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参与ORCID服务研究

2015-02-12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47

图书馆建设 2015年5期
关键词:标识符研究者学术

周 宇(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河南 郑州 450047)

高校图书馆参与ORCID服务研究

周宇(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47)

ORCID(开放型研究者与投稿者识别码)建立起了以研究者为核心、将学术产出及成果相串联的知识集成化服务机制,国外高校图书馆在ORCID的宣传推广、整合开发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内图书馆应通过积极打造ORCID本土化服务模式、深度挖掘ORCID潜在增值服务,充分融入院校科研进程,成为科研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及推动者。

ORCID标识符高校图书馆整合开发

ORCID(Open Researchers and Contributor ID,开放型研究者与投稿者识别码)由非营利机构Alfred P . Sloan Foundation资助、全球各大出版社及学术机构合作设立,专注为研究者及投稿者创建并维护唯一标识符注册系统,并通过标识符与研究活动/研究成果的有效关联,促进跨学科、研究部门和国界的交流[1]。简单地说,ORCID的出现建立起了以研究者为主体、将其各类型的学术产出及成果相串联的机制,科研主体通过ORCID唯一标识符,可在不同数据库内挖掘研究者相关产出,追踪、管理其学术成果。据ORCID网站官方统计,从2012年10月注册系统上线截至2014年12月5日,已有1 038 810个 ORCID标识符被注册,并有5 564 876 项学术成果被链接至ORCID,其中有2 219 595项成果是具有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的著作[2]。国际众多大型出版社、科研资助机构及研究机构皆已采用ORCID作为辨识作者、整合学术研究动态的工具,如PLOS、Nature、Elsevier利用ORCID简化投审稿系统的数据管理;NIH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将ORCID与其管理的政府研究计划资金eRA Commons账号相关联,建立其对NIH计划参与研究人员学术成果的全面追踪评估机制;NSF(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将ORCID导入其所开发的学术人员个人简历平台SciENCV,以强化平台的学术能见度[3]。2014 年10月28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ORCID合作的“中国科学家在线”平台也正式上线,赋予中国科研学者永久的国际学术身份证,ORCID已然成为国际学术界最具权威性的身份识别标识,而在ORCID的宣传推广和使用中,高校图书馆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1 ORCID优势分析

ORCID的出现反映了国际学术界的发展趋势,即一切学术分析及知识服务都应以研究者为核心,围绕人展开,建立人本化的信息配套服务机制及科研辅助服务机制。无论是对于研究者、科研机构、科研资助机构还是出版社,ORCID均具备其独特的价值优势:(1)对研究者来说,首先ORCID将个人所有的学术产出、出版物归纳在一个数字ID下,解决了个人学术成果的明确归属及著作权纠纷问题;其次,ORCID系统可以协助研究者建立、维护并有效管理个人科研信息,将个人基本资料、研究大纲、著作、研究项目、研究成员等数据以模块化形式呈现;最后,ORCID与投稿平台、基金申请平台、项目报告流程、引文系统、评估流程的串联使用,可避免数据重复输入,简化流程,提高科研者的学术活动效率。(2)对科研机构来说,可通过Research Portal构建及ORCID导入,实现对院校科研产出的追踪与记录,提升学术成果能见度,推动跨学科、跨机构的协同合作;利用ORCID嵌入评估系统流程,简化评估信息采集;还可利用ORCID的社区同盟作用及学术权威性,开展院校专业科研人员、特色研究项目宣传,扩大院校的学术影响力及号召力。(3)对科研资助机构来说,ORCID为其提供了匹配资金与潜在资助项目,追踪资助项目实施进程,提高资金投资回报率的有效途径[4]。(4)对于出版机构来说,通过ORCID与评审管理系统的集成,可收集投稿的唯一标识符并评审作者的先前著作,以及根据其著作列表来搜索潜在的审稿人[5]。

2 高校图书馆提供ORCID服务必要性分析

2014年3月26日,Library Journal刊发了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馆长Anne R. Kenney的Leveraging the Liaison Model (《发挥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效能》)一文,文中指出,“图书馆应突破资源内容提供的传统服务模式,通过专业技能、创新服务模式及资源优势的展示,为教研人员提供增值及组合的延伸服务,充分融入院校科研进程,改变科研模式,成为科研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及推动者。”[6]美国情报学家兰开斯特在重温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时指出,图书馆用户、信息用户已经被诸如元数据、本体论及数据管理之类的东西挤到一边,图书馆专业教育及研究的焦点似乎已经从人和服务转移到数据/数据库本身及数据的创建、典藏与保存[7]。以上可见,通过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知识组织及服务形式,参与及推动院校科研组织、活动进程,是图书馆今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ORCID顺应了图书馆以人为核心的知识组织及服务发展趋势,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融入用户知识进程提供了崭新途径,而图书馆长期以来积累的专业优势及管理经验使其成为主导高校ORCID管理的不二人选:(1)从ORCID本质来看,ORCID是以学者唯一标识符为线索,串联、追踪学者科研产出,同时通过与第三方系统交互,提供信息集成、整合应用服务的科研信息系统,而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向来是高校图书馆的专业优势所在。(2)从ORCID实践应用来看,高校等科研机构一般通过对现有数据库系统或新构建系统(如Research Portal、机构库)整合,以ORCID导入方式实现ORCID具体功能,而无论是对旧系统的整合还是对新系统的开发,高校图书馆在先前的数据系统管理和开发中均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资源优势,从而具备整合开发ORCID的信心与能力。(3)从ORCID管理对象来看,围绕教研人员的学术产出及成果管理原本就是图书馆典籍、数字化文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4)从图书馆与科研人员的合作关系来看,馆员在长期的参与式参考咨询、课堂嵌入式服务中便与教师以及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为图书馆开展ORCID服务提供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3 国外高校图书馆提供ORCID相关服务案例

高校及其图书馆对ORCID的关注及参与最早可追溯至其筹备阶段,2010年8月ORCID Initiative成立之初,便主要依靠各高校、图书馆、学术社团、基金组织、出版商等的资源投入开展工作,ORCID上线的启动伙伴及早期导入者也包含康奈尔大学、波士顿大学、巴塞罗那大学、麻省理工学院、OCLC等众多高校及图书馆机构[8]。如今,随着ORCID系统的发展与完善,其与高校图书馆、科研学者的联系也更为紧密。高校图书馆如同联系研究者及ORCID的纽带,在ORCID的宣传推广、应用开发、辅助使用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1 纽约雪城大学及澳洲南昆士兰大学图书馆的ORCID宣传服务

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简称SU)是美国享誉世界的顶尖研究型学府之一,长期以来,SU图书馆的科研服务水平均处于国际先进行列。ORCID的出现同样为其提供了科研服务的创新途径,SU图书馆在充分认识到ORCID在科研工作中的应用意义基础上,着重设计提供以下几类服务:(1)积极宣传引导,鼓励研究者注册ORCID,具体做法包括,①通过电子邮件向院校教师寄发通讯稿,宣传ORCID,并提供注册链接;②通过在图书馆特色馆藏(如本校的引用数据研究指南、科研数据管理指南)中植入ORCID概念,使研究者意识到ORCID对于其研究活动及成果被完整、正确利用的必要性;③在参考咨询服务或是与研究者讨论追踪引用数据时,向其灌输ORCID在统计个人学术成果、计算正确引用次数使用方面的便捷性。(2)辅助研究者进行ORCID注册及系统内学术活动、学术成果管理[9]。澳洲南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图书馆的ORCID服务同样侧重宣传,具体包括,①建立由图书馆向馆员、馆员再向学术工作人员的ORCID特征优势传播引导策略;②利用图书馆主页介绍O R C I D对主要研究工作流程的普适性,用户可通过ORCID与论文发表、项目申请等流程的嵌入,保障相关学术活动的成功率;③尝试将ORCID ID纳入院校机构典藏管理范畴;④尝试今后由馆员负责ORCID的分配[9]。

3.2英国约克大学图书馆基于PURE的ORCID服务

相较于雪城大学及澳洲南昆士兰大学图书馆的ORCID宣传推广服务,英国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图书馆ORCID相关服务的开展则更为深入。这可能是由于英国高校对科研信息的系统化管理更为重视。首先,从科研活动管理制度上,约克大学图书馆对研究者使用ORCID有着明文规定,其研究委员会颁布的Policy on the Publication of Research(科研出版政策)载明,ORCID是约克大学图书馆支持使用的唯一永久性作者标识符,同时也是该校PURE(由Elsevier开发的一款研究信息管理系统,为英国多所高校所采用)系统采用的学者标识符[10]。其次,约克大学图书馆通过ORCID与PURE系统的整合,以ORCID为串联标识,来汇集散落于各期刊、出版平台、系统网站的本校研究人员学术成果,大大节约了学校开展资料检索、采集及购置的成本。最后,为保障研究者能够迅速、顺利使用ORCID的各项功能,约克大学图书馆在其主页设立了ORCID使用专栏,以尽可能详细的形式列出ORCID使用中的FAQ(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如(1)PURE系统中已建立个人档案条件下的ORCID获取过程、详细步骤及所需时间;(2)在已有ORCID的情况下如何在PURE系统中建立个人档案;(3)重复申请ORCID情况下的检查及信息合并;(4)已有Scopus Author Identifier及ResearcherID情况下的ORCID获取;(5)ORCID与ISNI(International Standard Name Identifier,国际标准姓名标识符)的区别;(6)ORCID系列标识符由谁管理,哪些机构使用ORCID标识符;(7)约克大学对ORCID的重视度及特殊要求;(8)ORCID涉及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及安全性等[10]。

3.3美国波士顿大学图书馆ORCID服务

美国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简称BU)图书馆作为ORCID上线启动最早期的合作伙伴之一,其与ORCID整合形成的BU Profile堪称经典案例,并后续为众多学术机构所参考引用。BU图书馆ORCID服务特点在于:(1)以美国哈佛大学临床与转译科学中心所开发的研究社群系统“哈佛催化剂”(Harvard Catalyst)为基础系统进行ORCID导入,哈佛催化剂是一个链接学术研究者的系统,强调通过研究者与学术研究领域以及学术动态间的链接呈现学术机构的科研实力;(2)ORCID导入前最大限度地争取BU内部具有政策决策权、学术影响力的关键人物的支持,通过多次面谈及沟通交流会,为ORCID的导入营造了良好的实施基础及实施氛围;(3)协助科研人员利用ORCID管理系统及BU Profile系统批次建立ORCID标识符;(4)协助科研人员建立BU Profile学术信息与ORCID标识符的链接;(5)协助科研人员维护管理ORCID标识符所链接的个人基本数据、学术动态数据(获奖记录、受资助研究计划、学术著作列表等)[3,11]。

4 基于ORCID的高校图书馆职能思索

4.1全面推进ORCID的宣传与推广

协助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ORCID宣传推广,是图书馆参与ORCID服务可以思考及研究的方向之一。图书馆可以通过正式/非正式、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开展ORCID的宣传推广,在宣传模式层面,有以下成功模式可供借鉴 :(1)通过馆际联盟、图书馆协会力量召开大规模的学术研讨会,全面介绍ORCID在学者科研工作流程中的作用、在科研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及图书馆以学者ID为数据基础开展深度知识服务和数据支撑服务的实践,广泛探讨学者身份标识的建设机制、理念及方法,推动学者标识的建设机制;(2)在线宣传模式,通过向本校教师学生寄发通讯稿、在图书馆主页宣传,或利用院校现有学术社群、学术社交网站宣传的方式,进行ORCID优势推介及使用推广;(3)线下非正式交流场合的宣传推广,如在参考咨询服务过程、馆员与科研人员学术探讨中的ORCID推介。在宣传推广中,高校图书馆应着重掌握两大原则,①取得政策面的支持,发挥院领导、学术带头人的政策宣传和影响带动作用;②着重宣传ORCID在精确归属个人学术成果、正确计算引文次数、接轨国际学术交流、便捷个人科研信息管理、强化个人学术影响力等领域的优势。

4.2深度参与ORCID的整合与开发

提供用于支持系统间通信和身份验证A P 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ORCID的核心功能之一,因此ORCID的使用通常会伴随着系统的导入、开发及整合。国际、国内学术界也不乏ORCID的成功整合案例,如汤森路透将ORCID成功整合至其学术研究产品Research erID及Sch olarOn e Manuscripts,台湾大学医学院的ORCID与Research Portal整合案例,前文所述的约克大学、波士顿大学图书馆整合案例,在这些整合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均通过深度参与发挥了核心作用。笔者通过归纳总结,认为高校图书馆参与ORCID整合开发应把握以下原则:(1)通过与成功整合ORCID学术机构或ORCID官方机构的广泛交流,取得关于ORCID导入、程序开发、系统构架的宝贵经验,指导开发实践;(2)通过与校内科研处、IT部门,校外第三方机构的广泛合作,集中优势资源;(3)始终以用户实际需求作为系统整合方案的考量点,如台湾大学医学院在整合过程中发现,在一般做法中, ORCID通常与机构人事系统或登入账号相整合,而相关需求评估却显示用户希望减少ORCID与其他系统连接的复杂程度,为保障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台湾大学医学院设计了利用ORCID作为Research Portal单一登录机制的整合方案[3];(4)重视整合使用后的系统追踪与完善。

4.3积极打造ORCID本土化服务模式

ORCID系统面向研究机构、出版社、资助机构设计有不同的功能及定制化方案,而对不同的高校来说,图书馆亦可根据科研人员的个性化需求,设计相应的ORCID服务模式。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ORCID合作开发的iAuthor为例,为了方便中国本土科学家,iAuthor作了一些调整,同时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信息,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致力与更多的数据库合作,如与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CSSCI (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合作,形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核心产品,生成成果列表,使作者更好了解自己的影响力[12]。高校图书馆的ORCID系统开发整合,在广泛借鉴其他机构先进经验的同时,应始终立足于本土学者的需求,打造本土化的科研支撑服务。具体来说:(1)图书馆在进行项目规划及系统构架设计前,应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学者科研需求评估,如用户希望藉由学者统一标识为其提供怎样的服务,在系统操作过程中有哪些要求等,将用户需求充分融入系统设计;(2)系统试运行过程中的用户反馈意见的采集评估工作;(3)正式运行后本土化ORCID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4.4深度挖掘ORCID潜在增值服务

促进国际范围跨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加速学术探索与创新进程,提升知识复用的效率,是ORCID的突出特点之一。如何通过围绕唯一学者标识符的串联式知识管理,构建高效率、高效能的科研学术网络,为学者提供高附加值服务,促进国际范围的科研协作,是图书馆在ORCID服务领域应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对高校及其科研学者来说,图书馆可设计如下增值服务:(1)利用ORCID整合科研成果的追踪、管理、出版、传播,实现对院校研究人员学位论文、研究计划、学术著作的全方位、一体化管理;(2)利用ORCID形成院校科研人员标准化简历,并运用于院校基金申请、师资力量宣传、评估等多种情境;(3)利用ORCID科研信息串联机制,提升院校科研产出、科研成果的能见度,营造院校良好的学术声誉及学术影响力;(4)利用ORCID形成院校科研分析、评估报告,为院校科研战略制定、部署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5)利用ORCID将科研专长与潜在资助兴趣相匹配,并支持后续的合同签订、沟通管理,为院校及学者争取更多的发展基金及标准化管理。

5 结 语

ORCID是现今国际学术界最具权威的身份识别标识,其建立起了以研究者为核心、将学术产出及成果相串联的知识集成化服务机制。高校图书馆在ORCID的宣传推广、整合开发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今,国内学术界的ORCID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图书馆应通过积极打造ORCID本土化服务模式、深度挖掘ORCID潜在增值服务,充分融入院校科研进程,成为科研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及推动者。

[1]ORCID. What is ORCID?[EB/OL]. [2014-11-29]. http://orcid.org/ about/what-is-orcid.

[2]ORCID. ORCID Statistics[EB/OL]. [2014-12-05]. https://orcid. org/statistics.

[3]张棱雪. 台大医学院Research Portal建置与ORCID导入经验分享[EB/OL].[2014-12-05].http://blog.sina.com.cn/s/ blog_eb9fbb0e0102vcf1.html.

[4]ORCID. ORCID for Organizations[EB/OL]. [2014-11-24]. https:// orcid.org/organizations.

[5]Reuters T. 如何提高同行评审的质量与效率:面向学术出版商的报告[EB/OL]. [2014-11-27]. 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 cn/media/peerreviewwhitepaper_C_f%202011.pdf.

[6]Kenney A R. Leveraging the Liaison Model[EB/OL]. [2014-11-27].http://www.sr.ithaka.org/sites/default/files/files/ SR_BriefingPaper_Kenney_20140322.pdf.

[7]吴建中. 《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序言[EB/OL]. [2014-11-27].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86 b810100zfm0.html.

[8]刘润达. 开放研究人员及贡献者唯一标识(ORCID)概述[J]. 情报科学, 2013(11):86-90.

[9]Delory C. Feeding an ORCID:Libraries Encourage Researchers to Register for the New Identifier[EB/OL]. [2014-12-07]. http:// libraryconnect.elsevier.com/articles/best-practices/2013-01/ feeding-orcid-libraries-encourage-researchers-register-new.

[10]University of York Library. ORCID[EB/OL]. [2014-12-07]. http://www.york.ac.uk/library/info-for/researchers/orcid/.

[11]Boston University Research:Open Researcher & Contributor ID Project[EB/OL]. [2014-12-11]. http://sites.bu.edu/orcid/.

[12]王珊. 解决论文作者姓名歧义,科学家将有国际身份证[EB/ OL]. [2014-11-29].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 10/306319.shtm.

Study on the ORCID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ORCID (Open Researchers and Contributor ID) has built the knowledge integration service system which takes the researcher as the core and connects the academic output and the achievement in series, foreign university libraries play an positive role in publicizing, prompting, integrating and developing ORCID. Domestic 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 merged into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fully, become the important participant and promotor of the research activity, through building the localization service mode of ORCID actively and mining the potential value-added service deeply.

Open Researchers and Contributor ID (ORCID); Identifier; University library;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G252

B

周宇男,1982年生,硕士,现工作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数字化。

2014-12-22 ]

猜你喜欢

标识符研究者学术
基于底层虚拟机的标识符混淆方法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DOI标识符查找文献的方法
基于区块链的持久标识符系统①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