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015-02-11陈建国南宁铁路局安监室高级工程师广西南宁530029

铁道运营技术 2015年4期
关键词:依法治企体系建设风险管理

陈建国(南宁铁路局 安监室,高级工程师,广西 南宁 530029)

新常态下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陈建国
(南宁铁路局安监室,高级工程师,广西南宁530029)

摘要:对南宁铁路局运输安全面临的新常态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南宁铁路局面对“两多、两高”的安全新常态所呈现出的诸多的不适应,提出牢固树立安全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完善“三个”体系建设、加强对潜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及增强依法治企等措施,去适应新常态、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安全新常态;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依法治企

10.13572/j.cnki.tdyy.2015.04.0024

对南宁铁路局(简称宁局)所面临的营业线里程增多、动客车开行对数增多和国家对依法治企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铁路运输安全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这“两多”、“两高”的局面,就围绕如何适应安全新常态、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方面提出具体做法,以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

1 正确认识宁局安全新常态

什么是新宁铁的安全新常态,个人认为可以用“两多、两高”来概述。

1.1“两多”“两多”是指营业线里程增多特别是高铁里程增多;动客车开行对数增多特别是动车组开行对数增多。截止2014年底,全局营业里程已达5 374 km,相比2010年3 729 km,增幅44%,动车通车里程更是从无到有,达到1 589 km;随之带来的是大量动车组的开行,截止2015年4月,管内开行客车144.5对,其中动车90.5对、普客54对,今年5月20日调图后,客车开行达179.5对,动车开行对数再次增加达123对,年底将达到140余对。

1.2“两高”“两高”是指国家对依法治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铁路运输安全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铁路在维护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新《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对铁路运输企业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依法治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路网的完善,动客车开行数量的增加,人们已越来越依赖铁路大众化交通工具带来的便利与快捷,已成为日常出行的首选方式,2014年,宁局发送旅客5 226万人,与2013年同比增长38.1%,2015年一季度,发送旅客1 649万人,与2014年同比增长52.2%,其中动车发送907万人,占客流总量的55%,充分体现出大众群体对铁路的信任,对铁路交通方式的偏爱,同时对铁路运输安全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2 新常态下安全管理工作呈现不适应

面对“两多、两高”的安全新常态,当前宁局仍处在一个磨合期当中,还呈现出诸多的不适应。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可是火车轮子越转越多、越转越快,基础设施、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路外环境等诸多不适应,给安全工作带来了新挑战,若两条钢轨的构架稍有偏移,若轮对旋转的轨迹节奏稍不合拍,安全“水桶”效应就会爆发,“心不齐、力不均、拧不紧、理不顺”、安全的多米诺骨牌就会一轰而塌。这就要求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充分认知在新常态下安全管理工作所呈现的诸多不适应,努力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主动去适应安全的新常态。

2.1安全风险管理不适应2014年宁局共发生铁路交通事故220件,其中行车事故115件、从业人员伤亡事故12件(死亡事故3件/3人、轻伤事故9件/9人)、路外相撞事故96件(死亡82人、重伤13人);高铁、客车方面发生的事故多达28件,占行车事故的24.3%,超过了西南片区其他两个局;因“两违”问题导致的行车事故达22件,虽然比2013年减少5件,但列铁路局责任的有15件,而且20件责任从业人员伤亡事故中均由“两违”问题造成,如2014年柳州南站职工违章钻越线路被启动车列碾压致死;贵港站从业人员违章作业被车辆压断腿的重伤事故,这些都是血淋淋的事故教训;另外,还发生因设备故障而引发的D 21事故49件;发生设备故障1 589件,同比虽有所减少,但构成D 21事故的件数较2013年增加了24件、上升96%,几乎翻倍。

2015年以来几乎每个月都发生因作业人员违章违纪导致的行车事故,可以说“两违”事故仍然处于高发、频发阶段。一季度发生行车事故14件;发生设备故障件数220件,其中高铁设备故障77件,主要集中在动车组、信号设备和供电设备上,因设备故障升级为D 21事故的共7件,占行车事故件数的50%,而这7件事故中,因应急处置能力不高导致设备故障升级为事故的有5件。

以上这些数据反映出部分干部职工在日常工作中,还未真正树立安全风险意识,还未养成用安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思路来看待安全问题、审视作业行为、思考防控的措施。具体表现在:

2.1.1安全管理基础方面养修规程、技术规章、应急预案等多从外局“引进”,未结合实际消化吸收,存在纰漏、内容不严谨、与现场操作不符、结合部的规章制度不统一,缺乏实践验证。安全管理规范化工作推进不平衡,系统与系统间、系统内部站段之间管理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2.1.2安全过程控制方面标准执行打折扣、教育培训欠火候,故障分析、风险排查有差距,对待隐患缺乏敏感性,对待故障处置缺乏紧迫感。

2.1.3安全管理职责方面责任不清、职责不明、缺项、漏项、交叉重复,造成关键风险无人负责,动态风险游离于管理职责之外。

2.2人员素质不适应宁局未经历过铁路六次大提速的安全考验和洗礼,从首次接管运营高铁发展成为高铁大局仅用了1年时间,新技术新装备大量投入运用,机务系统使用的主力机型已变为先进的交流传动大功率和谐型电力机车;车辆系统新增配属动车组CRH 380 A型19组、CRH 2 A型39组、25 T型提速空调客车131辆;供电系统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已达2 608 km,约占全局营业里程的48.5%;调度系统为适应高铁发展,1年内人员增加近1倍,调度人员新人新岗多,其业务技能急需补强。动车组司机、机械师从无到有,机车乘务员由“内”转“电”、又由“电”转“动”,大跨度调整;供电、工务、电务、车务、客运等系统规模急剧扩张,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瓶颈凸显等一系列设备、规章、人员、环境和作业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自高铁新线开通以来,因“四新”问题引发的事故达11件,尤其是2014 年1月13日发生了全路唯一的1起客车A类责任事故,中断了铁路局安全成绩。这些事故暴露出各层面管理和作业人员适应性培训缺乏,基本规章不熟悉,对新设备、新技术的认知度有差距,应急处置能力还很弱,对新形势下的素质要求还未能完全适应。

2.3施工安全管理不适应2014年全局施工近2万次,与2013年同比增长33%,特别是邻近既有线施工达13 000多次(处),点多面广,地域跨度大,管理难度大的现实,让建设、施工、监理、设备管理等部门难以适应,造成因施工安全质量引发的行车事故达35件,如2014年3月12日南环线那罗站因电气化改造时未迁改的上跨电线断落,导致烧断接触网承力索;11月22日中铁十八局施工人员私配栅栏门钥匙,进入封闭的区间内无计划施工。这些现象都反映出部分单位在施工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未能首先考虑安全,导致违章违法盲干屡禁不止,甚至出现个别领导带头或授意下属违章违法等问题。今年铁路总公司下达宁局基本建设计划为90.5亿元,建设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主要集中在临近营业线,预计超过15 000处,一季度安排施工(维修)天窗40 879次,日计划最高达1 900项,特别是黎湛、柳南电气化改造,云桂高铁,南昆二线、线路大修,柳南、南宁南等站场改造施工,点多面广、时间长,天窗综合利用多、参与单位多、作业人员多,这就给防护和监控带来极大的难度,不可避免的给行车安全带来威胁,施工安全压力巨大。

2.4防洪认知能力不适应宁局是典型山区铁路,普铁线路基础薄弱,抗洪能力差,虽然连续5年加大防洪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杜绝了水害引发的行车事故,但2014年全局仍然发生了溶洞、落石、边坡坍塌、水淹道床等水害377起。尤其是高铁防洪经验严重缺乏,衡柳、柳南等高铁线路发生水害32件,发生防灾系统故障39次。如2014年3月16日,柳南客专线K 5+920处道心内发生一个口宽直径1 m,深0.5 m的凹陷,中断行车1 h 06 min;9月4日,衡柳线356+150处上下行线路间石砟坡脚发生1个上口宽约50 cm、深约200 cm的溶洞,中断行车55 min;全年水害累计中断正线行车80次148 h 37 min,这其中如果有一次没有及时发现防住,那“6.30”“7.29”等因水害引发的客车事故教训就会重现。目前经过排查,仍存在边坡坍塌、危岩落石、挡护裂损、山体裂缝、路桥过渡段沉降、膨胀土病害等各种类型的隐患1 347处,Ⅰ、Ⅱ危险处所247处,防洪看守点362处,加上新开通的贵广、南广高铁还未经历汛期的考验,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广西年均降水量1 400~1 600 mm,雨水集中在5、6、7三个月,影响全局的台风有4~6个,防洪的形势依然严峻。

2.5安全环境治理不适应宁局地理位置特殊,86%的铁路线分布在少数民族居住区和边远山区,线路封闭条件差,沿线治安环境复杂,尤其是新开通的高铁线路封闭管理还不完善,反恐防暴的安全环境形势严峻。2014年,全局发生2 402件铁路安全环境问题,其中发生路外相撞事故96件,还发生了列车防撞大牲畜、撞异物事件,特别高铁栅栏内进闲杂人员、进小牲畜的事件频发,并还分别发生了2起动车组撞人、2起撞人为在线路上放置水泥板的事故。10月25日、11月28日在南宁至南宁东站区间,柳南、南广高铁连续发生了因地方工程弃土造成的边坡溜塌事故。2015年一季度,发生铁路安全环境问题805件,同比增加272件、上升51%;“五一”小长假期间,在南广线贵港至藤县间连续3天发生路外人员进入栅栏在高铁线路上放置石砟的事件。路外安全环境虽然受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也反映出部分单位在应对高铁封闭管理和路外环境管理在意识和主动性上有差距,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和“事不关己”“自扫门前雪”“不愿作为”的思想,专业指导缺位、宣传教育手段单一、治理力度不足,路外安全环境问题不减反增,呈明显恶化的趋势。

3 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思考

当前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紧紧围绕“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和“严格管理、科学管理、问题管理”工作思路,深化安全风险管理,去适应新常态、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3.1牢固树立安全风险管理理念铁路安全风险具有全系统性、全过程性和易发多变性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而要立足于实际。在日常检查和调研中,发现安全工作有声有色、安全管理长治久安的系统与单位,都是将安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加以了科学灵活的运用;例如在防洪方面,一直沿用的“排查、整治、监控、行车、预案、应急、总结”七个关键环节,就是契合了安全风险管理的“分析、研判、预警、控制”理念方法的具体表现,通过“全面查、专业查、常态查、动态查”,才取得了连续5年平安度汛的阶段性成果。安全风险管理符合铁路安全生产基本规律,适合铁路高风险行业的控制特点,是铁路实现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它让我们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更显章法、更有套路、更为主动。

3.2不断完善“三个”体系建设完善“三个”体系建设首先是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标准定在岗位上;其次是完善安全过程控制体系,实现风险控在岗位上;再次是完善安全责任落实体系,实现责任追在岗位上。

3.2.1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按照“逐级负责、专业负责、分工负责、岗位负责”的要求,重点把握5个关键:一是安全管理职责要与安全风险项点紧密结合,确保有人管、有人控。二是工作标准要与风险管控内容紧密结合,做到界面清晰、综合施策。三是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动态优化要与风险排查紧密结合,做到对变化的安全风险实施管控。四是干部履责考评要与工作标准紧密结合,做到有量化、可操作、强执行,落到位。五是通过深度分析,追溯管理漏洞,动态修订管理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履责考评制度,确保适用有效。

3.2.2完善安全过程控制体系要以深入推行安全管理“七项制度”为主线,加速从事后结果管理向事前过程管控转变。内容包括:一是要抓好每日安全信息收集、追踪、分析,及时发现小的隐患、小的风险,实现抓小防大、超前防范。二是注重安全“大风险”分析研判,把日常安全信息和历史数据相结合,建立事故、故障、安全隐患数据库,坚持每周、每月分析安全倾向性、规律性和苗头性问题,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三是通过日、周、深度分析对安全管理薄弱和事故频发的单位,实施专项预警;对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和运输组织方式变化,实施专题预警;对季节性、阶段性安全重点,实施定期预警;对典型事故及安全问题,实施即时预警。四是利用深度分析、典型事故交班分析,围绕“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从现场看管理、从管理查履责。五是建立周(旬)安全专题对话会机制,及时点评典型事故和安全问题,起到警示及吸取教训的效果。

3.2.3完善安全责任落实体系一是依法治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照《安全生产法》、《中国铁路总公司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将安全职责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岗位,真正形成“法制化约束”。二是健全考评机制。完善动态绩效考核、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安全评估等办法;优化各层级的“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奖惩制度,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对防止安全重大隐患有功人员和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实行快奖、重奖,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共保安全的责任意识。三是推行追溯问责机制,对突破“红线”管理、发生事故和现场管理失控导致的重大安全隐患,特别是涉及高铁和客车安全的,逐级倒查安全管理责任,严肃追究管理人员的失职、失责行为。

3.3加强正常情况下潜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从历年铁路安全规律分析,越是在安全形势相对稳定的时候,潜在的风险离我们越近,发生恶性事故的可能性越大。铁路总公司盛光祖总经理也特别强调要加强正常情况下潜在问题的分析和思考。2015年宁局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现场作业“两违”现象、高铁故障应急处置,铁路沿线封闭管理、安全环境等方面还是问题不断。2014年10月6日南宁动车所0 G 530次司机未撤除防溜动车;10月7日南宁站K 984次机车闯红灯挤道岔;2015年1月8日南宁通信段2名作业人员在湘桂线伶俐至邕宁站间检修作业违章抢越线路;3月18日桂林工务段4名作业人员“天窗点”前提前进入衡柳线封闭区;4月12日南宁南站货场调车作业人员未确认道岔位置导致车辆脱轨。这些现象暴露出在安全平稳良好态势下,一些单位和部分干部职工盲目乐观,更有甚者认为高铁、动车安全的把控也不过如此,放松了警惕,不是用放大镜找问题,而是躺在成绩上睡大觉,“职工干惯了、干部看惯了”的现象大量存在。这给我们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也再次告诫我们,安全管理在任何时候,必须时刻做到轻看成绩,重看问题,不可有半点骄傲、丝毫地松懈。俗话说:“愚者以流血换取教训、智者以教训防止流血”,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死死盯住高铁及客车安全、防洪安全、施工安全、道口及路外环境安全、劳动人身安全等重点和关键,坚持住安全底线思维,落实好安全的“红线”管理。

3.4增强法制观念依法治企新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进一步明确了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铁路总公司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发布《安全管理规定》,明确了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明确了铁路运输安全、设备质量安全、建设安全、职工劳动安全、运营食品安全等5个领域安全管理上必须遵循的红线,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推进依法治企的实际行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自觉学法、懂法,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要始终把安全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工作中,首先考虑安全,首先排查风险,首先保证安全投入,防止出现“安全第一”的思想偏移、职责虚化、投入不足、标准降低、控制弱化的现象,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的关系,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推进依法治企。

4 结束语

铁路安全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局干部职工只要真正融入安全这个中心,牢固树立“安全就是饭碗”的意识,积极践行安全风险管理,扎实做好安全风险管控,就一定能够适应安全新常态,实现宁局安全稳定、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

文章编号:1006-8686(2015)0071-04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X92

猜你喜欢

依法治企体系建设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从依法治企的角度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探讨电力企业依法治企的重要性及措施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阳光管理 规范行为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