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效果观察

2015-02-08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32期
关键词:麻杏石汤加病毒性

夏 宁

(四川省泸县中医医院, 四川 泸县 646102)

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效果观察

夏 宁

(四川省泸县中医医院, 四川 泸县 646102)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炎琥宁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2组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4);2组治疗后咳嗽、喘促、咳痰痰鸣及口渴烦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治疗组咳嗽、咳痰、发热、喘促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炎琥宁注射液;麻杏石甘汤加味;病毒性肺炎;小儿

小儿病毒性肺炎(CVP)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常见病毒包括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CMV)、麻疹病毒、水痘病毒等。CVP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重症CVP病死率更高[1]。现代医学对CVP的治疗多为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缺乏特效药物。因此,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CVP的治疗效果是当前儿科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本研究探讨了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CVP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CVP患儿80例,西医诊断符合“病毒性肺炎”临床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符合“肺炎喘嗽”中“风热闭肺证”临床诊断标准[3];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喘促、咳痰症状,伴或不伴有发热、口渴、烦躁不宁等症;病情程度分级[2]属轻、中度;病程≤3 d;年龄10个月~12岁;患儿法定监护人同意本研究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病情程度分级属重度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心肌炎、中毒性脑病、渗出性胸膜炎等疾病者,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者,本次发病后采用过其他治疗方案或中途加用其他药物治疗者,体温≥40 ℃和/或血WBC≥12.0×109L-1者,支原体肺炎或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以及过敏体质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6±2.7)岁(10个月~11岁);病程1~3(1.6±0.4)d;病情轻度14例,中度26例;伴有发热13例,白细胞升高7例。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5.5±2.3)岁(14个月~12岁);病程1~3(1.4±0.6)d;病情轻度12例,中度28例;伴有发热11例,白细胞升高9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比较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注意隔离消毒,预防交叉感染;同时给予足量维生素及蛋白质,多饮水及少量多次进食软食,酌情静脉输液及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消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等;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病毒原性肺炎选择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1057)0.16~0.4 g/d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味。组方:麻黄1~6 g、炒杏仁3~10 g、生石膏6~25 g、炙甘草3~6 g、桔梗3~10 g、川贝3~10 g、前胡3~10 g、桑白皮3~15 g,咳嗽痰多者加瓜蒌、半夏,饮食欠佳者加麦芽、神曲,胃胀胸满者加炒莱菔子,口干苦者加炒黄芩。上述药物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2组均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记录2组治疗前后咳嗽、喘促、咳痰痰鸣、口渴烦躁症状积分情况,按照症状程度轻重分别计为0分、2分、4分、6分,症状越重,积分越高[4]。②统计2组综合疗效,观察咳嗽、咳痰、喘促、发热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评定标准[5]治愈:咳嗽咳痰、喘促等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胸片及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显效:上述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胸片及血常规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上述症状有所改善,体温高或正常,胸片及血常规检查较前好转;无效:上述症状基本无改善,体温高或正常,胸片及血常规检查无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1个疗程后综合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13.023,P=0.024。

2.2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2组治疗前咳嗽、喘促、咳痰痰鸣及口渴烦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见表2。

2.3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咳嗽、咳痰、发热、喘促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3 2组治疗期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2.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病毒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尤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幼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多在冬、春两季,夏、秋季仅偶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急骤高热,持续不退,咳嗽气喘,重则鼻煽喘憋、面唇青紫、嗜睡、精神萎靡,甚至出现昏迷惊厥。在非细菌性肺炎中,病毒感染占25%~50%,以儿童为多见[6-7]。中医认为本病属“风温肺热病”“肺炎喘嗽”等范畴,临床所见该病以风热闭肺证最为多见,给予疏风清热、止咳平喘法往往可取得捷效。

炎琥宁注射液为穿心莲提取物经酯化、脱水等制成,可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炎性水肿、渗出,对早期肺炎引起的支气管炎性病变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其体外具有灭活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作用[8]。

麻杏石甘汤为后世温病学辛凉宣散法的祖方,主治汗出而喘、身热或高或低,伴有口渴、苔黄、脉数等。方由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变辛温发表之法为辛凉宣透之方。方中麻黄辛温发散、宣肺开壅;石膏辛寒清泻阳明之热;麻黄配石膏,一升一降,宣中有清,清宣肺中郁热之力更强;杏仁宣肺降气,协同麻黄增强平喘止咳之效;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麻杏石甘汤原方加桔梗增强开胸透膈之力,加川贝、前胡增强止咳化痰之功,加桑白皮可清泻肺中之水热,更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麻杏石甘汤复方主要表现为镇咳、祛痰、平喘、解热、抗炎、免疫等多方面药理效应[9-10]。

本研究结果证实,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可有效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证实疏风清热、止咳平喘法治疗CVP疗效肯定。提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为缩短病程、提高总有效率提供了可能性。但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仍缺乏大样本、规范化研究,且药理作用较为复杂,临床辨证标准未能统一,这对中医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造成一定障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Arslansoyu-amlar S,Çakir M,Bahat-özdoan E,et al. Compartment syndrome,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pneumonia, and acute renal failure due to varicella in a previously healthy child[J]. Scand J Infect Dis,2014,46(6):471-474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04-1205

[3] 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全国临床教育研究会儿科分会. 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证候分类及疗效判定标准[J]. 中医杂志,1997,38(5):274

[4] 青艳萍. 双黄连粉针剂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0):2247-2248

[5] 王凤. 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7):1860-1862

[6] 李向云. 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中医治疗效果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4,6(29):61-62

[7] 赵丽. 炎琥宁注射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4):85-86

[8] 江华. 加味麻杏石甘汤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证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干预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2):23-25

[9] 窦春霞.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发期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6):136-138

[10] 包玉兰,周红菊,赵艳桃. 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寒冷性荨麻疹46例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8):15-17

10.3969/j.issn.1008-8849.2015.32.030

R563.1

B

1008-8849(2015)32-3614-02

2014-11-19

猜你喜欢

麻杏石汤加病毒性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麻杏石甘汤改善肺间质水肿、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改善休克脱证的作用机理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