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15-02-13李春琴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通化134002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办学特色学校

李春琴,孙 衡(通化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中国对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李春琴,孙衡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通化134002)

学校特色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学校发展新战略,学校特色建设对我国中小学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采用归纳分析为主的方法对我国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的起步、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中小学;学校特色;问题;策略

我国理论界关于中小学学校特色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1]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学校特色建设高度重视。

一、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的起步

(一)中小学学校特色的概念及特征

1.中小学学校特色的概念

诸多理论研究者对我国学校特色的研究已有20年之久,对学校特色进行大规模研究是由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国内研究者对于学校特色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对学校特色的界定有很多,较具代表性的有:“学校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办学风貌或教育风格。这里所讲的“独特”,不能仅理解为是学校这个整体中的某个教育要素的个性体现,也不能狭义地理解为是“你无我有,你有我精”,而是指学校整体的个性,它是学校整体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个性风格或个性风貌。”[2]“学校特色是办学主体刻意追求逐步实现的学校工作某一方面特别优于其他方面、也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而稳定的品质,也称为办学特色”[3]。从实际使用情况看学校特色与办学特色的含义相近,多数研究人员没有对它们进行严格的区分,因而可视为同义词。“学校特色一般是指一所学校在全面育人工作中所选择的重点,或是把已出现的某种经验特色通过深化积累,逐步形成某种富有个性的强项或优势”[4]。“我们的学校特色应该是学校创造性地贯彻教育方针所形成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稳定的个性风貌。”[5]

通过上述对学校特色概念的整理,可以看出各个学者对学校特色概念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说每个学者所描述的概念都符合他们所在的时代背景,但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通过对学者们诸多概念分析,我们给中小学学校特色下这样的定义:中小学学校特色可以理解为中小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活动中,贯彻教育方针结合本校优势和传统所形成的一方面或是几方面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整体、且相对稳定的办学风貌或教育风格。

2.中小学学校特色的特征

“学者们对学校特色的特征也有不同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学校特色具有独特性、广泛性、领先性、相对稳定性四个特征;有学者认为学校特色表现出独特、优质、稳定的教育特征;一些学者认为学校特色有独特性、稳定性、优质性、发展性等特征;还有学者认为学校特色的内涵决定了学校特色具有本体性、独特性、文化性三大特征等等”[6]。作为学校特色的下属概念—中小学学校特色也应具有学校特色的基本特征。首先,独特性是学校特色最基本的特征、是中小学校共有的学校特色的特征之一,是学校独有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其次,优质性是指在进行学校特色建设中不能单纯的考虑学校特色的新、奇、特,还要重视品质和质量,要拥有优秀的高质量的校园特色,优质性是学校特色其他特征成立的前提条件。第三,中小学学校特色具有稳定性,由于学校特色是学校长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办学风格,因此具有稳定性。文化性,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特色需要以学校文化为支撑,所以文化性也是值得关注的特征。发展性,学校特色一旦形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世间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中一样,是会不断发展的。本体性,本体论在西方哲学史中,是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又叫本根论,是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因此学校特色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本质的属性。

(二)中小学学校特色研究的背景

我国中小学学校特色的研究基于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中小学自身生存和发展和优质教育的需要。

1.基础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个人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并在教育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个性化和创造力。学校特色是个性化和创造力的重要表现。

2.中小学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中小学正面临着来自同行、民办教育、国外教育机构等多方面的挑战和竞争,中小学需要通过学校特色建设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3.优质教育的需要。优质教育一定是能够使学生形成阳光般的心态和健康人格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的,能够使学生内心变得越来越充实和富有力量的教育。优质教育一定是学校资源的配置富有效率和效益的教育;是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能够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的,是能够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必须是关注学校特色的教育。

二、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的进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学者和中小学校对特色建设价值认识上得到不断的提升,对中小学学校特色的内涵的理解也不断加深,并且对学校特色的认识也渐趋统一,在中小学进行学校特色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被普遍认同的模式,对还没有进行特色建设的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

(一)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价值认识的提升

中小学校对学校特色建设的价值认识比较清晰,主要集中于育人目标、育人过程与模式、办学要素与条件、学校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学校特色建设对于实现育人目标、形成多样化、有特色的教育环境和育人过程、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要素与条件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都有着较大的价值。

(二)对中小学学校特色内涵的认识渐趋统一

如前文所述,“中小学学校特色可以理解为中小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活动中,贯彻教育方针结合本校优势和传统所形成的一方面或几方面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整体、且相对稳定的办学风貌或教育风格。”学界对此内涵的认识达成统一。中小学学校特色是中小学学校特色办学独具的、特殊的品格和风貌,是办学实现个性化的结果。

(三)形成了一些被普遍认同的模式

中小学学校特色发展形成了几种被普遍认同的模式:传统继承发扬式、借助机遇发挥式、针对弊端解决式、摆脱困境奋起式、空白不足填补式、理想信念实施式等。

(四)对特色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中小学在学校特色建设过程中对中小学学校特色内容的挖掘越发深入。从最初各个学校重点以校园文化建设、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作为学校特色内容进行挖掘,现学校特色内容已经发展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课程体系特色、教学模特色、教学方法特色、物质环境、校容校貌特色、价值规范特色;制度管理特色、师资特色和民族特色、语言特色等。

三、对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问题的反思

中小学在学校特色建设中由于种种原因也走进了一些误区,使得学校“特色不特”、“特色失色”,不仅没给学校带来效益,还给学校造成了额外负担。

(一)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特色泛化。即学校在创建学校特色时,不进行创新,将办学的共性当做自己的办学个性,这样就产生了“千校一面”的局面。

2.特色局限化。是指有些学校为了发展学校特色,把类似“培养部分学生的特长或兴趣”等局部特色作为学校特色来宣传而导致降低学校特色内涵的认识。

3.特色短暂化。是指中小学校为了各种原因,只在短时间内进行特色建设,达到目的后就停止的现象。

4.特色表浅化。即只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招生宣传进行特色建设,仅仅通过物质和宣传等形式标榜自己,认为“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精”就是特色的现象。

5.特色项目化。就是把学校的某些项目作为特色来抓,将办学特色等同于特色项目。

(二)解决中小学学校特色建设问题的策略

在对中小学特色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方面,学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从政府方面主张解决中小学特色建设问题应该从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下放权力,给学校以适当的自主权和改革考试制度,改变升学竞争现状入手;二是从学校层面解决中小学特色建设问题的主要做法是实现校长的专家化和教师的专业化、加强校本管理,开发校本课程;三是恪守义务教育的基础性,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四是积淀优势的特色项目,形成为长期特色;五是学校管理者要端正办学思想,提高自身素质;合理规划学校特色建设,并建立相关制度予以保障;全面发动师生积极参与特色建设。

[1]刘文静,任顺元.我国学校特色研究的反思性回顾与前瞻[J]基础教育研究,2010(22):12-14.

[2]邢真.学校特色建设理论的探讨 [J].中国教育学刊,1995(5):31-34.

[3]孙孔懿.学校特色的内涵与本源 [J].教育导刊,1997(21):46-49.

[4]吴秀娟.关于学校“各自办出特色”的哲学思考[J].教育导刊,1997(22):21-23.

[5]梁志大.是“创建学校特色”还是创建特色学校[J].中国教育学刊,1995(5):36-37.

[6]刘文静,任顺元.我国学校特色研究的反思性回顾与前瞻[J].基础教育研究,2010(22):12-14.

(责任编辑:梁景时)

School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Research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Review and Reflection

LI Chun-qin,SUN He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School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As a new strategy of school development,school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Adopting the method of inductive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on this basis comb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chool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the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chool characteristic;problem;strategy

G642

A

1008—7974(2015)01—00135—03

2014-11-12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年度课题的阶段性成果(GH3515)

李春琴,女,辽宁凌源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孙衡,长白山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办学特色学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学校推介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