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慕课的医学院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

2015-02-13孙达辰王琳琳胡艳君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嵌入式馆员

宋 欣 张 旭 孙达辰 王琳琳 胡艳君

(牡丹江医学院图书馆 牡丹江 157011)



基于慕课的医学院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

宋 欣 张 旭 孙达辰 王琳琳 胡艳君

(牡丹江医学院图书馆 牡丹江 157011)

简单概述慕课的基本发展情况和对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影响,探讨基于慕课的医学院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在课程制作、版权审核、读者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策略,指出医学院校图书馆应认识到慕课的重要性,创新观念,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慕课;医学院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

1 引言

1.1 慕课概况

慕课意为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s),由常青藤大学联盟的教授们发起[1],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2012年慕课在美国名校掀起高潮,为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提供有效和灵活的渠道,其课程的权威性、资源的优质性、良好的组织性和活跃的用户参与性为自主学习模式提供良好的基础。而在医学领域,哈佛医学院的《临床试验基础》课程、耶鲁大学医学院的论文写作课程等慕课医学教育模式都为医学院校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帮助。2014年初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在北京成立,同时启动中国医学教育慕课平台建设[2]。

1.2 慕课对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影响

2013年初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与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召集美国著名高校图书馆相继召开了有关“MOOC与图书馆”的讨论会,分别从MOOC教育模式的特征、MOOC和图书馆的关系、版权许可、开放存取、教育方法以及馆员面临的新机遇等方面展开热烈的讨论,慕课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探索拉开了帷幕[3]。慕课环境下医学院校图书馆不仅是资源中心,而且是未来的学习中心,更是服务中心。大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对信息活动的态度,可以自主选择适合的网络课程[4]。鉴于医学专业课程需要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实例作为临床授课资料,传统教材及教学方法很难满足课堂需要,并且授课资料更新也较为困难,慕课环境使得医学院校图书馆将从课外的辅助式被动服务向课内的嵌入式主动服务发展。同时,慕课环境对图书馆的资源利用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版权和使用许可约束下,找到图书馆资源有限开放与慕课的大规模开放使用之间的平衡点[5],这些都是慕课带给高校图书馆的巨大挑战。

2 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

2.1 内涵

近几年来,国内外的高校图书馆针对高校师生积极展开嵌入式学科服务。嵌入式学科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科服务理念,是以用户为中心,以融入用户的科研过程、物理空间或虚拟空间为手段,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最终目标,将图书馆学科服务融入教学、科研和学习活动过程中,为用户构建一个适应其多元化、多层次信息需求的信息保障环境,是当前图书馆学科服务突破瓶颈、迎接挑战、实现与科研用户实质性合作的重要途径[6]。

2.2 模式

嵌入式学科馆员提供的是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泛在化的服务,嵌入教学科研过程,包括嵌入式咨询服务,如与教师亲密合作,围绕教研开展各项活动,通过电子邮件、Blog、QQ、微信等工具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学科馆员嵌入课堂,通过嵌入式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相关文献知识以及获取和利用所需文献信息的方法等;学科馆员嵌入科研服务,包括课题定题、科技查新、成果评价、知识产权等[7]。

3 基于慕课的医学院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

3.1 概述

慕课的课程免费开放注册,有固定的开课时间、作业考试,考试通过后还会授予证书。慕课自诞生之日就将社交网络和在线资源巧妙地进行了整合,使学习者可以免费获取名校的教学与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种交互性社区、建立交互参与机制。高校图书馆可以基于慕课的教学流程提供嵌入式的学科服务。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任何领域的知识内容和思想观点都海量充斥网络,教师和学生比以往更加需要信息素养和学习分析技能[8]。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慕课平台Coursera和ELX的一些合作院校[9]已通过实践证明,将图书馆学科服务引入教学团队可以协助教师过渡到慕课环境,为其提供课程参考资料,解决一些涉及版权的法律问题[10]。

3.2 慕课课程制作

医学院校图书馆一般都有非常专业的权威学术资源和数据来源,可以为慕课课程的制作提供保证。医学院校图书馆有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和引进的数字资源,这些资源专业性强,是图书馆大数据的重要组成。学科馆员直接参加到课程团队,全程提供背景材料的检索、筛选、推荐、萃取、链接和相应版权顾问服务;帮助慕课教师为学生提供精确、完整、无缝、高效、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5];根据课程内容设置、学生的在线咨询等提供配套于慕课教学的资料推送、个性化需求定制等服务;还可以为教师制作课程提供软硬件帮助以及理论和实践指导。

3.3 慕课版权审核

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应当为慕课的制作和使用担任版权问题咨询和审核服务的顾问。医学院校的信息资源涉及严格的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问题,由于慕课倡导的教育模式是相关资源面向全球开放,没有国家或校际的限制,医学院校的慕课课程很难按照知识学习应有的高度把全部必要的学习资料无缝、全面、系统地融合到慕课教学中。而图书馆是社会的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享有一定的合理使用资源的法律、政策保护,有权为自己的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因此图书馆可以为课程的整个过程提供关于版权审核的嵌入式学科服务。学科馆员收集大量的开放性学术资源来替代受版权保护的课程资料;通过与数据库商的合作来获取课程使用的许可模式;将教师创建的属于个人的版权资源,如医学视频、音频、图片、课件等用于慕课课程,帮助判断课程资源使用的合法性;将受版权保护的资源用于慕课的课外阅读、作业或互动讨论中等,保证所有课程资源都可以被慕课的学员放心使用。

3.4 读者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图书馆担负着学生信息素养培训的重要职责,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大多采用新生入馆教育、定期讲座或是文献检索课来完成[11],学生多是被动接受,真正需要信息检索技能时却因为时间、地点和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很好的应用[12]。因此,作为慕课课程的一部分,图书馆既可以参与慕课的制作,也可以独立创建慕课课程[13]。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现阶段的医学课程无论是临床医学还是影像医学,都需要大量的理论与实例进行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医学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生产,形成包括电子书刊、数据库、音视频资源、网络资源在内的海量信息资源[14]。图书馆在处理好版权问题的情况下,可以提供信息素养教育培训及指定课程指南,加入一个成熟的慕课平台,为读者提供嵌入课程;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发挥潜在的管理功能,保管创建课程所产生的资料,解决版本控制、元数据、托管及存档等问题。基于慕课的信息素养教育还可以推广到附属医院的广大医护人员,由于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医务工作者需要对许多新型学科、交叉学科进行继续教育,学科馆员可以慕课的形式把医务工作者需要继续学习的慕课内容推介出去,比如循证医学、生物化学等新兴学科的介绍与应用等方面的慕课。牡丹江医学院图书馆目前已根据该馆的特点研发针对新生使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培训的课程,学生入学后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学习,通过考核后即可领取图书借阅证,取得阅览、借书权限,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另外,该馆已将医学专业课程,包括医学统计学、生理学、肿瘤学概论等慕课资源进行链接,方便学生学习,而且设置医学论坛,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学术研讨。学科馆员可以把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门完整课程加入成熟的医学慕课平台[15]。

4 结语

与慕课融合是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扩展和延伸。图书馆学科馆员在特定专业领域内有深厚的科学知识底蕴,对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了解比较清楚,有敏锐的信息意识[16]。基于慕课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的馆员必须有明确清晰的认知,把融入到慕课的教学活动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能,根据不同学科课程的需求实现各阶段的无缝嵌入。学科馆员要真正融入到慕课中,还必须重视情感嵌入,在嵌入服务过程中,协调好高校图书馆与教学院系的友好氛围,为高校图书馆赢得尊重和信任。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发展迅速、影响颇大。它是在原课程开放、共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倡导的是课程的无国界交流,减少人们获取信息的障碍,缩小贫富之间的信息鸿沟,这与图书馆的宗旨是相一致的[18]。医学院校图书馆应充分认识到慕课运动的重要性,在慕课浪潮下发挥自身服务与教育职能,创新观念,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1 Mcauler A,Stewart B,Siemens G,et al. The MOOC Model for Digitalpractice[EB/OL].[2014-12-22].http://davecormier.com/edblog/wp-conten/uploads/MOOC_Final.pdf.

2 陆波.MOOC环境下的图书馆角色定位与服务创新[J].图书与情报,2014,(2):123-126.

3 MOOCs and Librarys:massive opportunity or overwhelmingchallenge[2013-10-18].http://www.oclcorg/research/e-vents/2013/03-18.html.

4 陆华娟.从传统文献检索课向信息素养教育转型的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29(7):89-91.

5 叶艳明.慕课,撬动图书馆新变革的支点[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2):3-9.

6 陈全松.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2012,(7):83-87.

7 刘颖,黄传惠. 嵌入用户环境: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方向[J]. 图书情报知识,2010,(1):52-59.

8 秦鸿.MOOCs的兴起及图书馆的角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2):19-26.

9 Caneron B.MOOCs:the challenges for aademic librarians[J]. Australia Academic and Research Library,2013,44(33):163-175.

10 傅天珍,郑江平.高校图书馆应对MOOC挑战的策略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1):20-24.

11 Librarians:You most valuable MOOC supports[EB/OL]. [2013-05-16]. http://oedb.org/library/feature/librarians—You-most-valuable-MOOC-supports/.

12 宋欣,王琳琳,孙达辰,等. 基于Drupal的新生入馆教育平台建设[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9):89-91.

13 宋欣. 基于高校新生心理的入馆教育方法[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7):90-93.

14 苏德毅.“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与图书馆:准备就绪,迎接“巨变[EB/OL].[2013-07-1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306448.

15 张奇志,尚武.大数据时代医学图书馆特色服务的机遇与挑战[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3):75-78.

16 张稚鲲,李文林,郝桂荣.文献检索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12):80-83.

17 苏炎花,张磊,李小霞.基于课程设置的馆藏图书建设研究[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4):57-60.

18 王聪聪.MOOC运动及其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2014,(4):54-57.

Embedded Subject Service Based on MOOCs in Medi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

SONGXin,ZHANGXu,SUNDa-chen,WAGNLin-lin,HUYan-jun,

LibraryofMudanjiangMedicalUniversity,Mudanjiang157001,China

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s) and its influence to medi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of embedded subject service based on MOOCs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design, copyright verification, reader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t points out that medi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MOOCs, innovate the concept and provide better service for reader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s);Medical college and university;Library;Embedded;Subject service

2014-10-31

宋欣,硕士,副研究馆员,发表论文10余篇;通讯作者:张旭,在读硕士研究生。

黑龙江省高校图工委项目(项目编号:2013-A-112)。

R-058

A 〔DOI〕10.3969/j.issn.1673-6036.2015.04.016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嵌入式馆员
Focal&Naim同框发布1000系列嵌入式扬声器及全新Uniti Atmos流媒体一体机
TS系列红外传感器在嵌入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搭建基于Qt的嵌入式开发平台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