记得时常写信回来报平安,家里你都放心吧,我会照顾俺爹俺妈的。”班里的气氛甚是热烈,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

是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们虽没经历战争,但通过合情合理的想象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悲散离愁,此心同,此理同,此情同,我们的学生心灵需要触动、感动,与作者和故事人物同呼吸。诚如王菘舟老师所说:“语文课需要感动,需要震撼,需要心灵的泪花……这种感动是学生与作品的直接对话,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汇流而成的生命润泽。”[1](P.21)可以这样说,读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感动,便没有了读的意义。

文本中还有其他的留白可供发挥想象,如“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提问:“请发挥想象,健妇在锄田犁地时会遭遇哪些困难或有哪些美好的回忆?”有同学提到,犁田时牛不听使唤,有同学反驳道,犁田时根本就没有牛,而是人在前面拉犁耕田,爷孙两人亦步亦趋艰难拉行,而土地坚硬,很难深耕土壤,健妇的手也磨破了……

通过这些想象让学生明白:丈夫在战场上会战死,同样,妻子在家中也会行乞,甚或饿死、冻死,也许比战场上的夫君还要早死。因为“禾生陇亩无东西”,庄稼收成不好,而且还要交重租,如下文的“县官急索租”,而这一切都是拜皇帝所赐。战争毁灭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还有千千万万个家庭。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战争的残酷、皇帝的残忍、家园的残败、家庭的残破。雨果曾说“想象就是深度”,学生通过想象,不仅能体验文本的深度,也能开掘自己心灵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杜甫的诗素有“诗史”之称,读杜甫的悲剧“诗史”就是在读人性,既读杜甫,也读自己,也读这个时代,我们生活在如今的时代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三、于探究、讨论中分享真知灼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故设计一个有兴趣的问题,创设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情景会更多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思索欲、表达欲、争辩欲,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既能分享彼此的经验、智慧,更能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获得成功的体验。诚如优秀教师潘小明所说:“构建一个有长度、有宽度、有深度的‘思维场’,应该从创设问题情境开始”。[2](P.52)故针对本诗,这样的一个问题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仔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终于有两个字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鬼哭”!是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提问:“请细细品读此句,并结合全诗再品诗外之意,新旧之鬼哭什么或为什么而哭?”这个问题一经抛出,学生兴趣十足,开始分小组讨论,答案可谓是百花齐放、粒粒珍珠。

吴保举谈道:“根据上文,鬼‘哭’应是哭自己死后‘白骨无人收’,因为中国古代对人的死讲究叶落归根回归故乡入土为安,不能死无葬身之地。”

刘恩提到:“哭自己生在人世时,没能尽到做丈夫、儿子和父亲的责任,对不起这个家庭,让家人受苦、受累甚至饿死、冻死,感到自己的不孝,连死之前也没能见亲人最后一面。”

刘洋洋说道:“此鬼哭不仅仅是哭自己,也是哭他人、社会,因为战争会一直在持续,还将陆续有更多年轻的生命旋即在战场上凋零成为孤魂野鬼,地狱也‘鬼满为患!’”(班里爆笑)卓敏这时站起来说:“刘洋洋的观点把哭的内涵深度化、外延化了,非常好,还有一种可能是新旧鬼之间也许是父子、兄弟关系,因为父亲或兄长戍边打仗几十年,且战争一直在持续,当年别离时尚且年幼的儿子和弟弟业已长大成人,他们也被征兵而死,可谓‘生为人,父子不能相见,死为鬼,父子乃能相会’,这是何等的悲痛,黄泉相见泪涟涟!这也是在哭统治者不顾百姓的死活啊!”

他们的答案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说实话,我自己只想到其中的两点,但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他们活跃的思维、深刻的思考让我由衷佩服。当一个富有魅力的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时,此时的学生俨然一个个变成了执着探索的科学家、富有人文气息的思想家、洞察细致深刻的社会观察家、具有博爱情怀的慈善家。是的,鬼的“哭”是一种悲愤至极的控诉,世间最可怕的不是鬼,而是人,特别是为了一己之欲望而不顾黎民百姓死活的人,这才是真正的魔鬼。佛家有云“魔由心生”,统治者就是最大的魔头。

类似的探究、讨论还有一个:“你同意杜甫的‘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男淹没随百草,生女犹得嫁比邻’的观点吗?”其实,不论是生男还是生女都不好,生男注定要战死沙场,而生女孩,一方面男儿战死沙场无人可嫁,另一方面,即使有人可嫁,她的夫君也免不了战死沙场,自己也注定是一个寡妇。有时死去的人要比活着的人幸福,因为活着的妇女还在承受着种种痛苦和折磨。鬼也许比活着的人幸福!杜甫如此言说实乃一种旷古未有的巨大沉痛,这是难以言尽的血泪控诉和讽刺。他告诉我们,百姓在那样的一个肆意发动战争的年代里,没有生存、没有生活、没有渴望,何谈幸福?只有死亡,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家园。所以每一次的讨论都会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对杜甫为人的理解、对那个时代的理解。“语文教育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她的‘情’和‘美’。营造情感氛围和审美空间,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和生命品位,这才是诗意语文的终极关怀。”故用心去阅读、品读、解读文本,文本在不经意间展现给我们的总是让我们泪流满面,此情、此美在心灵深处泛起的粼粼波光总在照耀古今。

四、于对比映衬中感受凄美画面

杜甫的《兵车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声情并茂、让人泣下沾襟的时代巨画。它脱去了盛唐山水田园的洒脱惬意,多了一种“田园寂寥干戈后”的沉郁悲情。这里既有“亲人送别行人出征图”,也有“荒村健妇把锄犁图”,还有“天阴雨湿鬼哭图”。每一幅图画不是让人赏心悦目而是痛心刺目。“君不闻山东汉家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放眼望去,满目疮痍,荒凉残败,萧瑟凄寒,一片死气沉沉。它没有陶渊明笔下的充满纯朴、宁静、闲适气息的乡村生活,如“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有田、有房、有鸡鸣就是一种简单的快乐和幸福。这里只有曹操笔下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一个乡村已人烟稀少,或许行乞他乡,或许饿死故乡,没有鸡鸣,没有生机。这里更有汉乐府诗里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真是“家人俱死我独存,饭熟飘香有谁闻,但见古冢松郁郁,兔走雉飞泪占襟。”这样的悲惨画面仅仅是山东二百州吗?不,它是整个华夏大地上出现的共同景象。在课堂上选择这些诗与本诗相比较教学,是让学生在直观比较中更能感受杜甫诗歌所表现的沉郁之情。这种凄美的画面是杜甫留给古时、古人,也是留给今时、今人,留给后世、来者的凄凄历史。

斯人已去,但其诗歌传达的精神并未远去,他用他的诗来写史,更是写己,他始终是时代、社会和民族的一面镜子。学习《兵车行》,让学生感受到那个时代跳动的脉搏,聆听到杜甫悲天悯人的心声,树立起自己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关注民生的仁者情怀。杜诗的现实主义风格,其最大的“现实”是用诚之性、写悲之事、抒真之情、体慈之心。

注释:

[1]周成平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雷珍编.教师的幸福资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悲情杜甫心灵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悲情英雄
杜甫改诗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绝句
教授十年悲情寻子:没有爱的教育不算好的教育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陈水扁“悲情奔丧”
悲情富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