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5-02-08武俊华梁菲菲赵晓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32期
关键词:通络西医西药

武俊华,梁菲菲,赵晓秋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武俊华,梁菲菲,赵晓秋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成西医组与中西医联合组各35例,西医组依照患者的不同病况给予相应的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联合组除西医常规治疗外加用益气通络法。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浆NT-proBNP变化、生存质量改善以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医联合组血浆NT-proBNP值明显低于西医组(P<0.01);治疗后,中西医联合组在生理、独立性以及总得分方面均明显高于西医组(P均<0.05);中西医联合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并且更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临床症状,大大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心力衰竭的理想治疗方案。

益气通络法;心力衰竭;NT-proBNP;生存质量;心功能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首要因素,其死亡率远远超过了恶性肿瘤。而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结局,是导致心血病患者死亡的最终病因,治疗预后差,反复发作,生存质量低,病死率极高,尤其是起病的1年内,病死率在40%左右[1-2]。近几年,研究报道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也不同,并一致认为血浆NT-proBNP是衡量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3]。基于此,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5例心力衰竭患者,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的影响,以寻求有效的延缓心力衰竭进展、提高心功能以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既往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心脏多普勒与X射线等综合评判。将入组的70例患者随机分成西医组与中西医联合组各35例。中西医联合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5~77(61.52±7.58)岁;病程1~5(2.63±0.82)年;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各种心脏瓣膜病7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4例,Ⅲ级19例,Ⅳ级2例。西医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7~75(62.11±7.04)岁;病程1~5(2.69±0.91)年;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4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各种心脏瓣膜病8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5例,Ⅲ级18例,Ⅳ级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西医组 依照患者不同病况给予相应的西医常规治疗,包括:①对于明显体液潴留的患者进行严格的水、盐摄入控制,必要时使用利尿剂,利尿剂一般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根据病情逐步调整用量;②对于所有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禁忌证患者均使用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等,对ACEI禁忌证患者选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缬沙坦、替米沙坦等;③β受体阻滞剂、强心剂等西药治疗。

1.2.2中西医联合组 除西医常规治疗外,加用益气通络法,拟定益气通络方剂:黄芪20 g、党参20 g、三七15 g、红花15 g、丹参10 g、甘草5 g,水肿甚者可酌加猪苓、茯苓等,水煎服,分早晚2次,7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对比疗效。

1.3观察指标 ①生存质量评估:于治疗前后调查2组生存质量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WHOQOL-100量表,共包括6大方面,即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每个项评分为0~5分,评分总和为总得分,并采取逆向转换法将24个方面以及总得分进行转化,转化后得分=(该方面的量表最高分-患者原始得分)/该方面的量表最高分×100。总评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质量越高。②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血浆,观察2组NT-proBNP变化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2组疗效根据心功能的改善程度予以判定,显效:患者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提升了2级及以上;有效:患者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得到缓解,NYHA心功能分级提升了1级;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NYHA心功能分级未改观或提升不足1级;恶化: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加重1级及以上;死亡。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治疗前后2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NT-proBNP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且中西医联合组明显低于西医组(P<0.01)。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

2.2治疗前后2组生存质量评估比较 治疗前2组在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以及总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中西医联合组在生理、独立性以及总得分均明显高于西医组(P均<0.05),而治疗后心理、社会关系、环境以及精神支柱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2组生存质量评估比较,分)

2.32组临床疗效比较 中西医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西医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西医组比较,P<0.05。

3 讨 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较为复杂,很难具体确定开始时间,并且具有链式反应的模式。其人群中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所以如何有效提高心力衰竭治疗的效果,提高这些患者的生存质量,则是卫生工作者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4]。西药治疗是心力衰竭的基础治疗,其疗效得到一致认可,尤其近几年来,β受体阻滞剂以及ACEI或ARB等药物的使用,能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但是这些药物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所以在祖国医学的宝库中寻找良方就是当务之急。通过翻阅大量典籍和现代的医学参考资料,证明祖国医学在治疗心力衰竭、改善这些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祖国医学一般将心力衰竭归于“心悸”“胸痛”等范畴,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都为气虚脉阻之证,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胸闷、心悸,甚至气急、气短、周身无力,肢体水肿等,这些症状通常活动后加剧,休息后可以缓解。其病机实质多为本虚标实,以心气亏虚为本,脉络瘀阻为标[5-6]。心气亏虚而无力推动血液在脉络内自由流动,久而成瘀,致脉络内血液瘀阻。气虚如不及时治疗,久而成为阳虚,而阳虚则进一步导致体内水液无以温化,终滞留于体内形成水饮,进一步损伤阳气,阳虚水泛由此形成。所以治法当以益气通络为主,辅以利水消肿,方中重用黄芪、党参以大补元气,提升心气动力,温通心脉;红花、三七以及丹参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猪苓、茯苓健脾,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通络之效。现代医学研究指出,黄芪、党参所含的黄酮、皂苷等物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有效提高左心室舒缩功能,其与西药的正性肌力药物作用相似;红花、三七、丹参可以有效扩张动静脉血管,降低血管外周阻力、改善血液流变学,与西药扩张血管药物作用相似。猪苓、茯苓作用类似于西药利尿剂。祖国医药治疗重在整体观念,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良性调节患者各项生存状态,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等方面的优势[7-8]。与西药合用,一方面加强了药物的作用,强心、利尿、扩血管,阻断神经内分泌因素,改善心室重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另外一方面,避免了过分依赖西药的惯性,减少了西药的不良反应,体现了治病求本的理念。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联合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这表明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能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疾病疗效。在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中西医联合组生理方面、独立性方面以及总的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这也证明了中西医联合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躯体症状,提高生活能力,这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无疑是生命意义最后的体现。在治疗后血浆NT-proBNP变化方面,中西医联合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血浆NT-proBNP属于BNP激素原分裂后无生物活性的N端片段链,尤其在人体心肌细胞的压力、容量负荷加剧时,心脏特别是左心室心肌细胞分泌,通常无生物学活性,由肾小球滤过清除[9-10]。一般认为,血浆NT-proBNP分泌水平和人体心脏功能的分级紧密联系,其水平与左心室处于舒张末期的压力呈正相关关系,人体出现心力衰竭的一系列症状如气急气喘、周身水肿等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在于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压力升高。大量研究表明[11-12],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直接反映人体心力衰竭的程度分级,而且可以预测这些患者的远期预后情况;此外,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血浆NT-proBNP水平的下降也可以作为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数[13]。从这个指标来看,本研究中西医联合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西医组,表明了中药在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可替代性。

综上所述,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并且更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临床症状,提高了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心力衰竭的理想治疗方案。当然,本次研究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样本数还需要扩大、观察指标还需全面、中药方剂组成进一步优化等,期望在以后的临床科研中不断深入探讨。

[1] 孙路路,吕蓉,梁涛,等. 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1年内预后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循环杂志,2013,28(2):125-128

[2] Gheorghiade M,Braunwald E. Hospitalizations for heart failure in the United States-of hope[J]. JAMA,2011,306(12):1705-1706

[3] Shorr AF,Tabak YP,Johannes RS,et al. Burden of sodium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heart failure[J]. Congest Heart Fail,2011,17(8):1-7

[4] Bernheim SM,Grady JN,Lin Z,et al. National patterns of risk-st-andardized mortality and readmission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heart failure[J]. 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2010,3(10):459-467

[5] 杨清华,张以昆,邢俊娥,等. 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58-59

[6] 赵志强,毛静远,王贤良,等.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特征的多中心调查分析[J]. 中医杂志,2013,54(12):1038-1042

[7] 陈晶,蒋萍,范婷婷. 中医温阳利水法在治疗心衰中的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6):1751-1752

[8] 范兴良,薛文海,李晓琦,等. 益心汤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3):673-674

[9] 凌佳,蔡振荣,蒋庆渊,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BNP、CRP的变化及意义[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0):1097-1098

[10] 赵磊,张鹏飞,张鹏翔,等. 血浆B型脑钠肽在不同病因及类型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12):1079-1082

[11] Kaddoura S,Firh JD,Boholer KR,et al. Endothelin-1 is involved in none-pinephrine induced ventricular hypertyophy in vove[J]. Circulation,2003,93(52):2067-2068

[12] Maisel AS,Krishnaswamy P,Nowak RM,et al. Rapid measure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the emergency diagnosis of heart failure[J]. N Engl J Med,2002,347(3):161-167

[13] Prastaro M,Paolillo S,Savarese G,et al.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left atr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nd severely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J]. Eur J Echocardiogr,2011,12(8):506-513

10.3969/j.issn.1008-8849.2015.32.022

R541.6

B

1008-8849(2015)32-3594-03

2015-01-18

猜你喜欢

通络西医西药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