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药气味理论与方剂配伍的关系*

2015-02-10徐大鹏

天津中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辛温方中苦寒

齐 放,徐大鹏,李 明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69)

浅析中药气味理论与方剂配伍的关系*

齐 放,徐大鹏,李 明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69)

四气五味理论是历代中医对中药基本性能认识的结晶,是临床辨证用药的依据之一,可以指导方剂的组方配伍。气味理论为认识中药、研究方剂配伍和临证组方提供帮助。

方剂学;配伍理论;气味理论

方剂是由中药组成的,但决不是简单的药物拼凑或堆砌。方剂的疗效之所以优于中药,就在于组成方剂的药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配伍关系。如何研究、理解和运用这种配伍关系就成为方剂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笔者试从中药四气五味理论的角度探讨其与方剂配伍的关系。

1 气味理论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基础

1.1 四气理论 “四气”即指中药本身具有的寒、热、温、凉4种性质,亦称四性,此外还有平性的药物。其中寒性与凉性,热性与温性,性质相同,程度上有差异。因此,凉又属于“寒”的范畴,温归属于“热”的范畴。按其阴阳属性分:温热药物属阳,寒凉药物属阴。四气的功效:温热药物能够改善或消除寒证;寒凉药物能够改善或消除热证。根据药物的寒热温凉可以指导配伍用药。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1],“用寒远寒”、“用热远热”[1],“热因热用,寒因寒用”[2],“春夏养阳,秋冬养阴”[3]等。热病用寒药,寒病用热药比较简单。如果病情寒热错杂,则需寒热药物共用配伍组方。

1.2 五味理论 “五味”即指药物所含的辛、甘、苦、酸、咸5种不同的味,另外还有淡、涩两种味,分属于甘、酸范畴。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后来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五味是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在《内经》中对五味的阴阳属性、五行归类、与五脏的关系、五味的作用、五味之宜忌进行了论述[4-6],为组方用药提供依据。如根据五脏对五味的所欲、所恶,《内经》创立了“五脏苦欲补泻”理论。

1.3 四气与五味理论的结合 在单味药物条件下,由于每一味药都具有各自的气和味,故有气同而味异,气异而味同之分。即同性的药物各有五味的差异,例如同一温性药,有辛温、酸温、甘温、苦温、咸温的不同;同味的药物亦各有四气的不同。例如同一种辛味药,有辛寒、辛凉、辛温、辛热、辛平的不同。对于一气而兼有两种味以上的,应根据某种药味的大小而分清其主、次作用。此外,性味相同的药物之间,要同中求异。若干味药物之间四气与五味的配伍可能产生不同的作用,以适应临床上的各种不同需要。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1]即根据中药气味相合理论指导六气为病治疗的配伍组方。

2 气味理论在方剂配伍中的体现

在临床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需要药物的气味配伍[7],后世称之为“气味相合”。在方剂条件下,不同气味的药物之间相互配伍,一种中药什么气或味被利用了,什么气或味被抵消了,不同气味的药物配伍产生什么新的功效,气味之间的配伍规律是什么,整体所呈现出的气味特点等,都是值得医者研究思考的问题。

2.1 四气理论与配伍应用举例 在方剂配伍用药中,寒热配伍最为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2.1.1 寒热单用 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主要是针对相应的病机而用药,这种用药思路比较简单。临床中这类方剂相对较少,如治疗三焦火毒证的黄连解毒汤,方中黄连、黄芩、黄柏与栀子均为寒凉之品,针对火毒充斥三焦的病机,体现了苦寒直折法。另治疗脘腹剧痛证的大建中汤,方中蜀椒、干姜、人参、胶饴均为温热之品,针对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病机。

2.1.2 寒热并用 寒药、热药并用,两者力量相对均衡,这种用药方法也是基于病机,比较常见。如治疗蛔厥证的乌梅丸,方中黄连、黄柏苦寒清上;蜀椒、细辛、干姜、附子、桂枝温热以祛下寒、针对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病机。治疗心下痞证的半夏泻心汤,方中半夏、干姜辛温,黄连、黄芩苦寒,辛温则散寒消痞,苦寒则清降泄热。半夏、干姜之温热与黄连、黄芩之寒性同用,分别针对寒热错杂之病机,使其能够各自发挥作用。

2.1.3 寒热佐制 中医治病在于一个“调”字,很多方剂中有寒热搭配,妙就妙在,在热证中会用少量热药,在寒证中会用少量寒药,这种配伍属于佐制的范畴,主要针对病证发生过程中存在的潜在病机或治疗用药的不良反应,预防性的配伍一些药物。如治疗胃火牙痛的清胃散,本身胃有积热,循阳明经上攻,为何用性温的当归?因热盛于经,易血热壅滞于局部,导致肉腐,牙龈溃烂;血的特性是“遇寒则凝”,方中大量寒性药,黄连、生地、易凉遏生瘀,故以甘辛温的当归与牡丹皮配既防凉遏生瘀,又可和血以防瘀。又治疗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的黄土汤,本身是虚寒证,为何佐以苦寒的黄芩?因血的特点是“遇热则妄行”,方中温热的白术、附子目的是温脾,但其温燥之性易动血妄行,不利止血,因而少佐苦寒的黄芩,与甘寒滋润的生地、阿胶一起,制白术、附子辛热温燥之性,不使血热妄行。

2.1.4 寒热反佐 在病重邪甚时,可能发生呕吐拒药现象,这时需要反佐一些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据。如治疗少阴病阳虚阴盛之戴阳重证的白通加猪胆汁汤,其病机为阴寒内盛,格虚阳于外,当急用大量回阳救逆之品,而非寒凉药物。然本病阴寒极盛于内,易格拒纯热之品,故方中加入大寒之猪胆汁,既可以减缓附子、干姜温燥之性,又取其能入阴中而破阴寒格拒之证。又治疗肝火犯胃证的左金丸,方中重用6份黄连清肝胃之火,本证是肝火胃火很重,又大剂量应用苦寒的黄连,于是大寒、大热剧烈争斗,同时患者本身就有严重的胃气上逆,呕吐、嗳气、吞酸,势必会寒热格据,产生严重的呕吐拒药,所以用一份吴茱萸,其目的正是反佐黄连之寒性,克服呕吐拒药的现象[8-9]。

2.1.5 去性存用 即方剂中通过药物配伍,使某一药物的药性被其他的药物所制约,但又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如治疗寒积里实证的大黄附子汤,方中大黄,既能泻下,又能清热。适用于热积里实证,但将大黄用于寒积里实证时,泻下是大黄的治疗作用,清热则不适用,故配伍附子、细辛等温热药,取其温热之性来制约大黄的寒凉之性,保留其泻下作用,使方剂整体呈现出温下之功。又治疗风热表证的银翘散,方中用大量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等辛凉的药物,针对外感风热之邪,但为何又用辛温的荆芥穗、淡豆豉,方中虽用辛温之品,但其用量少,药性平和,其温性被寒性所制约,仅保存其辛味以助加强解表之功。

2.2 五味理论与配伍应用举例 五味理论运用于临床内容丰富多彩,是历代医家制方选药所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2.2.1 辛甘化阳 是指用辛味药与甘味药相互配伍以增强扶助机体阳气,强壮阳气的治法。如桂甘汤中桂枝之辛与甘草之甘相互配伍,辛甘合化为阳,从而起到温心阳,益心气,通心脉,和气血的作用。桂枝本身具有辛和甘之味,但不及甘草之甘,桂枝之辛与甘草之甘两味药物之间的药味相配,可以激发出超过一味桂枝所产生的温阳作用。

2.2.2 酸甘化阴 是指用酸味药和甘味药相互配伍以敛阴、滋阴并进而使机体阴血日益增长的治法。如芍药甘草汤中芍药之酸与甘草之甘相互配伍,酸甘并用,既滋又敛,从而起到化阴滋营的作用。芍药之酸与甘草之甘两味药物之间的药味相配,可以激发出超过一味芍药所产生的滋阴作用。

桂枝汤中桂枝配白芍是一种调和营卫的思路,辛甘化阳、酸甘化阴是另一种更高级的配伍思路,不同配伍思路的叠加进一步强化本方调和营卫之功。

2.2.3 辛开苦降 治疗寒热互结,肠胃不和之心下痞满证,如果从一般思路来处理,有寒要散寒,有热要清热,有实要祛实,有虚要补虚,清气不升要升清,浊气不降要降浊,有痞要散结,有满要除满,这样可想而之,必然组成一首庞大而杂乱的方子。但在半夏泻心汤中,辛温的干姜、半夏取其辛味以开通心下之痞结,配苦寒的黄芩、黄连,取其苦味之降泄以除满。辛苦合用,升降气机,消痞除满。按照张仲景这种气味化合的配伍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半夏泻心汤仅7味药既使寒热错杂,虚实相兼,升降失常的病证,调整于股掌之间。《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还有多首具有辛开苦降配伍思路的方剂[10-11],如小柴胡汤中半夏、生姜与柴胡、黄芩相合,辛开苦降和解少阳;半夏厚朴汤中半夏与厚朴为伍,辛开苦降调畅气机祛除痰浊;小陷胸汤中半夏、黄连相伍,辛开苦降荡涤胸中痰结;旋覆代赭汤中半夏配旋覆花,辛开苦降,化痰散结,和胃止呕。

2.3 气味化合理论与配伍应用举例 一首方剂包含不同性味的中药,每味中药都具有各自的性味特点,方剂整体呈现出一定的性味,认识四气与五味的配伍关系,为研究方剂提供一种思路。

2.3.1 辛温发汗 一般理解就是选用不同具有辛温发汗作用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属于相须、相使为用的配伍。如麻黄汤中的麻黄配桂枝,即两种辛温的药物相合产生更强的辛温之性,但这种理解比较肤浅。其实质是辛味与温性必须能够合在一起,即辛或温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受到破坏,辛和温不能相合,即使方中含有辛和温的药物,也不具有辛温发汗的作用。如麻杏石甘汤方中虽有麻黄、杏仁、甘草,但是由于倍用石膏,石膏之大寒制约了麻黄之温性,使方子整体呈现出寒凉之性,这样辛和温不能相合也不能产生辛温发汗的作用,变麻黄、桂枝之辛温发汗为麻黄、石膏的辛凉清宣;小青龙汤中也有麻黄和桂枝,但是由于加入酸味的白芍和五味子,两药之酸制约麻黄、桂枝之辛,使辛和温不能相合,同样可以削弱小青龙汤的辛温发汗之力;麻黄加术汤治疗风寒夹湿痹证,湿性黏腻,不易速去,故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的基础上加苦温的白术,其苦味可以制约麻黄、桂枝之辛味,削弱辛温之合力,既变麻黄汤之辛温峻汗为麻黄加术汤的微汗。与辛温发汗相对应的治法是辛凉解表。

2.3.2 甘温益气 治疗脾胃气虚的基础方是四君子汤,不能简单的认为补气法就是人参、黄芪、白术这些补气健脾的药物。何为甘温益气,一是含有甘味和温性的药物,如四君子汤中人参甘温,白术性温(兼有苦味可以燥湿),茯苓甘淡,甘草甘平,每味药物都具有甘味或温性,整体呈现出“甘温”之性。二是甘或温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受到损害,如果甘或温的一方受到损害,使甘和温不能相合,即使方中用了补气的药物,也不一定具有补气的功效。如加入苦味的黄连,黄连之苦可以破坏甘味,或加入大寒的石膏,石膏之寒可以制约温性,如果苦寒较重就会减弱甚至抵消方子的补气作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都含有甘温益气的意思。与甘温益气相对应的治法是苦寒清热泻火。

2.3.3 苦温燥湿 治疗湿滞脾胃证的平胃散,方中苍术燥湿健脾,燥性极强,为燥湿的首选药物,正合本方燥湿运脾之旨。分析方中几味药物的性味归经后可以发现:君药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臣药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佐药陈皮苦、辛,温,归脾、肺经,三药多具有苦温之性,苦温燥湿于内,又入脾胃经,正好祛脾胃之湿邪。所以此方的配伍规律是选用苦味和温性,入脾胃经的药物,就可以燥湿健脾,而不限于方中的几味药物。与苦温燥湿相对应的治法是甘寒养阴生津。

以上是一种气、一种味为主简单的化合,在组方中还可以形成几种气与味之间的配伍组合。

2.3.4 苦温甘辛法 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1]宗《内经》之旨,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创杏苏散以治疗外感凉燥证。燥属秋季主气,五行为金,气主收降,燥的病象是由气机收降失常,津液不布所致,故应用辛苦温之品以发散。燥属金,苦属火,火能胜金,故治以苦温。甘能缓,辛能润,苦能下,故以为佐也。方中苏叶辛温不燥,杏仁苦温而润,两药辛宣苦降外可散邪,内可利肺,前胡、桔梗、枳壳、半夏、陈皮、生姜亦为苦辛温之品,大枣、甘草味甘以缓和药力。

2.3.5 咸寒苦甘法 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1]宗《内经》之旨,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创清营汤以治疗热入营分证。温热内传,暑气通心,迫伤营血,而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等症,治以咸寒苦甘法。水胜火,故治以咸寒。甘胜咸,佐之所以防其过,必甘苦者,防咸之过,而又以泻热气佐实也。方用水牛角咸寒清解营分热毒为主,生地、麦门冬、玄参、黄连甘寒,或苦寒以助之。

通过上述几例可以窥见气味配伍奥妙之处。四气五味理论是历代中医对中药基本性能认识的结晶,是临床辨证用药的依据之一[12],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因此,每一个中医师必须认真掌握中药的性和味,包括药性相同药味不同;药性不同药味相同;药性、药味相同,而程度不同(同中求异);药性、药味不同。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总之气味理论为将来提供一个认识中药、方剂配伍的角度,气味化合理论为临床医生临证组方提供帮助。

[1]山东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033,1165,1185.

[2]钱超尘,郝万山整理.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1,95.

[3]山东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5.

[4]尹畅烈.关于五味的五脏所入考察[J].天津中医药,2008,25(1):75-77.

[5]张松泉,段智虹.浅谈《内经》饮食护理思想[J].天津中医药,1993,10(1):48.

[6]田 露,于 越.刍议“食复”与“食养”[J].天津中医药,2006,23(6):483-484.

[7]王亚萍,年 莉,李慧平,等.明代方剂配伍理论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2(4):195.

[8]苗耀东.反佐之我见[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1(2):116.

[9]齐 放,徐大鹏.左金丸之我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22.

[10]张滨.《伤寒论》中辛开苦降法的应用[J].陕西中医,2012,33(2):243.

[11]马丽佳,邓 莉,曲妮妮.辛开苦降法之临床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9):1784-1786.

[12]王永炎,王燕平,于智敏.深谙药性辨病机[J].天津中医药,2013,30(10):577-578.

A briefanalysis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iesof four naturesand five flavorsof Chinesemateriamedica and com patibility of formulae

QIFang,XUDa-peng,LIMing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School,The 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 100069,China)

The theories of four natures and five flavors of Chinesemateriamedica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understanding on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by anci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ctors.They are one of the bases on use ofmedicine by Clinicalsyndrome differentiation.They can guide the compatibility of formulae.The theoriesof fournaturesand five flavors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Chinesemateriamedica,and to research the compatibility of formulaeand clinicalprescription.

formulae;compatibility theory;the theoriesof fournaturesand five flavorsofChinesemateriamedica

R282.7

A

1672-1519(2014)05-0567-04

10.11656/j.issn.1672-1519.2014.07.15

周耀庭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北京“薪火传承3+3工程”周耀庭老中医药专家名医工作室。

齐 放(1973-),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2015-03-05)

p

猜你喜欢

辛温方中苦寒
观菊赏鹦有怀
《温病条辨》辛温芳香药应用探讨
“基于心,准于行” 党建与企业发展相融共生
五味子酒助眠
咏棕树
咽干,喝甘桔冰梅饮
苦寒伤阴与坚阴之探讨
苦寒吟
细辛在经方中的应用规律浅析
齐文升辛温法治疗痤疮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